天天看點

又一個行業被AI幹掉了,失業來得太突然…

又一個行業被AI幹掉了,失業來得太突然…

前幾天我去銀行處理些業務,好久沒來那家線下網點了。一進門,突然發覺有點兒不一樣。

裡面隻有一位引導員。

普通業務幾乎都是自助服務,刷身份證、刷臉、等待幾秒,然後就辦理好了。

事實上近幾年,我去銀行很少,因為大量業務都能在APP上操作,而且即便線下,越來越多銀行采用智慧櫃台代替人工,同時逐漸優化網點。畢竟維護一個線下網點的成本也是挺高的。

又一個行業被AI幹掉了,失業來得太突然…

智慧櫃員機普及度已經很高了

金融行業規模性的人員變動,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發生着。

01

臨公子之前分享過一部日劇,叫《派遣員的品格》。

女主角大前春子,剛畢業就去了大型銀行做了正式員工,勤勤懇懇,與同僚們愉快相處,順風順水得令人羨慕。沒想到28歲那年,由于經濟下滑她被公司裁員了。

更悲催的是,她發現除了銀行接待,什麼都不會。

又一個行業被AI幹掉了,失業來得太突然…

此後春子仿佛變了一個人,拼命學習技能、拼命考取形形色色的證書,走上了派遣員工之路。

這部14年前的日劇,如今來看是不是真實得可怕?

麥肯錫全球研究院曾發表過一個報告:

未來10年,全球70%的公司将使用人工智能技術。

将有8億人因為人工智能而失業,人工智能将使50%的工作崗位消失。

先不說替代吧,有時某一個職業變化的原因,你壓根想象不到。

前兩天我媽外出和老姐妹去玩,我随口囑咐了句,人多的地方包包要看好。

“沒事沒事,錢包裡又沒什麼錢。”我媽一臉輕松地說。

不知道你發現沒,現在路上連小偷都少了很多。

移動支付如此普及的今天,扒手這個幾千年的傳統行業面臨着前所未有巨大危機——沒錢可偷……

職業的變化從來不是在一夜之間,而是在不知不覺中偷偷變化,乃至消亡。

02

大概3年前,BBC基于劍橋大學的資料體系,研究了未來十年365種職業被人工智能淘汰的機率:

又一個行業被AI幹掉了,失業來得太突然…

其中最可能被替代的TOP3分别是:電話推銷員、打字員、會計。

這份預測,正一點點地變成現實。

電話推銷員:我們現在收到的很多電銷都是由AI打來的;

打字員:語音識别技術,連方言都能識别出來;

會計:機器在處理大量重複性、計算性的任務上,精準度和效率具有絕對優勢。

其實,這些工作内容都還在,隻是做法變得很不一樣。

有位曾在字幕組做過兼職的朋友說,早些年他們經常幫人做字幕。但這兩年自動配字幕的軟體非常多,無論是視訊識别、音頻識别、字幕稿和畫面自動比對……識别度都很高,人隻要最後确認修改即可。

早在幾年前,微軟、百度、科大訊飛等科技公司都研發出了自主的AI語言翻譯機器,識别率有了長足進步,同時語言資料庫也變得豐富。

我經常強調一個觀點:不管你是什麼行業,做什麼工作,都别隻懂得埋頭做事。

要學着用不同工具、不同方法去解決手裡的問題,多擡起頭關心下那些看似遙遠、實則息息相關的事。

劉慈欣《三體》有句話:僅靠生存本身是不能保證生存的,發展是生存的最好保障。

我們都學過“刻舟求劍”這個成語,仔細想想,很多人吐槽“我沒做錯什麼,怎麼崗位就不需要我了?”,正是忽視了這點——

客觀環境不斷變化,個體想停留在原地幾乎沒有可能。

必須跟随着做出改變,才能繼續在時代的大船上前行。

又一個行業被AI幹掉了,失業來得太突然…

03

我時常收到一類留言,不少朋友尤其是年輕朋友,擔心人工智能會搶走他們的工作機會。

有人甚至考慮,為了回避失業風險而選擇一些冷門專業。

其實有一部分事情,無論AI進化到什麼程度都很難替代人類。

臨公子作為理工狗,從讀書到工作都高頻接觸到兩個詞:一個是邏輯,另一個是算法。

人工智能說到底就是算法,反過來想——

所有不能用算法解決的東西,都無法用上AI。

  • 比如想象力,這東西經常就是不講邏輯,天馬行空,典型的職業像藝術家、作家等等;
  • 比如綜合判斷,比如醫生,需要基于每個病患的個體情況、病史等因素,對症下藥;
  • 比如共情,演員的表演、護理人員的情感支援部分。

它們被機器取代的可能性都非常小。

但回頭想想,幾百年前人類發明蒸汽機的時候,為啥大家不恐慌呢?

因為我們一直覺得人類的特性是理智嘛,蒸汽機是機械,隻不過代替了人類的體力,是以不恐慌。而AI取代的越來越多是腦力部分,擔心就多起來了。

許多電影裡也表示出類似擔憂。

美劇《真實的人類》,霍金斯家的男主人由于機器的低成本、高效率等遠超越人類的優點,意料之中地失去了工作。

有人覺得,技術的發展讓人越來越困惑存在的價值。

可我覺得恰恰相反,随着科技疊代更新,人的獨特性到底是什麼,這個答案本身就在不斷更新。

又一個行業被AI幹掉了,失業來得太突然…

04

李開複有個“5秒鐘法則”,來判斷一份工作是否會很快被替代的方法:

如果我們做的工作,大部分的抉擇在5-10秒鐘就能做出,那麼,這個工作極有可能會被人工智能取代。

而我們要做的,其實也很好了解,正如邁克斯·泰格馬克《生命3.0》所說:

大量新職業代替舊職業,甚至低就業的社會即将到來,我們及我們的孩子該做出怎樣的選擇?怎樣在社會立足?

答案是:進入機器不擅長的領域,這些領域需要與人打交道,具有不可預測性,需要創造力。

說白了,思考性、複雜性、情感性,或許是現在我們對“獨特性”的新定義,也是我們與機器相比最不可動搖的優勢。

它可以是工作中跳出單純執行層面,站在全局角度的思考;它可以是不斷解鎖新工具,不斷優化解決方法的模型;它也可以是跨領域後的知識融會貫通。

這幾年臨公子寫職場、寫成長,經常聽到有人問:我做XX崗位好幾年了,現在30歲了,還有希望嗎?

我總是反問:為什麼沒希望呢?

之前看到唐山收費站大姐說自己36歲了,不像二十多歲的年輕人,我們學東西也學不了了。

我當時心想:才36歲啊,怎麼就學不了新東西了?怎麼就放棄好奇心了?

傳記紀錄片《簡·方達的五幕戲》,82歲的奧斯卡影後簡·方達曾說:

“年齡不是按照時間順序、 而是按照精神态度排序的。你可以在20歲時就對一切感到厭倦, 也可以在70歲時重新開機自己熱愛的事業。”

我真的特别認同。

我們的職業,是一份漫長的人生修行,在其中有的人早早放棄了可能性,在随波逐流中節節敗退,直至無路可退;有的人實作了自我價值、一步步地蛻變+進化。

世界浩浩蕩蕩,變化從不停歇,機會亦永遠都在。

希望我們不會被浪潮拍倒在沙灘上,而是能躍上浪尖,成為時代變化的紅利者。

=推薦閱讀=



點分享點收藏點點贊點在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