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HCNA第三天

一、知識總結

  • 1、下面是對課堂知識的思維導圖:
    HCNA第三天
  • 小結:靜态路由的擴充配置,以及浮動靜态的配置,能手工配置路由的資訊和優化路由;還有熟悉了動态路由的分類,主要學習了基于TCP協定分類中的DV(距離矢量)中的RIP協定,明白了其基本原理和配置方法。

二、靜态路由&RIP實驗

  • 1、網絡拓撲圖
    HCNA第三天
  • 2、IP位址規劃

    此拓撲圖中的IP位址是基于172.16.0.0/16來劃分的,具體劃分如下:

    172.16.0.0/16借兩位網絡位分成三個網段:172.16.0.0/18、172.16.64.0/18、172.16.128.0/18.

    其中172.16.0.0/18直接網絡位借到第30位,作為幹道IP位址。(這麼劃分隻是為了好區分,實際情況下由于主機位太少不便擴張網絡)

    具體有:172.16.0.0/30、172.16.0.4/30、172.16.0.8/30、172.16.0.12/30、172.16.0.16/30、172.16.0.20/30。如圖依次作為幹道網段的IP位址。

    172.16.64.0/18再借一位有172.16.64.0/19、172.16.96.0/19分别為R1路由器下具體使用者網段的IP位址。

    172.16.128.0/18再借一位有172.16.128.0/19、172.16.160.0/19分别為R2路由器下具體使用者網段的IP位址。

    R5路由器下的電腦PC5假設是外網,該網段的IP位址是202.100.1.0/24

  • 3、通過靜态路由來配置各個路由器的路由條目,來實作全網可達。其中因為202.100.1.0/24網段是外網網段是以就必須R1,R2,R3,R4配置預設路由,進而實作全網可達。下面是我測試的截圖:
    HCNA第三天
    HCNA第三天
    4、原拓撲中R4與R5中有一根100M和10M的網線(因為避免出環我給删掉了),實驗内容是:10M寬帶的網線給100M網線做備份,如果100M的網線斷了,全網也不會斷掉。這是浮動靜态路由裡的内容,通過修改路由的優先級或路徑成本來改變路由資訊,進而優化網絡。下面是我把R4和R5之間的1/0/0接口線删掉,然後接上0/0/2之間的線。下面是拓撲圖:
    HCNA第三天

然後進行手動配置R5通過172.16.0.21/30接口對未知網段的下一跳,但其中把各個路由的優先級都修改成了100(預設是60,優先級越小越優)下面是配置截圖:

![R5上添加路由](https://img-blog.csdnimg.cn/20191010214523802.PNG?x-oss-process=image/watermark,type_ZmFuZ3poZW5naGVpdGk,shadow_10,text_aHR0cHM6Ly9ibG9nLmNzZG4ubmV0L3dlaXhpbl80MzU5ODM3Mg==,size_16,color_FFFFFF,t_70

下面是全網可達的測試,用PC1ping各個網段。下面是截圖:

HCNA第三天
HCNA第三天
HCNA第三天

然後把R4和R5之間兩個1/0/0端口之間網線連上就完成了這個要求。

三、動态路由用RIP協定配置

1、首先要先把原路由器上的所有路由條目删除,然後配置RIP,注意的是宣告是一定是主類宣告,要在R5路由器上下發預設,就可實作全網可達,比靜态簡單多了。下面是截圖:

HCNA第三天

R5下發預設後全網可達,下面是測試截圖:

HCNA第三天

這就是我第三天所做的實驗,讓我更加熟悉靜态路由和RIP 協定,讓我對這些知識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