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e作為一個強大、高效的分布式應用開發架構平台,正在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其完善的功能與元件,跨平台、跨語言的特性,完善的備援與負載均衡政策,也正在使其得到越來越多開發者的青睐。
最近也一直在使用Ice做相關的項目開發,基本掌握了Ice用戶端、服務端的開發及應用的分布式部署,但整體上來說,感覺對Ice的了解還不夠系統和深入,是以就決定對Ice的相關概念做一下系統性的學習,但網上關于Ice中文資料還比就較少,也不一定準确,感覺還是去啃Ice的官方英文文檔比較靠譜。
在對Ice的學習過程中,我對Ice-3.5.1官方手冊第一章做了翻譯和簡單的整理,并将其命名為《Ice基本概念及術語》。翻譯的目的,一方面,是為了通過翻譯強化自己對Ice概念的了解;另一方面是,希望自己翻譯能對其他人也有所幫助。現将此文檔貢獻出來,以供大家參考指正。由于文檔内容較多,下面隻貼出文檔的目錄,完整的文檔請從http://download.csdn.net/detail/messilin/9868415下載下傳。
Ice基本概念及術語 3
0 Ice總體設計目标 3
1 Ice架構 3
1.1術語 3
1.1.1客戶與服務 4
1.1.2 Ice對象 4
1.1.3 代理 5
1.1.5字元化代理 5
1.1.6直接代理 5
1.1.7間接代理 5
1.1.8直接綁定與間接綁定 6
1.1.9固定代理 6
1.1.10路由代理 6
1.1.11主備複制 6
1.1.12主備複制組 7
1.1.13服務體 7
1.1.14至多一次原則 7
1.1.15同步方法調用 8
1.1.16異步方法調用 8
1.1.17異步方法分發 8
1.1.18單向方法調用 9
1.1.19批量單向方法調用 9
1.1.20資料包式調用 10
1.1.21批量資料包式調用 10
1.1.22 Ice異常 11
1.1.23使用者異常 11
1.1.24屬性 11
1.2 Slice語言(Specification Language for Ice) 11
1.3語言映射 11
1.4用戶端與服務端結構 11
1.5 Ice協定概述 13
2 Ice服務元件 14
2.1 Freeze和FreezeScript 14
2.2 IceGrid服務 14
2.3 IceBox 14
2.4 IceStorm 15
2.5 IcePatch2 15
2.6 Glacier2 15
3 Ice架構的優點 15
3.1完全面向對象 15
3.2支援同步和異步消息傳遞 16
3.3支援多重接口 16
3.4獨立于處理器架構 16
3.5獨立于開發語言 16
3.6獨立于實作 16
3.7獨立于作業系統 16
3.8完善的線程管理 16
3.9獨立于傳輸協定 16
3.10定位、服務 透明化 16
3.11良好的安全性 17
3.12内建持久化政策 17
3.13源代碼開源 17
文檔中相關概念及術語的翻譯基本建立我對Ice相關技術的了解上,在忠于原文語義的基礎上,盡量做到通順及符合中文表達習慣。希望此文能對初學Ice的同學有所幫助。此外,由于本人水準所限,在寫作與翻譯過程中不免存在纰漏與錯誤,這點還請各位多多包涵與指正。當然,如果你英文較好,還是建議直接去讀Ice的官方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