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詹姆斯·卡梅隆:“潛水器事故與‘泰坦尼克’号沉船有着相似之處,令人震驚”

(觀察者網訊)此前在考察“泰坦尼克”号郵輪殘骸途中失蹤的深海潛水器“泰坦”号已經發生“災難性内爆”,5名乘員全部死亡。對此,電影《泰坦尼克号》導演詹姆斯·卡梅隆22日表示,這起事故與營運公司冒險使用不成熟、不安全的技術有關,“要是我能早點發出警告就好了”。

據路透社報道,卡梅隆22日接受采訪時說,深潛工程行業的專家曾多次就“泰坦”号潛水器的安全風險問題發出警告,但潛水器所屬的“海洋之門”公司一再忽視警告,堅持使用實驗性質的潛水器搭載乘客。他指出,“泰坦尼克”号沉船也與船長忽視警告有關,兩起悲劇的相似之處令人震驚。

詹姆斯·卡梅隆:“潛水器事故與‘泰坦尼克’号沉船有着相似之處,令人震驚”

路透社報道截圖

卡梅隆表示,“泰坦”号潛水器是用碳纖維複合材料和钛制造的,這曾讓他産生疑慮,“我認為這是一個可怕的想法。要是我能早點發出警告就好了,但我覺得其他人比我更加聰明。我從來沒有嘗試過這種技術,但它聽起來就很糟糕。”

他解釋說,“海洋之門”公司制造的碳纖維船體存在缺陷,滲水可能導緻其強度下降,“我們知道,如果這艘潛水器通過了壓力測試,它不會在第一次下潛時出問題……但它的強度會随時間的推移下降,這是難以察覺的。鋼或钛的船體則沒有這樣的問題。”

卡梅隆指出,早在2018年,“海洋之門”公司員工和深潛工程行業專家就曾發出過警告,擔心“海洋之門”公司在未經認證的情況下營運實驗性質的潛水器。“我們鼓勵創新,對吧?但你不應該讓那些不是工程師的付費乘客使用實驗性質的潛水器。”

卡梅隆認為,“泰坦”号潛水器事故與一百多年前的“泰坦尼克”号沉船有着相似之處,都與人們忽視警告有關。“泰坦尼克”号的船長被警告前有冰山,但他依然在一個沒有月光的夜晚全速駛入危險海域,導緻悲劇發生。“事故又發生了。在同一個地方,出于同樣的原因,殘骸邊上又多了一艘沉船。”

身為電影導演的卡梅隆同時也是潛水器領域的專家,曾33次潛入沉船,不僅拍攝了奧斯卡獲獎影片《泰坦尼克号》,還拍攝了《深淵幽靈》、《重返俾斯麥号戰艦》等紀錄片。路透社稱,卡梅隆還是美國潛水器公司Triton Submarines的所有者之一,該公司主要生産科研和旅遊用的潛水器。

詹姆斯·卡梅隆:“潛水器事故與‘泰坦尼克’号沉船有着相似之處,令人震驚”

詹姆斯·卡梅隆接受路透社采訪 視訊截圖

當地時間6月18日早晨,“泰坦”号深海潛水器在大西洋深海12600英尺(3840米)處失蹤,美國、加拿大和法國都派出人員搜救,但搜尋工作一直沒有取得進展。6月22日,美國海岸警衛隊确認,“泰坦”号潛水器已經發生“災難性内爆”,内部乘員全部遇難。

美國海岸警衛隊海軍少将約翰·莫格(John Mauger)告訴媒體,22日上午,一艘加拿大船隻派出的機器人潛水器在北大西洋一處偏遠角落的海床上,發現了“泰坦”号潛水器的殘骸,這些殘骸位于距“泰坦尼克”号沉船船頭約1600英尺(488米)處,距水面2.5英裡(4千米)。

22英尺(6.7米)長的“泰坦”号,有五個主要碎片位于其解體後留下的碎片區,包括船的尾錐和耐壓殼的兩個部分。美國海岸警衛隊的官員并未提及是否發現了人類遺骸,莫格則說:“這裡的碎片區與(潛水器)災難性的内爆是吻合的。”

事發時潛水器内共有5名乘員,分别為“海洋之門”公司首席執行官斯托克頓·拉什、英國億萬富翁兼探險家哈米什·哈丁、巴基斯坦億萬富翁沙赫紮達·達伍德和他的兒子蘇萊曼·達伍德、以及法國資深潛水員保羅-亨利·納爾若萊。

詹姆斯·卡梅隆:“潛水器事故與‘泰坦尼克’号沉船有着相似之處,令人震驚”

資料圖:美國“海洋之門”公司的“泰坦”号潛水器 圖自IC photo

《華爾街日報》22日援引美國國防部官員的消息獨家報道稱,在“泰坦”号18日與其母船失去聯系後不久,美國海軍就使用了一套絕密軍用聲學探測系統監聽,當時已檢測到可能與“内爆”相一緻的聲學信号,但無法确定聲音是否源自“泰坦”号,并将此消息報告給了海岸警衛隊,幫助他們縮小了搜救範圍。

對此,莫格表示,現在要判斷出“泰坦”号何時發生事故還為時過早。他透露,搜救人員在該地區的水中放置了聲納浮标達三天多,沒有探測到潛水器内爆時可能産生的任何巨大、劇烈的噪音。海底的機器人潛水器将繼續收集證據,但考慮到事故的性質和深海深度等極端條件,目前尚不清楚是否有可能找到遇難者的遺體。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