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Gson簡易使用指南你真的會用Gson嗎?Gson使用指南

你真的會用Gson嗎?Gson使用指南

本文為作者根據日常使用結合Gson源碼注釋及wiki所作的原創内容,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連結:http://www.jianshu.com/p/e740196225a4

JSON (官網) 是一種文本形式的資料交換格式,它比XML更輕量、比二進制容易閱讀和編寫,調式也更加友善。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解析和生成的方式很多,Java中最常用的類庫有:JSON-Java、Gson、Jackson、FastJson等。

注:此系列基于Gson 2.4。

對Gson使用很自信的大大可以點選關閉啦。

本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 Gson的基本用法
  • 屬性重命名

    @SerializedName

    注解的使用
  • Gson中使用泛型

一、Gson的基本用法

Gson提供了

fromJson()

toJson()

兩個直接用于解析和生成的方法,前者實作反序列化,後者實作了序列化。同時每個方法都提供了重載方法,我常用的總共有5個。

基本資料類型的解析

Gson gson = new Gson();
int i = gson.fromJson("100", int.class);              //100
double d = gson.fromJson("\"99.99\"", double.class);  //99.99
boolean b = gson.fromJson("true", boolean.class);     // true
String str = gson.fromJson("String", String.class);   // String                

注:不知道你是否注意到了第2、3行有什麼不一樣沒

基本資料類型的生成

Gson gson = new Gson();
String jsonNumber = gson.toJson();       // 100
String jsonBoolean = gson.toJson(false);    // false
String jsonString = gson.toJson("String"); //"String"                

POJO類的生成與解析

public class User {
    //省略其它
    public String name;
    public int age;
    public String emailAddress;
}                

生成JSON:

Gson gson = new Gson();
User user = new User("怪盜kidou",);
String jsonObject = gson.toJson(user); // {"name":"怪盜kidou","age":24}                

解析JSON:

Gson gson = new Gson();
String jsonString = "{\"name\":\"怪盜kidou\",\"age\":24}";
User user = gson.fromJson(jsonString, User.class);                

二、屬性重命名 @SerializedName 注解的使用

從上面POJO的生成與解析可以看出json的字段和值是的名稱和類型是一一對應的,但也有一定容錯機制(如第一個例子第3行将字元串的99.99轉成double型,你可别告訴我都是字元串啊),但有時候也會出現一些不和諧的情況,如:

期望的json格式

{"name":"怪盜kidou","age":,"emailAddress":"[email protected]"}
           

實際

{"name":"怪盜kidou","age":,"email_address":"[email protected]"}
           

這對于使用PHP作為背景開發語言時很常見的情況,php和js在命名時一般采用下劃線風格,而Java中一般采用的駝峰法,讓背景的哥們改吧 前端和背景都不爽,但要自己使用下劃線風格時我會感到不适應,怎麼辦?難到沒有兩全齊美的方法麼?

我們知道Gson在序列化和反序列化時需要使用反射,說到反射就不得不想到注解,一般各類庫都将注解放到

annotations

包下,打開源碼在

com.google.gson

包下果然有一個

annotations

,裡面有一個

SerializedName

的注解類,這應該就是我們要找的。

那麼對于json中

email_address

這個屬性對應POJO的屬性則變成:

@SerializedName("email_address")
public String emailAddress;                

這樣的話,很好的保留了前端、背景、Android/java各自的命名習慣。

你以為這樣就完了麼?

如果接中設計不嚴謹或者其它地方可以重用該類,其它字段都一樣,就

emailAddress

字段不一樣,比如有下面三種情況那怎麼?重新寫一個?

{"name":"怪盜kidou","age":,"emailAddress":"[email protected]"}
           
{"name":"怪盜kidou","age":,"email_address":"[email protected]"}
           
{"name":"怪盜kidou","age":,"email":"[email protected]"}
           

為POJO字段提供備選屬性名

SerializedName

注解提供了兩個屬性,上面用到了其中一個,别外還有一個屬性

alternate

,接收一個String數組。

注:

alternate

需要2.4版本

@SerializedName(value = "emailAddress", alternate = {"email", "email_address"})
public String emailAddress;                

當上面的三個屬性(email_address、email、emailAddress)都中出現任意一個時均可以得到正确的結果。

注:當多種情況同時出時,以最後一個出現的值為準。

Gson gson = new Gson();
String json = "{\"name\":\"怪盜kidou\",\"age\":24,\"emailAddress\":\"[email protected]\",\"email\":\"iki[email protected]\",\"email_address\":\"[email protected]\"}";
User user = gson.fromJson(json, User.class);
System.out.println(user.emailAddress); // [email protected]                

三、Gson中使用泛型

上面了解的JSON中的Number、boolean、Object和String,現在說一下Array。

例:JSON字元串數組

["Android","Java","PHP"]
           

當我們要通過Gson解析這個json時,一般有兩種方式:使用數組,使用List。而List對于增删都是比較友善的,是以實際使用是還是List比較多。

數組比較簡單

Gson gson = new Gson();
String jsonArray = "[\"Android\",\"Java\",\"PHP\"]";
String[] strings = gson.fromJson(jsonArray, String[].class);                

但對于List将上面的代碼中的

String[].class

直接改為

List<String>.class

是行不通的。對于Java來說

List<String>

List<User>

這倆個的位元組碼檔案隻一個那就是

List.class

,這是Java泛型使用時要注意的問題 泛型擦除。

為了解決的上面的問題,Gson為我們提供了

TypeToken

來實作對泛型的支援,是以當我們希望使用将以上的資料解析為

List<String>

時需要這樣寫。

Gson gson = new Gson();
String jsonArray = "[\"Android\",\"Java\",\"PHP\"]";
String[] strings = gson.fromJson(jsonArray, String[].class);
List<String> stringList = gson.fromJson(jsonArray, new TypeToken<List<String>>() {}.getType());                

注:

TypeToken

的構造方法是

protected

修飾的,是以上面才會寫成

new TypeToken<List<String>>() {}.getType()

而不是

new TypeToken<List<String>>().getType()

泛型解析對接口POJO的設計影響

泛型的引入可以減少無關的代碼,如我現在所在公司接口傳回的資料分為兩類:

{"code":"0","message":"success","data":{}}
           
{"code":"0","message":"success","data":[]}
           

我們真正需要的

data

所包含的資料,而

code

隻使用一次,

message

則幾乎不用。如果Gson不支援泛型或不知道Gson支援泛型的同學一定會這麼定義POJO。

public class UserResponse {
    public int code;
    public String message;
    public User data;
}                

當其它接口的時候又重新定義一個

XXResponse

data

的類型改成XX,很明顯

code

,和

message

被重複定義了多次,通過泛型的話我們可以将

code

message

字段抽取到一個

Result

的類中,這樣我們隻需要編寫

data

字段所對應的POJO即可,更專注于我們的業務邏輯。如:

public class Result<T> {
    public int code;
    public String message;
    public T data;
}                

那麼對于

data

字段是

User

時則可以寫為

Result<User>

,當是個清單的時候為

Result<List<User>>

,其它同理。

結語

本文主要通過代碼向各位讀者講解了Gson的基本用法,以後還會更新更多更進階的用法,如果你還不熟悉 注解和泛型 那麼你要多多努力啦。

如果你有其它的想了解的内容(不限于Gson)請給我留言評論,水準有限,歡迎拍磚。

補充

有說看不懂Result那段怎麼個簡化法,下面給個兩個完整的例子,User和List<User> 。

沒有引入泛型之前時寫法:

public class UserResult {
    public int code;
    public String message;
    public User data;
}
//=========
public class UserListResult {
    public int code;
    public String message;
    public List<User> data;
}
//=========
String json = "{..........}";
Gson gson = new Gson();
UserResult userResult = gson.fromJson(json,UserResult.class);
User user = userResult.data;

UserListResult userListResult = gson.fromJson(json,UserListResult.class);
List<User> users = userListResult.data;
           

上面有兩個類

UserResult

UserListResult

,有兩個字段重複,一兩個接口就算了,如果有上百個怎麼辦?不得累死?是以引入泛型。

//不再重複定義Result類
Type userType = new TypeToken<Result<User>>(){}.getType();
Result<User> userResult = gson.fromJson(json,userType);
User user = userResult.data;

Type userListType = new TypeToken<Result<List<User>>>(){}.getType();
Result<List<User>> userListResult = gson.fromJson(json,userListType);
List<User> users = userListResult.data;
           

看出差別了麼?引入了泛型之後雖然要多寫一句話用于擷取泛型資訊,但是傳回值類型很直覺,也少定義了很多無關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