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步步打造屬于自己的私有雲服務(Gen8 + Esxi + 群晖 + CentOS + Server2016)不拆機直接修改黑群晖的SN和MAC

【一】、硬體要求

主伺服器:Gen8 

CUP:G1610T

一步步打造屬于自己的私有雲服務(Gen8 + Esxi + 群晖 + CentOS + Server2016)不拆機直接修改黑群晖的SN和MAC

記憶體:SK hynix 8G*2 ECC

一步步打造屬于自己的私有雲服務(Gen8 + Esxi + 群晖 + CentOS + Server2016)不拆機直接修改黑群晖的SN和MAC

硬碟配置:intel S3610 SSD 480G(闆載B120i組RAID0) + 西數紅盤2T*4(陣列卡P222組RAID5)

一步步打造屬于自己的私有雲服務(Gen8 + Esxi + 群晖 + CentOS + Server2016)不拆機直接修改黑群晖的SN和MAC

P222陣列卡+貓頭鷹風扇散熱風扇轉速度跟溫度

一步步打造屬于自己的私有雲服務(Gen8 + Esxi + 群晖 + CentOS + Server2016)不拆機直接修改黑群晖的SN和MAC
一步步打造屬于自己的私有雲服務(Gen8 + Esxi + 群晖 + CentOS + Server2016)不拆機直接修改黑群晖的SN和MAC

【二】、安裝Esxi

【三】、安裝群晖虛拟機

一.準備資料

1.準備引導檔案

利用 StarWindConverter 将img檔案轉為 .vmdk檔案備用 。

一步步打造屬于自己的私有雲服務(Gen8 + Esxi + 群晖 + CentOS + Server2016)不拆機直接修改黑群晖的SN和MAC
一步步打造屬于自己的私有雲服務(Gen8 + Esxi + 群晖 + CentOS + Server2016)不拆機直接修改黑群晖的SN和MAC

2.建立立虛拟機

一步步打造屬于自己的私有雲服務(Gen8 + Esxi + 群晖 + CentOS + Server2016)不拆機直接修改黑群晖的SN和MAC

 按順序删除預設硬碟、DVD、SCSI控制器,修改網卡為E1000e(必須修改為E1000e要不然後面會擷取不到IP)後點下一步後儲存 。

一步步打造屬于自己的私有雲服務(Gen8 + Esxi + 群晖 + CentOS + Server2016)不拆機直接修改黑群晖的SN和MAC

将制作的.vmdk檔案上傳到系統存儲

一步步打造屬于自己的私有雲服務(Gen8 + Esxi + 群晖 + CentOS + Server2016)不拆機直接修改黑群晖的SN和MAC

 傳回虛機,修改編輯打開配置界面,點選添加硬碟–硬碟,選擇剛才上傳的Synoboot.vmdk,并根據個人需求修改CPU數量和記憶體大小,并修改硬碟為SATA控制器0,STAT(0:0)。

一步步打造屬于自己的私有雲服務(Gen8 + Esxi + 群晖 + CentOS + Server2016)不拆機直接修改黑群晖的SN和MAC
一步步打造屬于自己的私有雲服務(Gen8 + Esxi + 群晖 + CentOS + Server2016)不拆機直接修改黑群晖的SN和MAC

 再根據自己需要增加新标準硬碟為資料盤,資料盤的控制器需要選擇SATA控制器0,SATA(0:1),SATA(0:2)以此類推(我這裡用的RDM直通,關于直通方法本站有介紹自行檢視)确認後儲存,基本設定就算完成,點選上方打開電源後開機。

一步步打造屬于自己的私有雲服務(Gen8 + Esxi + 群晖 + CentOS + Server2016)不拆機直接修改黑群晖的SN和MAC

       看到這個界面就說明DSM已經啟動完畢

一步步打造屬于自己的私有雲服務(Gen8 + Esxi + 群晖 + CentOS + Server2016)不拆機直接修改黑群晖的SN和MAC

       大概啟動虛拟機2分鐘左右,搜尋助手就可以搜尋到ip了,并進入WEB設定頁面安裝DSM系統;

一步步打造屬于自己的私有雲服務(Gen8 + Esxi + 群晖 + CentOS + Server2016)不拆機直接修改黑群晖的SN和MAC
一步步打造屬于自己的私有雲服務(Gen8 + Esxi + 群晖 + CentOS + Server2016)不拆機直接修改黑群晖的SN和MAC

手動選擇.pat檔案進行系統安裝

3.群晖洗白

不拆機直接修改黑群晖的SN和MAC

很多的黑群晖已安裝好,然後找到比對的SN/MAC,想洗白。也許用優盤引導的直接把優秀撥下來用DG修改就行了,但是有不少人用的是固态硬碟做引導就不友善拆機了。下面就教你不用拆機、不用撥優盤直接修改SN和MAC的方法。

所用工具:putty

一、開啟SSH端口。

在控制台裡面——>終端機和SNMP ,啟動SSH功能打勾,并設定端口(建議别用22,改用其他的,比如220或者其他都行)。

一步步打造屬于自己的私有雲服務(Gen8 + Esxi + 群晖 + CentOS + Server2016)不拆機直接修改黑群晖的SN和MAC

二、挂載synoboot1分區。

第一步:用ssh工具putty連接配接到群晖的位址

一步步打造屬于自己的私有雲服務(Gen8 + Esxi + 群晖 + CentOS + Server2016)不拆機直接修改黑群晖的SN和MAC

用建立群晖的管理使用者登陸。如:admin   密碼 123456

一步步打造屬于自己的私有雲服務(Gen8 + Esxi + 群晖 + CentOS + Server2016)不拆機直接修改黑群晖的SN和MAC

第二步:擷取root權限。)

sudo         -i
           

回車後會提示輸入密碼,即再次輸入目前管理賬号的密碼。

成功後會變成[email protected]:~#, 其中root開頭,#結尾。

修改root密碼:

輸入

synouser –setpw root xxx

(xxx是你打算要修改的root的密碼 建議修改成和admin賬戶一樣,注意–前有一個空格),按一下Enter鍵出現綠色字型的[email protected],這樣就成功了。 之後你可以進winscp 用root戶名和你剛修改的密碼登陸了。之後的權限修改操作都用winscp這個軟體。

第三步:在/tmp目錄下建立一個臨時目錄,名字随意,如:boot

mkdir         -p /tmp/boot
           

第四步:切換到dev目錄

cd         /dev
           

第五步:将synoboot1 分區挂載到boot

輸入上面這條指令出現這個提示的              {special device synoboot1 does not exist}               是因為你的群晖用了二合一引導請看                二合一引導盤修改教程      

第六步:切換到/tmp/boot/目錄

cd         /tmp/boot/
           

可以看到挂載後有 bzImage  EFI  grub  info.txt 等檔案夾或檔案(主機或版本不同時,檔案夾、檔案名有所差别,但肯定有grub檔案夾),至此挂載成功。

第七步:切換到grub目錄,修改grub.cfg檔案

cd         grub
           
vi         grub.cfg
           

此時,進入了vim檢視 grub.cfg檔案。

一步步打造屬于自己的私有雲服務(Gen8 + Esxi + 群晖 + CentOS + Server2016)不拆機直接修改黑群晖的SN和MAC

按鍵盤向下、向右等箭頭,将光标移動到要修改的地方 (注:我這裡是雙網卡)

此時還是指令模式,按鍵盤上的 i 鍵(小寫狀态),進入文檔編輯模式,此時就可以輸入我提供給你的SN,MAC1的新值。

修改完成後,按鍵盤上的Esc鍵,傳回到指令模式,輸入:wq (英文狀态的字元),儲存并退出。如果修改亂了,想不儲存并退出,則是輸入 :q! 。

此時可以再  vi grub.cfg 進去看看是否修改成功。

最後重新開機主機,

reboot
           

修改成功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