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最代碼5月第3周回顧([email protected])

最代碼5月第3周回顧([email protected])

url: http://user.qzone.qq.com/1758317551/blog/1400513736

最代碼每周精選

最代碼5月第3周回顧([email protected])

網站總結

    内容管理者機制優化,由伊成為組長,成員有:kaka,小怨婦,天丫頭,帶領團隊整理分享代碼!有願意整理代碼擷取牛币的請聯系伊成。如果不想接收周總結郵件的請在設定裡面修改。

資訊精選

對你同樣重要的非技術貼,10件事證明你跟錯了人

最代碼5月第3周回顧([email protected])

導讀:

隻要是稍大一點的網際網路公司(其實不止是it業),都會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每個上司下面都有一個利益核心小團體,通常,一個事業部經理離職,就會帶走幾個手下,升職也會提拔自己的手下,所謂一榮皆榮,一損皆損。

是以,一般在公司想發展一定要跟對上司,好處多多,機會多,提拔快,但如果你跟的上司根本就是一個徒有其表的笨蛋,或者根本缺乏領袖氣質,你站錯了隊,就很容易被邊緣化。

是以, 如果你現在還不是上司,你就需要弄清楚你的上司是不是一個值得跟随的人,如果你的上司做過以下10件事,那麼你一定跟錯了人。

1。 你的上司總是傳遞給你負面的消息

每周一例會,你都會從你的上司那聽到壞消息。公司對你們的部門不滿了,他對項目進展不滿了,手下人如何不努力了,等等,他從不關注團隊的成就,他隻關心他自己在大上司眼中的形象。

2。 你沒有得到過他的鼓勵

他經常批評你,但一個好的上司者應該鼓勵追随他的人。 如果你覺得你工作已經很盡力了,但最終還是得不到鼓勵,你一定是在為一個錯誤的上司工作。

3。 你的上司從不對你說謝謝

你為他做事,比如拿資料,倒水,讓座等等,他從不對你說謝謝,證明你的老闆缺乏做人基本的禮儀,他輕視你,是以,他不值得追随。

4。 你的上司他都看不到未來

你追随他,自然是希望他能幫助你發展,如果你的上司都表示他自己也看不清未來的發展,那你跟着他有什麼意義?

5。 你們的項目總是雜亂無章

項目每天都在變化,這就是工作的常态,但如果,在做項目開發時,你的上司不能有力的把控項目進度,大家都在無序和忙亂中工作,這種混亂意味着你的上司不具備一個能夠把控全局,舉重若輕的領袖氣質。

6。 你沒有一點自主權

他總告訴你該怎麼幹,他不相信你的想法,從不征求你的意見,如果你連堅持一個腳本的權利都沒有,那你就是他眼中的生産資料。

7。你的上司性格優柔寡斷

沒有比優柔寡斷對項目開發的危害更大了,如果你的上司做事前怕狼,後怕虎,小心謹慎,生怕做錯失去他的位子,不能做出果斷、快速的決定,這種人本身資質就不高,意志不堅定,你不應該跟随他。

8。 你經常被忽略

部門新的項目,你總是在會議上才知道,團隊讨論時,他很少讓你發表意見,也從沒有在大上司面前提到過你,那麼,如果沒人能聽到你的聲音,你沒有展示自己的機會,那你,為什麼還要跟随他?

9。 你的上司總站在背後指揮

這也是我最讨厭的上司,他從不在一線和兄弟們共同努力,他覺得他是部門的上司,他有躲在後面的權利,他了解的馭人之道就是拿着鞭子在後面叫嚣,快點,再快點,做不完加班也要做完,然後,他走了,靠,真有很多這樣的傻X上司。

10。 讓你承擔責任

他怕上司責備,從來不主動承擔責任,他把責任推給你,然後,底下跟你說,你是我的人,我不能被搞下去,我下去了,你們怎麼辦?唉,遇到這樣的人,你隻有另投明主了。

如果你的上司做過以上10件事,那證明他根本不具備一個領袖的能力,他不值得你追随和學習,他隻關心他的位子和利益,不關心你的發展,但,你要為你自己的發展負責,你應該停止跟随他,他是你發展路上的障礙,他根本不值得你跟随。

這是一篇非技術貼,但對于你的職業發展來說,跟對正确的人這件事和自身技術能力的提升同樣重要。

程式員的出路之一,擁有一技之長、打造自己的精品、更廣闊的市場

就 現在經濟大環境而言,很不樂觀,程式員的日子也很不好過,無論是還在找工作的、還是已經入職多年、哪怕做到項目經理、技術經理的,壓力都異常巨大,似乎處 處充滿危機。但是,仔細分析一下,出路還是有的,甚至解決溫飽、過上有房有車沒貸款的生活也是很可能的。首先,在如今這個浮躁的社會,大多數人的心态也是 浮躁的,隻要你能潛下心來,深入研究某個技術,有了一技之長,溫飽問題肯定就可以先解決了。

1.一技之長

新技術層出不窮,而核心的精髓的東西卻變化不大,就像.NET,從VS2003到VS2012,已經有10個年頭,VS的版本不斷更新,而.NET核心的最新版本也才4.0,是以,作為程式員,我們要多掌握核心的東西,精髓的東西。

我 們的學習積累毛病在于:貪多、貪全、而不夠深入。對于很多技術,我們都很有興趣,對于剛興起的技術,也緊緊跟随。但是,幾乎都是蜻蜓點水、一知半解。回頭 想想,我們似乎什麼都會一點,什麼類型的項目都可以做,B/S的、C/S的、資料庫的、分布式的,等等,但是,卻不敢說,在某某方面,我的水準已經超越了 圈中同類型的80%的人。隻是我能做的,大家都會做,而且,我也沒有把握比别人做得更好。

必 須要讓自己有價值,而自己的價值在于不可替代性或是難以替代性。如果,随便找個程式員就能把你replace掉,你的價值就很低廉了。如果在你負責的某個 方面,隻有20%的人超越你,那你的價值、你的重要性就凸顯出來了,你與雇主的關系就從被動轉向了主動,你就有了談判的籌碼。

在 專業化高度分工的今天,一技之長并不是說需要你掌握某個很大的方面,而隻需要你能掌握其中的某一個小的領域,并不斷地深入下去。就這個小的領域來說,你花 個3、5年的時間擠進前20%是非常可能的。比如,有人專門研究SqlServer資料庫優化、有人專攻TCP通信、有人深入研究IIS、有人深入鑽研 WCF,等等。

2.打造自己的精品

當 你在某個小領域鑽研了3、5年後,你一定會有很多心得,積累了很多經驗,其中有些經驗是異常寶貴的,為什麼了?因為在鑽研這個領域一段時間後,會陸續碰到 很多問題,而那些80%的人,在碰到某個問題時就停止向前了,在這個小領域的水準就到此為止了,而你卻不斷地解決這些問題,不斷地超越那80%的人。

而 且,很可能的一個情況是,作為幾年鑽研的一個副産品,你積累了一套類庫或架構,而基于該類庫或架構來開發該領域的項目,不僅開發速度更快,效率更高,而且 項目的品質更有保證。然後,你可以把積累的這套類庫/架構打造成一個精品,不斷的打磨,直到某一天,可以讓更多的人來用它。

當你在某一領域有了豐富的經驗,或者有了自己的精品類庫/架構之後,你便可以面向更廣闊的市場。

3.更廣闊的市場

在公司做個小白領,你的生死榮祿幾乎就完全掌握在你的上司手中,你不得不關注他,被他的情緒所左右,很可能因為他的一句批評,你就整夜難眠。你覺得自己做得很好,可是他不認可。但是現在,你不需要再過分的關注他,你可以将眼光轉向更廣闊的市場。

互 聯網時代的一個好處就是,任何人都可以以非常低廉的成本來向大衆市場展示自己或自己的産品,評判你價值的不再(僅僅)是你上司,而是整個市場,相比于你的 上司,市場的評判會更客觀、更公正。你可以把自己的經驗能力說明放到自己的部落格上、寫專業的技術文章來分享知識、順便推廣自己,或者把積累的架構放到網上 去賣,或者去項目交易平台接那些與你精通的領域對口的項目,由于在這個領域你超越了80%的人,是以,成功接到項目的可能性是非常之大的。有了這些基礎, 以後就算是靠技術創業也是有可能的。

如果做到了這三點,我想,你的“有房有車沒貸款的生活”差不多就可以實作了。

就我個人經曆而言,我花了10年的時間積累了ESFramework通信架構和OMCS語音視訊架構,單靠它們的收入,滿足家庭的生活開銷已經足夠了。我作為一個普通的程式員,既然我可以做到,我相信後來人也可以做到,甚至做得比我更好。祝福大家。

你真想到了50歲還靠程式設計來養家糊口嗎?

老實說,我在20歲時可沒打算這樣。我程式設計就是為了掙錢。隻要程式設計還能掙錢,我就願意一直這樣掙下去,差不多就是這樣。

到了50歲時你覺得你還能做什麼?你能找出一個遠離程式設計但符合下列要求的職業嗎?:

  • 需要很少或不需要任何的教育程度
  • 報酬高——即使是水準一般的人
  • 無數的崗位需求
  • 不需體力勞動
  • 沒有健康安全或違法的風險

程式設計掙錢很容易。程式設計這個行業門檻低,但卻極難退出。什麼行業能替代?

我有3個律師同僚——兩個後來成為了程式員,一個成為了項目經理。我還沒有遇到過有程式員變成律師的。我知道一個工程師——不是程式員——他後來變成了專利律師(據說的原因:“一定程度上,你會非常讨厭那些跟你的孩子年歲相仿的經理”)。你想在你50歲時做一名專利律師嗎?

我認識一個經理,他說他更想當一名學校教師,認為這樣的工作對社會更有價值。但他幹了8個月後就辭職了,在主流報紙采訪他的告别會上他說:“有時候我甚至想帶一挺機關槍進教室,端起來掃射”。他現在給南韓三星工作,他感覺他的在智能手機攝影技術上的貢獻已經充分的長久的使社會受益了。

我的一位同僚近來一直在學習大量的知識。他有心理學和一種叫做虛拟劇院(Visual Theater)的學位。他業餘時間一直在程式設計,靠程式設計來補濟他的學費。他的程式設計工作也成了他的視覺效果工作的一部分(跟電腦聲效相關)。他的程式設計最終也可能會資助他的藝術工作。我不能想象他某一天會退出程式設計。

我曾看到過很多人的“退出”,有的是學習實體的,有的是學習哲學的,他們最終轉向了程式設計工作。金錢是有吸引力的。當然,除了錢,程式設計還能讓你獲得很多其它的滿足——這就是為什麼我要無償的開辦這個部落格網站——但是,大部分的這些滿足都是有源動力的——直接或非直接的,大部分的還是和金錢相關的。“開發有用的東西”和“掙錢”是密切相關的。

當然,你也許會有一個不用發愁的财務來源。但如果沒有,程式設計就成了你的B計劃。對于物質财富,有一點我要提醒——它是很容易被拿走的。我經過了蘇聯時代,是以我說的會顯得有些誇張——但實際上,财産很容易被沒收,鈔票一夜間變成廢紙,并非在蘇聯是這樣,美國在相似的時期也有過沒收公民黃金的事情。而職業能力是不能沒收的。程式員在這個時候仍然能通過自己的努力來保持良好的生計。

有人說職業程式設計壓力太大。同樣,要看跟什麼相比。跟醫生?律師?接聽暴跳如雷的客戶的電話時還要留神你的回複會被錄音用作以後的檢視?

什麼壓力?真正能程式設計的程式員——比如,能正确的列印出二叉樹結構——是非常稀缺的。這種稀缺情況下一個真正的程式員不會任人随意擺布的。你也許能脅迫他們沒有報酬的加班,但很快他們就會認識到:這是買方市場,你在虛張聲勢。你找不到可以替代他們的人。

在這種供不應求的局面下,每個人都能在程式設計職業裡找到自己的空間。相較于金融/投資銀行類的工作來說,程式設計行業競争并不是那麼激烈。 程式員通常還會有“隔離帶”來防止客戶和高層管理人員的侵擾——這些人永遠都是對的,這使得跟這些人的交流索然無味。

工期壓力?不錯,這是存在的,但每個人身上都會發生。我承認,我們經常會逾期完不成任務,但這不是很有壓力的事,除非自己給自己制造壓力。如果你被配置設定了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計劃,而你也盡力了,但還是沒按時完成,你可以深深自責,或者保持平和心态。事實上,你的肉體絕不會因為贻誤工期而受到危險,是以,你的反應完全取決于你自己。

有人說,程式員無法完全的把握事情的進展,無法完全的了解所有的API,技術層面等東西。如果你不能了解自己身處的環境,這就是壓力,這可不好玩。說的很好;但是,又有誰能比一個程式員對此了解到更多呢?鑽研病人内髒的大夫?翻閱法律文案的律師?監管一二十個程式員的老闆?面對所有這些人為造成的複雜情況,我們仍然是境遇最好的。

事實上,超過50歲的程式員并不是很多。這意味着程式設計不是一個長久的活兒嗎?更可能的原因是,這隻是發展的結果。30年前——相對于10年前——20多歲的程式員是很少的。是以,如今50多歲的程式員要要比30多歲的程式員少的多。一定程度上程式設計世界的發展在慢下來,往後20年,事情又會變的不同。

是以,我沒打算退出程式設計,并不是單因為它本身能帶來很多樂趣,也是因為它比起其它行業來要理想的多。也許這不是最“熱情的”詞藻——即使熱情耗盡,貪婪永不停息。如果你打算退出程式設計行業,我懷疑你能找到什麼更好的職業。而且,當你數年後再次回到程式設計領域時,我一點兒都不會驚訝。

程式員在大公司工作好?還是在小公司工作?我的經曆和建議

最代碼5月第3周回顧([email protected])

工作是在大公司更好,還是小公司更好?這個問題讓大家争論不休,也沒有最終的答案。湊個熱鬧,我結合自己的經曆,談談我的看法。

我最開 始工作就是在小公司。當時剛剛畢業,在對工作完全沒有概念的情況下,進入了一家小的創業公司。雖然今天想起來,作為創業公司,它有這樣那 樣的不足,但我依然非常珍惜那段經曆。主要原因是,雖然在創業公司,我仍然受到了相對良好的職業訓練。當時我的兩位上司都是畢業于清華,而且在搜狐工作過 的,有豐富經驗的 IT 人員。是以我最初工作的兩個月,幾乎是每天在批評中度過的。雖然我在學校也認真寫過一些程式,但還是每天被批得一無是處,因為學生寫的程式,距離生産系統 要求的工業級别,實在是差得太遠了。所幸自己當時臉皮厚,被批了就趕緊改,根本不去想太多,這樣過了兩個月,終于沒那麼少被批評了。當然,另一方面是因為 我受到的批評都是“對事不對人”的,是以一直沒有“人格被否定”的糟糕感覺。

第一份 工作我做了一年多,最大的收獲是在上司持續的嚴厲批評下,深刻認識到了“現實生産環境需要的程式是什麼樣的”,其次就是模糊地領悟到,持 續的“對事不對人”的批評,可以營造出追求專業進步的價值觀。現在回頭去看,很多人即便進到大公司,受到各種條框的限制,也不見得了解這些限制的意義;加 之,如果上司沒有嚴格的要求,沒有樹立“工作至上”的價值觀,身為員工很可能不會有太多收獲,反而會受到負面的影響。

之後我 去了一家大公司,當時很有可能在美國上市,但最終沒有成功,前幾年終于上市成功。進入大公司的第一感覺是資源豐富了,典型的例子是,服務 器緊缺的情況再也不會出現了。另一個感覺是視野開闊了,因為高手很多。我深刻記得有一次快下班時,某個同僚路過我的工位時看了一眼,說“你的 vim 怎麼沒有顔色呢?”,然後他拿過鍵盤迅速敲了一串指令,之後我的 vim 就有了文法高亮辨別。後來我把他的操作記錄調出來檢視,學會了很多新知識。再問問同僚,原來幫我設定文法高亮的是集團的首席科學家。原來技術做到很厲害的 人,還可以這麼平易近人,這也突破了我的想象。中國古話說“言傳身教”,我總覺得“身教”是非常重要的,以沉默但巨大的力量改變人的認識。

之前在 小公司時,因為業務領先,行政、人事、财務相對都不那麼規範,老闆隻挑“靠得住”的人,程式員去辦事時就不那麼順利,是以我通常都是“橫 眉冷對”的态度。然而到了大公司,行政、人事、财務等等都要規範很多,真正讓人知道什麼是“職業化”。我也學會了尊重和重視行政、人事、财務等等支援部門 的工作,并在自己後來的職業生涯中受益很多。如果不是去到大公司,我想自己是不會領悟到這一點的。

後來我 還有一段在“大公司”工作的經曆,也就是 2010 年加入盛大創新院——如果也可以叫“大公司”的話。如今創新院已經解散,舊日往事無須再細細道來,我隻說一點,就是深刻感受到了文化的重要性。在我進入創 新院的第一年,那種環境和文化是我非常欣賞,也是後來大家非常懷念的。但是在急速擴張,團隊成員短時間内翻倍甚至翻兩倍之後,對原來的文化造成了極大的甚 至可以說是毀滅性的沖擊。我以前不太了解大公司裡為什麼都要有個部門來管企業文化,有了這段經曆才真正明白。企業文化的背後,是行為規範,是做事準則,核 心的是價值觀——大家認定什麼、推崇什麼,否定什麼、排斥什麼。公司做到一定規模,就不能僅僅依靠大家的默契來維系,而應當不斷塑造企業文化,強化這種價 值觀,否則很容易分崩離析。就我看來,許多小公司能迅速成長到一定規模,然後就四分五裂,沒有統一的價值觀是重要原因之一。

離開盛 大創新院之後,我選擇了進入廣州的一家創業公司上司技術團隊,也可以算一段“小公司”的工作經曆。其實在做這個決定時,我心裡比較忐忑, 自己之前無論大公司小公司,都是在技術特别好的團隊工作,這次的工作環境,無論團隊還是系統,都超出自己的底線,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應付得了。尤其是發現 廣州高校中優秀的畢業生基本都被網易和騰訊收羅之後,就更是沮喪。恰好當時參與了《程式員的職業素養》的翻譯,其中有一章提到“團隊應該有凝聚力”,這給 了我很大的啟發。後來的事實也證明,除非鑽研前沿的科學項目,否則,由素質不錯、工作靠譜的程式員構成的有凝聚力的團隊,一樣可以輸出很高的生産力,做出 不錯的産品。尤其讓我欣慰的是,這段工作經曆也成了很多同僚懷念的對象——雖然身為團隊的上司,需要為此付出極大的努力。

供職過大公司和小公司之後,從我自己的經驗來看,糾結于“大公司還是小公司”的人,更多還是來自有一定的大公司工作經驗,面臨去小公司挑戰的情景,我見到很多人無法迅速落地反而很快夭折。如果你正面對這樣的情境,我有幾點建議。

第一, 在大公司往往要解決具體的問題,在小公司往往要解決抽象的問題。在大公司,你需要關心的往往是相對具體形象的名額,比如“搜尋及時性提高 20%”,而小公司要解決的往往是“在各方面問題一大堆、資源也有限的前提下,分多少資源到各個方面,以及如何安排先後順序,才能保證業務的增長”。解決 前一種問題需要專業技能,解決後一種問題則需要慎密的思維,而且常常需要創造性地發明一些解決方案。

第二, 初入小公司,一定要适應“亂”的環境,并且需要能推動“由亂到治”的過程。小公司往往是生存為第一要務,業務為先導的,流程和規範相對來 說落後,而且一家公司的流程規範總是要适應這家公司的具體情況。如果生搬硬套各種流程規範,很可能危及到生存。是以,需要能忍受“亂”的環境。另一方面, 如果公司業務成長到一定規模,仍然沒有流程規範,必然無法持續發展,是以需要有“由亂到治”的過程。這也牽涉到上個問題:在什麼時候開啟“由亂到治”的過 程,分幾個階段開展,每個階段進行到什麼程度,同樣是個複雜問題。

第三, 在小公司需要有界限感,但工作中不能嚴守本位。舉個典型的例子,如果你是小公司的上司,用我的話說,比需要“既當爹又當媽”,一方面保證 業務目标的實作,另一方面還得管好團隊,營造積極向上的氛圍。抱着“這個問題應該人事出馬”,“那個問題是行政的事情”的态度,最終很可能做不成事情。因 為問題是自然出現的,而不是按部門、按界限出現的,如果凡事都講究界限,很多問題就無法及時解決。但如果沒有界限感,大家的配合又會出現問題。我推薦的做 法是,在界限那邊的力量足夠專業和強大的時候,可以放心把事情交過去,否則,還是自己多走幾步更加穩妥。

第四, 也是最重要的,在小公司工作,一定要對人有特别敏銳的感覺。我見過很多大公司的人,業務能力沒有問題,職業素質也沒有問題,但還是無法适 應小公司的工作環境,原因就在于對人不夠敏銳。前面已經說過,小公司不太可能有專業的人事和行政來幫助你,是以很多事情隻能自己上陣。而且,小公司成長過 程中,人和事往往是交織在一起的,即便你有足夠的理由否定之前的某個員工,也無法準确衡量另行安排他會對公司産生怎樣的影響。另一方面,小公司往往不會有 充足的人員編制,業務的增長又很迅速,是以需要準确判斷人員的工作能力和成長潛力,預先做好安排。退一步說,即便公司有充足的人員編制,也要思考,進來的 人是否會沖擊到原有的文化和價值觀,要知道,在小公司通常不會有企業文化部門幫你打理這些事情的。

    最近發起了最代碼的推廣活動,希望每個支援zuidaima的都可以幫忙推廣下,活動位址:最代碼推廣活動,有你參與更牛币。

    最代碼每周都很精彩,有你會更精彩,請通路http://www.zuidaima.com。歡迎轉載分享該文章, 歡迎推薦給身邊的小夥伴們

   歡迎關注最代碼的官方微信賬号zuidaima,最代碼官方新浪微網誌:http://weibo.com/zuidaima,最代碼官方騰訊微網誌:http://t.qq.com/zuidaima

    歡迎轉載該文章并提供出處。

    淘寶店鋪:http://www.zuidaima.com/taobao.htm

    部落格位址:http://www.zuidaima.com/blog/18297315625236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