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百日制床前沒有孝心,據說老人病在床上,孩子等了很久就會失去耐心。但在方子區黃旗堡街村,有一位67歲的老人,7年小心翼翼地等待癱瘓在床上的聾啞大哥,長壽之路,強烈的兄弟情懷,讓人感動。3月30日,記者感受到了哥哥的喜愛。

周世順(右)和弟弟周世金。
照顧弟弟是一種習慣
87歲的周世金,方子區黃旗堡街白台村人,是一位從未成家、膝蓋以下沒有孩子、患有骨癌的聾啞老人。很多人會以為老人會過上很悲慘的生活。然而,記者在一間卧室裡看到,周世金老人舒适地躺在床上,精神狀态很好,不瘦,看起來不像九十多歲的老人,患有癌症。周世順弟兄在照顧他,一會兒給他倒水,一會兒幫他翻身。
周世金老人雖然不會說話,但滿眼都依附在哥哥身上。"哥哥在床上呆了好幾年,吃喝拉紮爾都需要我的照顧,有時候在被子裡小便,我得幫哥哥及時換衣服,他長大後愛幹淨,我不能讓哥哥不舒服。"周世順說着,一邊忙着為哥哥生活,一邊揉了揉自己的腿。
周世順說,哥哥看不見他會特别煩躁,别人不吃東西。"我也習慣了照顧大哥哥,而且我不是每天都能看到。周世順的簡單話語令人回味無窮。
全家人都非常贊
現年67歲的周世順現在和他的老搭檔住在離村子幾英裡的黃旗堡街上。他在兄弟中排名第四,他的二哥和三哥都不見了。2011年,周石大哥進入腿部疼痛,他們帶他去醫院檢查,被診斷出患有骨癌。随後,周世上床,失去了生存能力。
大哥沒有孩子,生病需要照顧,這成了周世順的心髒病,因為他的老搭檔不太需要照顧,孫子年輕也需要照顧。就在周世順不知所措的時候,老同伴說:"哥哥就像個父親,大哥沒有孩子,沒有女兒,現在需要照顧,我們應該照顧好他的責任。"老同伴的話讓周世順很感動,他的孩子們也說,家人可以放心,好好照顧叔叔很重要。
在全家人的支援下,周世順自2011年起承擔起照顧聾啞弟弟的責任。7年來,周世順天天早趕回村子,給大哥做可口的飯菜,等着他吃飯,風雨無阻。
在當地講道是個好詞
周世金老人因為長期就寝、吃喝拉紮爾需要照顧,周世順從不打擾,他總是耐心地幫大哥擦洗身體,吃藥換藥。為了讓大哥更舒服,他每年深秋早早為大哥做個爐子,把後窗封好。大哥喜歡侄子,為了讓大哥開心,每年元旦,他都會讓孩子在舅舅家外面工作過節,讓他體驗天堂的喜悅。
村裡很多鄰居也有親戚知道周世順很辛苦地照顧老人,有時還會來幫他。他的侄女周德美說,如果沒有四個叔叔的悉心照顧,老人是不會活下去的。
鄰居周世之說,近古周世順老人7年精心呵護近90年的聾啞老大哥飲食生活,使濃厚的兄弟情懷得到了升華,在當地傳播為一句好話,也讓村風更加簡便。
記者 劉曉梅 記者 王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