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Linux基礎入門(三、目錄結構及基本檔案操作)

先插入一點小小的補充

按鍵 作用

Ctrl+d

鍵盤輸入結束或退出終端

Ctrl+s

暫停目前程式,暫停後按下任意鍵恢複運作

Ctrl+z

将目前程式放到背景運作,恢複到前台為指令

fg

Ctrl+a

将光标移至輸入行頭,相當于

Home

Ctrl+e

将光标移至輸入行末,相當于

End

Ctrl+k

删除從光标所在位置到行末

Alt+Backspace

向前删除一個單詞

Shift+PgUp

将終端顯示向上滾動

Shift+PgDn

将終端顯示向下滾動

Ctrl+c 終止目前程式。

正式開始@_@

一、檔案目錄解釋

Linux基礎入門(三、目錄結構及基本檔案操作)

(大緻了解即可)

1、tree指令:顯示目錄結構

進入某一目錄後,直接使用tree。

二、目錄管理指令詳解

1、cd指令:進入其他目錄

cd是Change Directory的縮寫,這是用來變換工作目錄的指令

進入上一級目錄

cd ..
           

進入目前賬戶的home目錄

cd ~
           

使用絕對路徑切換到目前賬戶的下載下傳目錄

cd /home/eilot/下載下傳
           

使用相對路徑切換到 目前賬戶的下載下傳目錄(可以使用倆次Tab列出可以cd的目錄)

cd ../桌面
           

2、pwd指令:顯示目前目錄的絕對目錄

pwd是Print Working Directory的縮寫

以絕對路徑的方式顯示使用者目前工作目錄。指令将目前目錄的全路徑名稱(從根目錄)寫入标準輸出。

選項與參數:

- P :顯示出确實的路徑,而非使用連結 ( link ) 路徑

這個後面再講吧(就是上一節提到的硬連結和軟連結)

3、mkdir指令:建立新的目錄

mkdir (make directory),建立一個新的目錄

選項與參數:

-m :配置檔案的權限喔!直接配置,不需要看預設權限 (umask) 的臉色(使用上一講的二進制的方法)

-p :幫助你直接将所需要的目錄(包含上一級目錄)遞歸建立起來

4、rmdir指令:删除空的目錄

選項與參數:

-p :連同上一級『空的』目錄也一起删除

rmdir <目錄>
           
Linux基礎入門(三、目錄結構及基本檔案操作)

連起來就可以這樣

5、cp指令:複制檔案和目錄

選項與參數:

  • -p:連同檔案的屬性一起複制過去,而非使用預設屬性(備份常用);
  • -r:遞歸持續複制,用于目錄的複制行為;(常用)
  • -i:若目标檔(destination)已經存在時,在覆寫時會先詢問動作的進行(常用)
cp -r <檔案或目錄> <複制到的目錄>
           

6、rm指令:删除檔案或目錄

選項與參數:

  • -f :就是 force 的意思,忽略不存在的檔案,不會出現警告資訊;
  • -i :互動模式,在删除前會詢問使用者是否動作
  • -r :遞歸删除,最常用在目錄的删除了,小心删除錯誤
rm -ir <檔案或目錄>
           

7、mv:移動檔案或目錄(剪切);或修改名稱

對檔案的移動選項與參數:

  • -f :force 強制的意思,如果目标檔案已經存在,不會詢問而直接覆寫;
  • -i :若目标檔案 (destination) 已經存在時,就會詢問是否覆寫!
mv <檔案> <目的目錄>
           

對檔案修改名稱

mv <舊的檔案名> <新的檔案名>
           

二、檔案内容檢視

1、cat:由第一行顯示檔案内容

選項與參數:

  • -n :列印出行号,連同空白行也會有行号,與 -b 的選項不同;
  • -A :相當於 -vET 的整合選項,可列出一些特殊字元而不是空白而已;
  • -b :列出行号,僅針對非空白行做行号顯示,空白行不标行号!
  • -T :将 [tab] 按鍵以 ^I 顯示出來;
cat <檔案名>
           

2、tac:倒着顯示檔案内容,與cat相反

3、nl:顯示檔案内容

選項與參數:

  • -b :指定行号指定的方式,主要有兩種:

    -b a :表示不論是否為空行,也同樣列出行号(類似 cat -n);

    -b t :如果有空行,空的那一行不要列出行号(預設值);

  • -n :列出行号表示的方法,主要有三種:

    -n ln :行号的左對齊;

    -n rn :行号的右對齊,且不加 0 ;

    -n rz :行号的右對其,且加 0 ;

  • -w :行号欄位的占用的位數。
    Linux基礎入門(三、目錄結構及基本檔案操作)

兄弟和對象吵架,忙着勸架,又拖一天,明日好好寫

4、more:一頁頁的顯示

選項與參數:

more運作時可以輸入的指令有:

  • space:代表向下翻一頁;
  • Enter :代表向下翻一行;
  • /字串  :代表在這個顯示的内容當中,向下搜尋“字串”這個關鍵字;
  • f          :顯示目前顯示的行數;
  • q          :代表立刻離開 more ,不再顯示該檔案内容。
  • b 或 [ctrl]-b :代表往回翻頁。

5、less:一頁頁的顯示

less運作時可以輸入的指令有:

  • 空格  :向下翻動一頁;
  • [pagedown]:向下翻動一頁;
  • [pageup]  :向上翻動一頁;
  • /字串     :向下搜尋『字串』的功能;
  • ?字串     :向上搜尋『字串』的功能;
  • q         :離開 less 這個程式;

6、head:取出檔案前幾行

選項與參數:

-n :後面接數字,代表顯示幾行的意思

7、tail:取出檔案後幾行

選項與參數:

  • -n :後面接數字,代表顯示幾行的意思
  • -f : 這個參數可以實作不停地讀取某個檔案的内容并顯示。這可以讓我們動态檢視日志,達到實時監視的目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