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天光學術】新聞學論文:校園網絡流行語傳播社會熱點問題的途徑(節選)

摘要:随着網絡時代的到來,在以網絡為媒介而實作的新的人際交流的方式中出現了一種新的語言——網絡流行語言。這些網絡流行語被帶入校園進行微改而在校内流行,形成了“校園網絡流行語”。大學生作為較高知識水準的群體對社會熱點具有天然的敏感性,再加上手機的普及使他們能夠擷取及時的社會熱點資訊,大學生成為對社會熱點反映最積極的群體,積極參與社會熱點問題的讨論。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要與時俱進,就必須關注校園網絡流行語,從校園網絡流行語入手,将其與社會熱點問題更好地融合在一起,開辟傳播熱點問題的新途徑。

關鍵字:校園網絡流行語熱點問題途徑

近年來,伴随着網際網路及移動智能應用的推廣,網絡的使用已經深入到人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讓人們時刻都處于資訊的洪流之中。看似帶有戲谑和調侃的語言,實則反映了使用群體對于社會熱點事件的看法和立場,以及他們當下的生存狀态。大學生作為較高知識水準的群體對社會熱點具有天然的敏感性,再加上手機的普及使他們能夠擷取及時的社會熱點資訊,大學生成為對社會熱點反映最積極的群體,積極參與社會熱點問題的讨論。是以,将社會熱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之中,把大學生的關注點、興趣點與高校思政課教學融合在一起,是目前思政課教學工作者需要關注的重要問題之一。

一、校園網絡流行語概述

流行語,作為一種詞彙現象,反映了一個國家或地區在某個時期人們普遍關注的問題和事物。随着網絡時代的到來,在以網絡為媒介而實作的新的人際交流的方式中出現了一種新的語言——網絡流行語言。網絡流行語不同于智語口号,也有别于廣告宣傳詞。但它們比智語口号更有号召力,比廣告宣傳詞傳播得更快、更廣。這些網絡流行語被帶入校園進行微改而在校内流行,形成了一套專屬大學生的話語系統,被稱之“校園網絡流行語”。

二、網絡流行語由純粹惡搞向社會熱點轉變

社會熱點是指那些在一定時期内能夠引起人們廣泛關注和主動讨論、議論、評價,并對人們的思想觀念和社會生活造成重大影響的國内外現象、事件、人物和問題。

随着網際網路的發展,手機上網的便利,中國正在成為世界上少有的一個超強輿論磁場。微網誌、微信、貼吧、QQ等各種傳播手段的不斷更新,使得某個突發事件在網上剛一曝光,即可迅速變成全民“圍觀”的公共話題。

三、社會熱點事件催生的網絡流行語對大學生價值觀的影響

大學生向來是推行新思想、新文化的先鋒,再加上各種媒體的互動作用使這個人群的思想空前活躍,當代大學生對熱點事件的關注不是淺嘗辄止,而是展現出較強的持續性,以及對事件本質的關注。

(一)對大學生政治價值觀的影響。首先,提高了大學生政治關注度。由于網絡流行語的時尚娛樂性、傳播迅速性等特征,吸引了大學生的眼球,進而促使他們關注網絡流行語背後的政治事件,增強其政治認識度。其次,增強了大學生的民主意識和參政意識。當代大學生民主參與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大學生通過中學時代的政治教育,樹立了一定的民主觀,提高參與其中的主動性。

(二)對大學生人生價值觀的影響。很多網絡流行語的所涉者都是大衆心目中代表權威的人物,而當媒體之後揭露的事實否定了權威人物這樣的網絡流行語越來越多的時候,一些大學生不會再對權威者的所有觀念全盤接收,而增加了分辨是非、去僞存真的品質,促使他們進行獨立思考和培養批判性思維。

(三)對大學生道德價值觀的影響。近幾年來,中國的食品安全問題日益嚴峻,引發了全民的恐慌。在網絡中,每當新聞媒體報道一個具體的食品安全問題,都可以引發網民們的集體不滿。一些大學生甚至改編廣告語來諷刺食品安全問題,大學生對種種道德滑坡現象的不滿可以起到警醒的作用,讓彼此意識到這些行為的嚴重性,進而促使社會成員重視社會道德建設。

四、校園網絡流行語傳播社會熱點問題的途徑

網絡流行語現象是一個網絡時代的社會現象,與一定的社會、政治、經濟等因素緊密聯系。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要與時俱進,就必須關注校園網絡流行語,從校園網絡流行語人手,将其與社會熱點問題更好地融合在一起,開辟傳播熱點問題的新途徑。

(一)課堂教學。将社會熱點問題融入思政課教學中,對一線任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思政課教師必須學會利用各種新興媒體搜集資料、整合資料、讀懂資料。用社會熱點導人課堂内容,應該改變以往由教師用幹巴巴語言描述呈現的枯燥方式,盡可能的用一些網絡流行語帶來聽覺沖擊,提高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印象深刻并引發思考。任課教師不僅要花費時間和精力關注社會熱點,從中積累真實可靠的第一手資料,而且要了解并整理其衍生出的相關網絡流行語,内化為自己的教學資源。

(二)學生社團。高校可以鼓勵學生成立“社會熱點問題研究社團”,社團成員是基于共同的愛好組織在一起,社團就社會熱點問題定期舉辦活動,邀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擔任社團指導教師。學生接觸到網絡流行語更為迅速,而老師的理論更為豐富。是以,将目前的社會熱點事件在思政課老師的指導下與學校實際情況結合起來,得到一些校園網絡流行語。通過橫幅、海報等傳統方式對同學們進行宣傳,達到傳播目的。

(三)網絡載體。網絡是大學生群體使用率最高的傳播媒介。高校應該積極利用微網誌、微信、QQ、貼吧等載體豐富價值觀教育陣地。針對目前大學生擷取資訊的新形勢,高校要開發創新豐富多樣的價值觀教育載體,注重完善和發展現有載體平台的設計,增強高校價值觀教育的影響力。例如,高校微網誌可通過轉載熱點事件的相關微網誌,并配上與之對應的網絡流行語,引起同學們的興趣,有意識與同學們互動達到傳播熱點問題的目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