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你應該停止看新聞為什麼你應該停止看新聞

為什麼你應該停止看新聞

原文位址:https://fs.blog/2013/12/stop-reading-news/

譯者注:很可怕的是,這是一篇發在2013年的文章

我們花了數小時的時間來消磨在新聞上,因為我們想得到很好的消息。但這段時間花得好嗎?根據定義,新聞是不持久的。而且,随着新聞的傳播越來越容易,制作成本也越來越低,品質也在下降。

我們很少停下來問自己消費什麼:這很重要嗎?這将經受時間的考驗嗎?比如說,在一周内還是在一年内?寫這篇文章的人是不是對這個問題很了解?

他說:“我們周圍的資訊太多,我們對這些資訊非常感興趣,以至于我們感到無法承受不斷的壓力,要跟上這些資訊的發展。” ——尼古拉斯·卡爾(Nicolas Carr)

我們今天的新聞消費方式有幾個問題:

首先,新聞釋出速度加快。我們以前得等着報紙或者和鎮上的人閑聊才能得到我們的消息,但現在不行了。由于警報、短信和其他幹擾,新聞幾乎在釋出的那一刻就找到了我們。

其次,新聞制作成本大幅下降。有些人每天為主要報紙寫12篇博文。幾乎不可能在一個主題上寫一些有思想性的東西,更不用說十二個。在一年的時間裡,這就意味着要寫2880篇文章(假設休假四周)。那些人對于他們所涉及的話題的熟悉程度近乎為零,而你又是從他們那裡獲得了新聞。是以,你的頭腦中充滿了對孤立話題的表面看法。因為成本已經降到接近零,是以有很多競争。

第三,新聞制作者企圖劫持我們的大腦。新聞制作者們延續了一種文化,“收看,不要錯過,遵循這個,否則你會被誤導,哦,等等,看這個!“随着你越來越多地消費這種新聞,你的時間越來越少。

第四,激勵措施不協調。在某種程度上,由于競争激烈,大多數新聞機構都覺得必須提供免費新聞。畢竟,其他人都在這樣做。然而,當新聞是免費的,你仍然需要付錢給人們,是以你從一個向被俘虜的觀衆銷售靜态廣告的訂閱模式轉移到一個向廣告商銷售觀衆的模式。頁面浏覽成為遊戲的名稱,越多越好。對于許多創造新聞的人(我不會在這裡用“記者”這個詞,因為我很尊重他們),他們得到的頁面浏覽量越多,他們得到的報酬就越多。很多這樣的廣告不僅僅是印象,他們還向廣告商提供關于你的資訊,但那是另一個故事。

我可以繼續說,但我想你現在開始看到一些端倪了。

“資訊消耗的是相當明顯的:它會消耗接收者的注意力。是以,大量的資訊造成了注意力的匮乏,需要将注意力有效地配置設定到可能消耗它的資訊源的過剩之中。”

——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

關鍵是,你今天在網上看到的大部分内容都是毫無意義的。這對你的生活不重要。它不會幫助你做出更好的決定。它不會幫助你了解這個世界。它不會幫助你與周圍的人建立深厚而有意義的聯系。它真正在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改變你的情緒,也許改變你的行為。

迪斯尼世界的酒店、交通和票務系統都是為了讓你呆在主題公園裡,而不是在奧蘭多的其他地方觀光。同樣,一旦你上了Facebook,它會盡一切可能,除了接管你的電腦,阻止你離開。但是,盡管像Facebook這樣的平台在我們過度的媒體消費中起到了作用,我們并不是無辜的。遠非如此。我們希望得到充分的資訊。(更準确地說,我們希望看起來是見多識廣的。)而這正是被操縱的弱點。

“為了徹底治愈報紙,花一年時間閱讀前一周的報紙。”

——納西姆·塔勒布(Nassim Taleb)

我有一個朋友讀《紐約客》、《紐約時報》、《經濟學人》、《華爾街日報》、她的地方報紙和其他一些出版物。她上瘾了。她想知道世界各地發生的一切,并有一個知情的意見。她和我們其他人一樣——我們都想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并有一個很有見地的意見。如果我們不了解情況,那我們是什麼?我不想變得無知,如果我跟不上的話,我就會有這種感覺。

盡管如此,我還是停止了消費新聞。起初,這真的很困難。當我的朋友開始談論一些話題和充滿感情的話題,問我怎麼想的時候,我不得不說我不知道。接下來是“什麼!“?”和“你必須讀這個”,因為他們拿出手機給我發了一個連結,連結到一篇我永遠不會讀的文章。這種情況的一個有趣的方面是,他們經常期望我停止與他們的談話,閱讀文章,以便我能分享他們的憤怒。不用了,謝謝。

消息靈通并不是重複一個22歲的孩子的意見, 他們沒有生活經驗告訴我該怎麼想或者應該有多憤怒。你的第一個想法通常不是你的,而是别人的。當你所做的一切都是消費時,你不僅讓别人劫持和引導你的注意力,你還讓他們為你思考。

避免噪音,因為它會幹擾信号。你的注意力是有價值的,那麼為什麼要花這麼多時間在那些幾天内就無關緊要的事情上呢?讀什麼經得起時間的考驗。閱讀那些尊重和珍惜你的時間的出版物,那些比他們消費的時間更有價值的出版物。閱讀什麼促使你自己思考。閱讀更少的文章和更多的書。讀一些經得起時間考驗的書,那些20年左右仍在印刷的書。

我們害怕沉默,害怕獨自思考。這就是我們在咖啡店或雜貨店排隊等候時拔出手機的原因。我們不敢問自己深奧而有意義的問題。我們害怕無聊。我們很害怕為了避免它,我們會讓自己瘋狂地消費毫無意義的資訊。

讓我們以溫妮弗雷德·加拉赫(Winifred Gallagher)的這句話結尾:“沒有什麼事情比你選擇如何利用寶貴的空閑時間資源更重要了。”

如果我沒有持續地為你的生活增加價值,你應該退訂。盡管諷刺的是,如果你退訂,你已經證明了我在增加價值。

版權聲明:本文為CSDN部落客「weixin_34357887」的原創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權協定,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連結及本聲明。

原文連結:https://blog.csdn.net/weixin_34357887/article/details/91846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