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錄
- 一 請求與響應流程
- 1.1 請求的封裝
- 1.2 請求的發送
- 1.3 請求的排程
- 二 攔截器
- 2.1 RetryAndFollowUpInterceptor
- 2.2 BridgeInterceptor
- 2.3 CacheInterceptor
- 2.4 ConnectInterceptor
- 2.5 CallServerInterceptor
- 三 連接配接機制
- 3.1 建立連接配接
- 3.2 連接配接池
- 四 緩存機制
- 4.1 緩存政策
- 4.2 緩存管理
更多Android開源架構源碼分析文章請參見Android open framework analysis。
在Android刀耕火種的哪個年代,我們做網絡請求通常會選用HttpURLConnection或者Apache HTTP Client,這兩者均支援HTTPS、流的上傳和下載下傳、配置逾時和連接配接池等特性,但随着業務場景的負責化以及對流量消耗的優化需求,Okhttp應運而生,自誕生起,口碑就一直很好。
但是,大家都說好,好在哪裡?既然這麼好,它的設計理念和實作思路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