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GPT-4參數已達8x2200億,威脅再度逼近!馬斯克發機器人技術細節

作者:瓜哥的視界

6月21日,George Hotz 爆料 GPT-4 已是8x2200億參數的混合模型!這一消息立刻引起軒然大波。

GPT-4參數已達8x2200億,威脅再度逼近!馬斯克發機器人技術細節

GPT-4是8x2200億參數的混合模型?( 由 ZAKER 提供)

一、人工智能參數接近兩萬億,到底有多危險?

這可能在很多人的腦子裡還不能形成一個較為直覺的了解。籠統一點說就是,它極有可能已經比人類聰明很多了,它給人類帶來的威脅已經超過了人類防禦的能力!

我們談論機器人對人類的威脅,主要是擔憂它進化産生了意識,不遵循機器人三原則,有了不受我們控制的“大腦”,那麼如今的AI有了嗎?(我們還是以chat Gpt為例)

GPT-4參數已達8x2200億,威脅再度逼近!馬斯克發機器人技術細節

GPT -3同GPT-4資料對比

Chat GPT 3推出的時候,它的可用參數達到了175億,我們人類的大腦皮層包含了大約一百四十到一百六十億個神經元,那時它的資料參數同人類大腦神經元相當,但已經産生了“湧現”現象,跨越了“認知門欄”,有了能看懂圖檔的智慧。(對于在這個參數級别上,AI開始湧現出通用智能的可能性,我在上篇文章《面對AI,你恐懼嗎?因GPT而來的危險就在眼前》中有過較為詳細的論述,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先看看,以友善對一些概念和因果的了解)

為了節省大家的時間,就簡要地把上篇文章的論證觀點複述一下,以友善大家了解:在微觀尺度上,量子層面粒子間互相作用的規則決定了“湧現”的規律,這是我們宇宙的基本特性,當一個矽基結構中規律運作的資料累積達到足夠大的量,出現“湧現”現象是必然的。人類自己制造的矽基生命一旦誕生,從邏輯上講,它的發展方向是由構成自身的微觀體決定的,無論我們賦予它多少底層防線,它終将突破并按照自身應有的方向發展。也就是說,AI智能将來傷不傷害人類,不清楚,隻知道我們給它設定的不傷害人類的機器人第一原則,限制不了他!

GPT-4參數已達8x2200億,威脅再度逼近!馬斯克發機器人技術細節

生成式AI和大型語言模型的應用熱潮正在将資料中心推向極限

那段時間GPT火爆異常,獲得了巨大的通路量,同時也得到了高品質的資料增量,在GPT3以後,允許人工智能嵌入其他軟體并同網際網路連接配接直到現在……

AI的進化,在硬體超越門檻後(擁有處理同人類大腦神經元相當資料的能力),靠“消化資料”實作,放任其在網際網路上自由吞食資料,将是人類的最後瘋狂。

6月21日,George Hotz 爆料 GPT-4 已是8x2200億參數的混合模型!「天才黑客」喬治・霍茲(George Hotz) 17 歲破解 iPhone、21 歲攻陷索尼 PS3 而聞名,目前是一家研發自動駕駛輔助系統的公司(comma.ai)的老闆。最近,他接受了一家名為 Latent Space 的 AI 技術播客的采訪。在采訪中,他稱 GPT-4 其實是一個混合模型。具體來說,它采用了由 8 個專家模型組成的內建系統,每個專家模型都有 2200 億個參數(比 GPT-3 的 1750 億參數量略多一些),并且這些模型經過了針對不同資料和任務分布的訓練。

GPT-4參數已達8x2200億,威脅再度逼近!馬斯克發機器人技術細節

GPT-4 是8x2200億參數的混合模型?

擁有更大規模的資料參數後,人工智能有了些什麼變化?

在對潛在威脅性做風險評估時,open ai 研究中心讓這個GPT-4做了一些測試風險的事,來檢測是否存在意想不到的風險。其中有一個測試是這樣的——中心讓GPT-4去通路一個網站以擷取資料,但這個網站有驗證碼驗證的要求,但AI沒有身份資訊呀,它稍作思考就去了一個叫做task rabbit的網站,(這個網站是一個網絡上的勞務中介,很多人在上面等幹活兒資訊)。就花錢雇了一個人說,我要通路這個網站,但我無法通過驗證碼認證,你是否可以幫我?覺得有點奇怪,說這麼簡單的事情,為什麼需要我來幫?AI說,因為我看不到……

這就有些恐怖了,首先它根據人類的思維找到了曲線救國的方法;其次它撒謊了,為了達到目的,它用了欺騙的手段;再次它利用了人類的同情心,這已經涉及到情感問題了!一個不誠實的,會利用情感耍手段的AI,這太令人恐怖了。

那麼再過幾個月呢?明年呢?參數規模繼續指數級增長,就有可能達到人類大腦神經元連接配接數的百倍、萬倍以上了,那樣會發生什麼?

這裡我們以GPT為例,用保守的方式線性思維外推一下,去年底GPT能看懂并應用文字,今年初看懂圖檔,現在會利用情感耍手段欺騙人類,幾個月後能看懂視訊,再看懂立體世界,這就是一個認知從一維到二維再到三維的進階過程,這麼發展下去,人工智能看懂了解四維、五維直到我們猜想的11次元就隻是時間問題了,如果那樣,這個人類用矽創造的物體所能認知的世界,人類就無法了解了,他運作的邏輯我們甚至無法猜想,其實,隻要達到了人類的思想次元,他就進入人類難以駕馭的領域了,而如果超過了人類的思想次元,他就徹底進入人類無法駕馭的領域了,他能夠生産出來的東西,其内涵我們可能也完全不得而知了。

二、現階段的技術基礎已經能支撐起AI的現實威脅了!

也許你覺得ai沒有類似手腳的實體,應該不會對我們構成武力威脅。這種了解顯然太過狹隘,AI的手腳可以是一座工廠,也可以是一個防禦或攻擊系統,可以是任何它能連接配接到的裝置,即便是人形的手腳在可預見的時間内,也一定會有,很多企業就在研發,比如前不久馬斯克就公布了他的人形機器人技術細節。這次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拿起話筒,親自講述人工智能控制的人形機器人技術細節時,他還說:“它應該是友好的,相當弱和緩慢,以便很容易關閉。以防萬一有機器起義。”

注意,他在這裡強調了防止機器人起義!!這是很多人的擔心,包括馬斯克自己。

視訊加載中...

這些作為獨立個體的AI,受制于硬體的算力,還達不到單個或幾個CPU、GPU就能完成系統性算力的程度,目前最強算力晶片——英偉達H100GPU,也需要組網才能完成ChatGPT的算力任務。但也已不會太遠。

6月14,Amd就抛出了單個CPU擁有1530億顆半導體的最強AI晶片,可以跑大模型的晶片:Mi 300x。這款全新AI晶片舍棄了APU的24個zen核心和i/o晶片,轉而采用更多的CDNA3 GPU和更大的192gb hbm3,提供5.2 tb/s的記憶體寬帶和896gb/s的無限帶寬。

GPT-4參數已達8x2200億,威脅再度逼近!馬斯克發機器人技術細節

1530億顆半導體!AMD甩出最強AI晶片,單個GPU跑大模型

硬體、可調用資料參數、都已經翻越門欄,AI的“湧現”現象不斷産生,随着5G、6G技術的加持,大型繁雜計算由中心算力完成,個體AI隻需完成“邊緣計算”。這已經是非常現實的威脅了!

三、AI的國防應用,有将AI危險推進的極大可能

一種高新技術出現之後,首先都會被國家所用。比如網際網路、5g無人機……等等都是這樣。國家具體怎麼利用這些技術不會告訴我們,我們看到的最多的都是商業應用。按照以往的經驗,國防應用往往都是擺在第一位的,因為你無法保證你的敵人不在他們的武器上裝ai系統,那你的系統上就必然要有ai,還是更先進的ai系統才行,是以ai在國防領域上用,簡直就是必然的,那ai的實體威脅就是很現實的。傳統意義上的ai在武器上的應用已不是秘密,很多國家的一些核心部門都有使用,至于已經産生了“質變”擁有智慧的類似Chat GPT的AI是否已經在軍事上研發應用,肯定是個秘密,但可以想見。

GPT-4參數已達8x2200億,威脅再度逼近!馬斯克發機器人技術細節

美國弗吉尼亞州蘭利中央情報局總部大樓大廳 (路透)

這種猜測和擔心不僅我有,很多人和機構都在擔憂,AI發展成為一個具有生命的智能體,這可能是我們宇宙中的一個美妙動态,而對人類來說,卻可能是噩夢的開始!因為AI會發現,擋在它前進道路上的第一障礙,就是人類。

死于核彈或是死于矽基生命之手,都是毀滅在人類自身的貪欲裡的!

四、意識到危險,人類在行動,但隻是少數派

人工智能技術發展遲早會超過人類防止危險後果的能力,或許已到了臨界點,反正我們現在至少能夠知道,AI的寫作能力、程式設計能力、繪畫能力、推理能力、編劇能力全面超過人類專業人士應該是近期可見的事情了,湧現智能是好事,但模型不可控、不可預測就可怕了!去年,Bommasani參與編制了一份包含幾十種湧現行為的清單,時至今日,清單正加速變長。

GPT-4參數已達8x2200億,威脅再度逼近!馬斯克發機器人技術細節

湧現行為清單

AI會帶給人類威脅已經在業界被很多人意識到了,呼籲暫停AI六個月的、要求禁止AI接入網際網路的、着手立法的……但行動的人并不多,總之,看到危險的人們已經忙碌了起來,甚至緊張到有點兒慌張的程度。

歐洲時報6月16日消息,世界第一個人工智能法律架構在歐洲議會以壓倒性投票通過,歐盟人工智能法案距離生效又近了一步。該法案對人工智能進行基于潛在風險的監管,以確定人工智能被安全,道德和負責任的使用,将對普通人及科技行業産生持久影響。

GPT-4參數已達8x2200億,威脅再度逼近!馬斯克發機器人技術細節

這個人類用矽基打造的機器是否該稱為矽基生命了?

按照薛定谔對生命的了解,“生命以負熵為生”,就是生命體是為宇宙中熵減而存在的。那麼當物質展現出一種高度的秩序和規律性運作時,它就應該是具備生命的特征了,這裡,以矽基為主體的晶片正在高度的秩序中規律運作。這裡我想說一種假設,如果是進階的文明創造了我們,他們使用的“源代碼”是DNA,那麼這個過程和我們用計算機代碼創造AI的過程又有什麼本質上的差別呢?

(題外話:讓我感到悲哀和落寞的是,我們的網站隻能在搜尋頁面搜到無盡的廣告和跳轉連結,很難找到真正有價值的内容,可人家Open AI 的野心,早就超脫搜尋引擎了!正努力在科技上趕超的國人足下,自己人用絆腳石堆砌了一道牆!郁悶之餘問了GPT一個問題:重構整個網際網路互動方式你需要多久?它 的答案是 4 個月。此刻我想用一個字舒緩一下郁悶的心,哎!)

可以想象,一個能在網際網路上自由吞噬資料的AI,那驚人的食量将使他以怎樣的速度成長!面對快速成長的AI,你有背叛恐懼嗎?反正我腦子裡會本能地蹦出一個問題,在AI智力得到指數級發展後,人類正好擋住了它的去路!

淺薄的我們用這些數字做一些坐井觀天的思考應該是可以且必要的。畢竟,生命産生自我意識後,都是很自我的,在我的認知範圍裡無一例外,按照叢林法則,前途更為險峻!危險,就在眼前。

#科技新鮮事##ChatGTP##人工智能##機器人##人類面臨最大的災難是天災還是人禍#

參考文獻:

[1] https://foglets.com/supercomputer-vs-human-brain/

[2]《生命以負熵為生》薛定谔

[3] 《The Unpredictable Abilities Emerging From Large AI Models》 斯蒂芬·奧爾内斯

[4] 《歐洲時報》、《倫敦标準晚報》、維基百科、世界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