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某中型IT開發項目總結複盤(上)

作者:DevOps工程師老林

去年應一老朋友之邀,在他的公司裡做了一年技術顧問,從4月份開始,參與到核心客戶的二期平台改造項目,從售前方案交流、參與打标、總體設計、平台開發到最後上線,前半程作為技術側的主要負責人,後半程因為個人原因,逐漸退出,到後期平台割接上線時以核心業務的資料割接保障為主,整個項目前後斷斷續續投入将近一年時間,回顧參與的全過程,前半部分投入度和參與度都很高,對項目貢獻較大,個人成長不小,後面聚焦在一二期的資料割接方面,貢獻和收獲也都小了很多,但項目複盤很有價值,是對這段工作的總結以及個人能力提升的梳理。

某中型IT開發項目總結複盤(上)

一、項目概述

根據個人參與項目的狀況,把項目劃分為三個階段:

階段1:項目售前階段:包括項目售前方案的技術規劃、招投标方案撰寫等工作,這個階段我的角色是技術總負責人,負責組織撰寫技術解決方案、技術投标書、投标PPT等内容;

階段2:項目開發階段前期:中标後,作為項目的技術總負責人,組織内部研發團隊、外包研發團隊,配合項目經理、産品經理,對平台進行設計和開發,形成最終釋出版本,但由于個人原因,這個角色沒有完全做到位,從去年9月份開始,無法出差客戶現場,相關的現場技術管理和大部分現場技術溝通工作由另一位副總接手,我已經有意識地把重心往資料割接、運維部署等支撐性工作遷移。

階段3:項目開發階段後期及上線:去年12月開始,角色轉變為一二期資料割接總負責,1月份開始了另一份創業工作,是以就變成了配合項目經理、産品和技術負責人,根據項目進度要求,進行資料割接演練,配合需求調整割接腳本,最後負責割接上線過程中的資料遷移工作。

項目複盤會針對三個階段分别展開,并結合最後的項目成果進行對照分析,以補充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

本項目的業務是關于某個垂直領域的線上教育,用戶端包括安卓和蘋果的APP、PC用戶端,主要業務功能包括視訊學習、練習、考試、即時通訊等。二期項目在一期項目的基礎上,增加了微信小程式端,對一期營運過程中的新需求和問題進行完善,并優化一期各業務功能獨立煙囪式的架構。

二、項目售前階段複盤

1、過程回顧

主要分為兩個階段,一個階段整理平台技術解決方案,第二個階段根據客戶标書整理技術投标書。

第一個階段,公司老大作為産品牽頭人,我作為技術牽頭人,共同讨論并形成産品建議書和技術建議書。

第二個階段,撰寫投标書,由售前老大牽頭,分解業務、技術、部署、項目、測試等内容,我主要負責技術、部署等内容,并補充其他相關内容。

2、個人複盤

(1)問題教訓

  • 因為之前不直接參與售前工作,更多地是作為公司技術負責人稽核售前技術材料,是以對售前解決方案感覺很熟悉,但真的要從0到1形成完整的解決方案,就缺少了成型的模版,隻能從手頭搜集的售前方案素材庫中進行拼湊,形成一個售前方案模闆。是以在解決方案的适用性上、在成稿的效率和品質上有所欠缺,而且因為售前材料沒有經過有效整理,好幾次發現已經采用的部分内容,結果從另一份文檔中發現了更好的,于是重新調整。

後續優化措施:以這次的解決方案為藍本,摘錄各部分的标準化内容,基本上每個通用子產品有2~3個版本,以便用于不同等級的項目、不同類型的客戶等。

  • 平台的架構設計還行,但要落實到架構圖上就很有挑戰了。在第一個階段的解決方案定稿後,可能是小夥伴們不好意思說,我自己感覺架構圖太醜了!就是空白底色上,一些方框,方框的顔色搭配也很渣。還記得當時我對售前老大說,下次形成标書時,架構圖的美化就交給你了,主要是對自己的審美沒有一點信心。

後續優化措施:在第二個階段搞定了,見下一章節的“經驗積累”。

  • 檢查不夠細緻,錯别字、序号錯誤在最終稿仍有發生——如關鍵場景、軟體、模型設計的章節序号重複等;

後續優化措施:嚴格把控自己産出,至少做一輪完整的Review,不能完全留給彙總人員進行稽核。

  • 技術把控職責沒做到位,原計劃在标書開始前,對标書進行整體的規劃,确認技術标的總體架構、側重點等,以便做好全盤控制,結果沒能執行,深究原因有兩個,一個是自己偷懶了,因為覺得有售前老大牽頭,自己執行按照配置設定的工作,可以了解為逃避責任,“責任病毒”的一種表現形式;另一個原因就是逃避沖突,因為覺得如果這麼做之後,可能跟售前老大、老大以及另一個副總可能有不同的看法,容易引起沖突。

後續優化措施:還是要從整體利益出發,克服自己的私念,勇于行使自己的職責,如發現其他人的問題同樣敢于提出意見和建議,當然在方式上可以注意一些,如通過私下的交流先達成共識,避免公開場合的質疑和否定。

  • 撰寫标書時,剛開始過多地“以我為主”,參照自己的思路下筆,而忽略了标書中的評标規則,最後在PPT中才進行參照,浪費了不少的精力,做了一些反複的工作。

後續優化措施:完善售前方案撰寫的Checklist,把評标要求作為章節規劃、重點規劃的基礎。

(2)經驗積累

架構圖繪制能力的提升,這可以說是這個項目最大的收獲,因為投标材料撰寫和整合的工作量很大,原本指望售前老大幫我來優化架構圖也變得不太現實,隻能自力更生,我的做法是:以原來很醜的框圖為基礎,在百度圖檔中尋找類似的系統架構圖,根據它的方框、圖示樣式對框圖進行調整,更重要的是參考它的配色,這樣調整之後,整個架構圖一下子大變樣,變得賞心悅目起來,自己感覺應該能達到70分了,也得到了小夥伴們的認可。

回顧時最大的收獲是不能自我設限,可能你在某些方面确實沒有天賦,但是絕大部分時候還到不了拼天賦的程度,那麼通過參考、借鑒,要達到及格線以上還是有很大可能的,這時候限制自己的反而是你的心态,即“不願意”、“自認為不可能”。

3、公司複盤

(1)問題教訓

  • 沒有建立基礎的售前材料庫,很遺憾地發現,公司也沒有建立成型的招投标标準庫,跟我一樣,都需要在原來各項目的招投标材料中重新選取、修改,這也是售前老大沒時間幫我優化架構圖的主要原因。

後續優化措施:執行技術顧問的職責,建議售前在一個月以内,以這次标書為基礎,形成公司的招投标方案庫;

  • 售前标書整體進度把控不夠,如上面提到的,售前老大一開始就進行了工作分解,把商務标、技術标的内容進行拆分,老大、我、技術副總還有其他小夥伴都接到了任務,但因為大家除了寫标書之外,其實都有一些項目性的工作,是以最後是老大發現不對,快要投标了,材料還沒有定稿,親自跳下去推了一把才将将按時成稿。

後續優化措施:加強售前标書撰寫的項目化管理,必要時集中化編寫,把這一條要納入公司售前SOP或經驗庫,在下次撰寫時釋出計劃并定期通報進度,這樣管理層才能快速發現問題并共同推進解決。

(2)經驗積累

暫無

(3)對其他參與人員的建議

因涉及小夥伴們的具體情況,内部已經分享過,就不羅列在這裡了,但大家在實際項目複盤過程中,應該要進行整理并分享,否則無從展現對團隊成長的貢獻了:)

某中型IT開發項目總結複盤(上)

4、全程回顧

從項目整個過程進行回顧,對售前環節整體還是比較滿意的,最重要的當然是達成了預期目的,拿到了最高的分數成功中标,還記得在總結時,我是把最大的功勞歸于老大,因為正是他與客戶的有效溝通,才能讓我們的标書在評估結果上更有優勢,最終轉換成勝利,我們所有的産品和技術方案貢獻度隻有30%。

可以說,隻有在銷售不太給力的情況下,在投标競争激烈的情況下,售前方案的品質才能貢獻更大的百分比。

另一個比較滿意的是,在售前這個過程中,幾個老大商量下來的項目風險,基本上在後續的項目實施過程中都被一一驗證,雖然解決方案不完全是當時售前階段就想規劃好的,但至少讓小夥伴在面對這些風險、困難時不會驚慌失措,而是全力投入解決方案的尋找和實施。

對于個人來說,從頭到尾參與到這種中等規模的項目全過程,尤其是之前自己刻意忽略的售前階段,很有收獲,雖然可能自己無法把控或主導每一個環節,但對整個前期運作過程有了更加直覺和具體的認識了解,在後續面對類似的情況下,會更有信心一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