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調查|阿裡雲核心産品價格全線下調,最高降幅50%,騰訊雲、京東雲等跟進,盤點6·18降價狂潮裡的真真假假

作者:快消八談

#快消八談##雲計算##618##價格##阿裡##京東#幹前端開發的孫皓(化名)最近有點忙,他在一家腰部雲計算廠商上班,這些天主要給自家官網做促銷聚合頁設計。按進度聚合頁八成在“6·18”前後推出,但他沒把這事和這個促銷節點聯系起來,他所在的企業也極力跟雲計算價格戰撇清關系。

4月底阿裡雲核心産品價格全線下調,最高降幅50%,随後騰訊雲、京東雲等跟進,降價力度大、涉及廠商多,争議也從未停止。有雲計算客戶向北京商報記者抱怨:優惠總針對新使用者,有業内人士吐槽降價的不是高頻産品。鑒于盈利壓力、産品難以對标、遷移成本高等原因,熟悉電商價格戰套路的網際網路企業,想把已有經驗複制在toB、又多是非标品的雲計算市場并不容易也不現實。

調查|阿裡雲核心産品價格全線下調,最高降幅50%,騰訊雲、京東雲等跟進,盤點6·18降價狂潮裡的真真假假

比價難

“我們承諾,買貴就賠”,京東雲在5月下旬喊出這一口号時,讓人恍惚間回到了京東大搞圖書、3C大戰的年代。

按照規則,客戶在京東雲官網相關産品頁按需選擇産品及配置進行對比,在相同計費周期内,如高于特定雲廠商對标産品的官網清單價,京東雲将對該産品配置以和特定雲廠商對比後的最低價格進行結算。比價對象包括阿裡雲、華為雲、騰訊雲。

調查|阿裡雲核心産品價格全線下調,最高降幅50%,騰訊雲、京東雲等跟進,盤點6·18降價狂潮裡的真真假假

這三家正是在京東雲“全網大比價”活動前後,喊出降價的企業。4月26日,阿裡雲宣布核心産品價格全線下調15%-50%,存儲産品最高降幅50%。5月16日,騰訊雲和移動雲默契跟進、阿裡雲把免費試用産品增至80多款,騰訊雲的話術是“對多款核心雲産品降價,部分産品線最高降幅達40%”,移動雲對通用入門型雲主機、通用網絡優化型雲主機降價60%、雲安全中心降價50%、雲硬碟備份降價50%。近日華為雲官網首頁則總在提醒“華為雲6·18”優惠活動。

一位在大型企業負責公有雲、私有雲整體設計、選型、搭建的部門負責人楊琦(化名)告訴北京商報記者,“企業使用雲計算産品,主要有以三大産品線:計算、網絡、存儲為主,再比對相應的安全産品。但實際上,各個雲廠商在這三大産品線的基礎上,還開發出了很多PaaS(平台即服務),SaaS(軟體即服務)産品。企業在選擇公有雲産品時,起碼從現在市場和技術發展階段看,雲計算還沒有成熟到純粹拼價格的時候,因為除了可比價的産品主要功能之外,可能還有數十個附加功能以及上百種PaaS和SaaS産品也在買方的考慮名單中”。

拿阿裡雲宣布降價時列舉的存儲OSS深度冷歸檔為例。阿裡雲對象存儲OSS按單檔案每月通路次數多寡,分為标準類型、低頻通路類型、歸檔類型、冷歸檔類型、深度冷歸檔類型五種。

調查|阿裡雲核心産品價格全線下調,最高降幅50%,騰訊雲、京東雲等跟進,盤點6·18降價狂潮裡的真真假假

騰訊對象存儲COS也分為五種存儲類型:标準存儲、低頻存儲、智能分層存儲、歸檔存儲、深度歸檔存儲。華為雲對象存儲服務OBS有四種存儲類型供選擇:标準存儲、低頻通路存儲、歸檔存儲、深度歸檔存儲。京東雲對象存儲産品規格共三種:标準存儲、低頻存儲、歸檔存儲。

卡在遷移

自從頭部廠商開始降價,在一家雲計算第二梯隊負責産品的劉擎宇(化名)就開始研究這些降價的産品,“有些廠商降價的是一些冷門産品,有些拿客戶高頻在用的産品搞優惠”。

是不是冷門産品,似乎沒有定論。“比如存儲,企業用冷歸檔存儲的确稍微少一些,但不代表沒有客戶用,很難講哪個雲産品是不是熱門,但總體上降價對客戶議價是好事”,在一家傳統企業做數字化技術負責人的高強(化名)向北京商報記者。

楊琦的看法類似,且他所在的企業并不迷信低價,“大企業選公有雲服務商一般先看市場占有率,如各類排名前五名的雲服務商。接着會把主要精力放在比較雲服務商的産品和企業需求的比對度,以及雲産品功能的豐富性和穩定性上,最後再看價格”。以他多年的工作經驗,價格在最後的招标環節會起到主要作用。

“與其他标準化産品不同,雲産品和服務除了速度、儲存量等可比較的顯性因素之外,還要考慮算法、服務、安全性等其他體驗。中小企業可能隻需要網速和存儲空間,降價對它們有一定的吸引力,雲廠商可以拉到這類企業的新客戶、提升客戶留存率。但大型企業更看重雲服務商的其他隐性服務,對價格的敏感度也不一定高”,艾媒咨詢進階分析師王清霖告訴北京商報記者。

調查|阿裡雲核心産品價格全線下調,最高降幅50%,騰訊雲、京東雲等跟進,盤點6·18降價狂潮裡的真真假假

不管體量大小,雲廠商降價不能直接跟電商價格戰類比的另一個原因在于遷移。

“雲廠商的确會提供詳細的遷移流水線和操作過程,可實操時,企業技術人員和營運團隊要面臨産品重新配置,資料遷移以及可能的預料外遷移故障。對産品的重新教育訓練、人員職責可能需要重新分工、業務系統停止服務等,這都是要額外考慮和評估的成本。在業務層面,遷移後一段時間内,還要對服務可能的不穩定性做好相應的應急預案。企業體量越大,業務場景越複雜,遷移到另一朵雲需要考慮的時間和資金投入成本就越高”,楊琦詳細介紹了遷移帶來的問題。

小企業也有同樣的煩惱,北京商報記者從一家小型網站運維負責人郭琨(化名)處了解到,兩年前該網站更換雲服務商時,新服務商确實給了大力度優惠,但如果不是碰上網站本身技術更新,也不會有那次的“喜新厭舊”。

郭琨也注意到了這次雲計算降價,但“降價、免費試用主要針對新客戶,老客戶能占到的便宜不多”,他明白雲廠商的算盤,“既然遷移難,就把老客戶‘綁’在平台上,再去多拉些新客戶”。

調查|阿裡雲核心産品價格全線下調,最高降幅50%,騰訊雲、京東雲等跟進,盤點6·18降價狂潮裡的真真假假

跟不跟?

雲廠商的現實壓力擺在眼前。

根據IDC釋出的《中國公有雲服務市場(2022下半年)跟蹤》報告,2022年下半年,中國雲計算市場規模為188.4億美元,相比上半年增長24.5%,中國公有雲服務市場增長穩中有降,其中IaaS+PaaS(基礎設施即服務+平台即服務)市場2022年下半年同比增長19.0%,與2021年下半年同比增速(42.9%)相比下滑23.9的百分點,與2022年上半年同比增速30.6%相比下滑11.6個百分點,增速均有明顯放緩。

從頭部雲廠商排名的變化中也能窺見競争的白熱化。2022年下半年,阿裡雲市場佔有率從36.7%降至31.9%,排名保持第一;華為雲市場佔有率從10.8%增至12.1%,排名從第三升至第二;天翼雲市場佔有率從8.9%增至10.3%,排名從第四升至第三;騰訊雲市場佔有率從11.1%降至9.9%,跌至第四名。阿裡、百度、騰訊等網際網路廠商的雲業務營收增幅下行,營運商背景的雲廠商市場佔有率不斷擴大。

市場和排名的波動,加上大模型的火爆,讓雲廠商在2023年格外躁動,高調得似乎讓外界忘記了雲廠商普遍虧損的現狀,“技術逐漸成熟,對伺服器等基礎設施投入的減少,讓各大雲企業的投入成本和支出都有所下降,在目前相對平穩時期,降價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降價≠降利潤”,王清霖這樣認為。

調查|阿裡雲核心産品價格全線下調,最高降幅50%,騰訊雲、京東雲等跟進,盤點6·18降價狂潮裡的真真假假

也不是所有雲廠商都加入了這次降價潮。北京商報記者從青雲科技内部人士處了解到,青雲科技沒有參與價格戰的打算,但對新産品的促銷活動一直持續。負責公有雲業務的青雲科技副總裁沈鷗向北京商報記者強調,青雲公有雲走差異化路線,主要有兩個重點方向,一是算力,包括e系列雲伺服器、EHPC、GPU雲伺服器等,二是雲原生,主要針對QKE容器引擎等PaaS能力和KubeSphere Cloud 雲原生SaaS服務,“對企業使用者而言,資源價格隻是考量之一,但不是唯一考量”。

金山雲CEO鄒濤則明确表示,“從我們自己的分析結果看,友商所謂的調價并沒有實質性的意義,我們認為這可能是一種市場營銷行為,并不是實質性的降價行為,是以金山雲不會簡單、輕易地推出類似的價格政策”。

北京商報記者 魏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