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半個月到手4個億,王興有多恐怖?

作者:洛子帥看世界

半個月賺4個億是啥概念,印鈔都不帶這麼恐怖的好嗎?

在說王興之前,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們點外賣的時候,用的哪個平台?我敢說,60%的使用者,用的都是美團。那麼,今天要說的人,和美團有啥關系呢?

提起王興,可能有人不知道,但要是說美團,恐怕沒幾個人不知道。大家可能不清楚,王興,才是美團的創始人兼CEO。雷軍曾說過:“站在網際網路的風口上,豬都能起飛。”

可團購這塊業務,大家都知道是風口,也能預判将來大機率會賺錢。但是,要能起飛,靠的不僅僅隻有運氣,還有智商和巨大的财力支援。

能于千團大戰和外賣大戰中,成功厮殺出一條血路的王興,除了孤勇,還有一顆不達目的永不罷休的心。而正是他不服輸的精神,讓他半個月淨賺4個億,也讓無數投資者側目。

半個月到手4個億,王興有多恐怖?

1.

王興七十年代生人,長于富貴之家。父親王苗是一名知名企業家,擁有一家年産200萬噸的大型水泥公司。王苗原本有個不錯的家庭環境,但由于曆史原因,各方面的限制,他陰錯陽差地做了一名泥水匠。

大多數人遇到這樣的人生,早就躺平了。王苗卻不斷地尋找機會,甚至于創造機會,來改變命運。他如同一支滿弦的弓,一旦機會來臨,便毫不猶豫地射往靶心。改革開放之後,他當過包工頭,投資過礦場。最終,王苗投資了一家水泥廠,并憑此發家。

而王興,看上去其貌不揚,卻将父親的優點發揮得淋漓盡緻。從小,他就很要強,學習要比别人強。甚至于和小朋友一起玩耍,他都争着要當孩子王。不願屈于人之後,是他的一大特點。若幹年後,他憑着這腔熱血,突出重圍,殺出一條血路。這是後話,暫且不提。

王興是個妥妥的學霸,一路被保送入清華大學。他專業是無線電,可受父親影響,喜歡創業的他,對無線電毫無興趣。反而對學校裡的創業社團,非常向往。他曾參加過一項社團組織的創業大賽,主要任務就是去派送海報。

你難以想象,像這種枯燥的事情,王興都幹得很專注。他最頂峰的時候,一天發過四千份海報,創下大賽之最。畢業後,王興去美國留學。那時,大陸的網際網路技術還在起步階段。回國後,他認為打造網際網路平台,通過網際網路創業,一定能成功。

他猜中了開頭,但沒猜中結果。

半個月到手4個億,王興有多恐怖?

2.

創業之路之難,難于上青天。難是難,隻不過他沒想到,會那麼難。

王興創業之路始于2003年,一直到2011年美團誕生,曆時8年。有人曾評價王興,說他這8年來,是屢戰屢敗、屢敗屢戰。因為,無論他做什麼,無一例外都以失敗告終。這8年期間,他做了6個項目,因各種原因倒閉或放棄。

在第6次創業失敗後,受美國團購網啟發,王興決定效仿美國,在國内搞個團購網。他重新招賢納士,以寓意“美好團圓”的簡稱“美團”作為自己再次揚帆啟航的起點。對于王興來說,每一次創業的全情投入,都是對自己努力的最大肯定。

也許,王興失敗的經驗太多,他積攢了一些别人沒有的經驗與魄力。網際網路時代,人與人靠網絡連接配接,信任是才是發生交易的關鍵和基礎。平台都差不多,差别在于經營者的經營思路。

第一次團購,王興與DQ冰雪皇後合作。雙方談好使用者用29元買50元的現金券,然後可在冰雪皇後兌換冰淇淋。美團賣了1萬多張,DQ卻在官網上宣布,此活動無效。商家的操作打得王興不知所措,網際網路看重的是口碑,口碑差了,生意還怎麼做?

王興給每位買過現金券的使用者,補貼21元,湊夠了50元。僅這一個舉動,美團就淨虧三四十萬。經過這件事,美團在使用者中有了初步的印象。但怎麼在市場上站穩腳跟,再一步步地擴大經營,達到盈利的目的,時間還很長。

誰也沒想到,團購的暴風雨會來得這麼猛烈,這麼急。

半個月到手4個億,王興有多恐怖?

3.

網際網路永遠不會一家獨大,王興看好的項目,也有其他人青睐。美團上線之後,許多大平台看中了這塊市場,紛紛成立了團購網。比如:騰訊、新浪、搜狐等。大平台有錢,為搶團購使用者,砸錢動作聲勢浩大。這個平台給使用者補5塊,我就補10塊,另一家就會補到15塊。

那段時間,各大大小小的團購網,有六千餘家。這種砸錢的行為,不亞于一場戰争。有的時候,前兩天還在經營的公司,過幾天就倒閉了,因為後續資金支援不上去。而大平台有錢有底氣,看上去暫時獲得了使用者量。可補貼一停,使用者就沒了。

王興發現,單純靠補貼使用者,不停砸錢不是辦法。要在其他地方另辟蹊徑,他着手做了兩個動作。第一,美團獲得阿裡巴巴投資的5000萬美金,王興适時地公布了自己的賬戶上有6200餘萬美金,讓使用者知道美團的實力。

第二,他将投放廣告的資金,用在了改進産品和搭建系統上。王興的這種遠見和将服務前置的選項,大大推動了美團在團購平台的江湖地位。

靠燒錢存活的平台,一年過去,“傷亡”慘重,幾乎一大半以倒閉落下帷幕。

也是靠着這次的商業戰争,王興的名氣打響了。2018年,美團在港交所正式挂牌上市,當時的發行價為69港元。2020年,美團市值達到1442億,股價一路飙升到191港币;2023年,美團一季度的财報中顯示,營收高達586億,是這兩年來的首次盈利。

半個月到手4個億,王興有多恐怖?

王興常對下屬說:“要麼牛逼,要麼滾蛋。”人都是被逼出來的,若他不逼自己一把,絕對不會成就今天的他。

4.

美團做的事遠遠不止這些,除了走出硝煙彌漫的商戰,實作盈利以外。美團還做了一件意義深遠的事情,它為624萬個家庭,解決了就業,緩解了無收入人群的焦慮。這兩年,經濟形勢不太好。很多企業陸續在恢複之中,企業壓力負擔過大,勢必會裁員或者降薪。

這些員工,大都拖家帶口。出現如此大的變故,生活都成了極大困難。在這期間,美團承擔了這項社會責任,為社會貢獻就業崗位六百多萬個。2021年,美團公布的活躍騎手數量為527萬;2022年,就超過了624萬,超15%的增幅。

幾個月前美團宣布,再開放50萬個騎手、站長等配送服務的就業崗位。那麼,每單的配送費并不高,美團是依靠什麼來減少騎手的呢?有人算過一筆賬,2021年,美團的配送收入隻有542億元,成本卻有682億。

半個月到手4個億,王興有多恐怖?

也就是說,收的配送服務費比配送成本低了140億元,這些超出的部分,都需要美團倒貼。王興是怎麼做到的?王興曾在一起采訪中提到過:“每送出一單,公司要虧一塊錢。”美團不是慈善家,這種虧本的買賣為什麼還要做下去?

其實,也有人仔細研究過美團的算法。美團的一些獎勵政策,是在消費者、商家和騎手之間,形成一個巧妙的平衡。

騎手配送費太高,消費者點餐減少,商家銷量上不去,投入降低。騎手配送費太低,騎手得不到應得的報酬,餐送不出去,消費者投訴增多。

這些都是制約平台發展的機制,美團則把配送費降低,然後收取商家的服務費,再用服務費去補貼騎手的配送費,進而達到三方平衡。

半個月到手4個億,王興有多恐怖?

當然,為了讓這種關系和盈利模式中間的環節不脫離正軌,達到持續有效的經營。美團還積極地與騎手接洽,解決在工作中發生的問題。

美團走到今日,已無疑成了團購平台的老大。未來的日子還很長,王興的美團究竟能持續擴大經營到什麼程度,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作者:夕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