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作為一名普通程式員,在為為生計而奮鬥,深漂的感觸。@http://bbs.csdn.net/topics/390632368

最近老聽一首歌《骨子裡的我》,這首歌的歌詞中将生活和我們大衆的人生闡述的淋漓盡緻,确實讓人有了心觸動的感覺。這樣的人生對于我們生活奔波的我們,沒有人能逃脫,不管你能否成功,能賺多少錢,我們都必須走進去品嘗一些該經曆過的事。人生的大起大落、大悲大喜、聚散離合等種種的味道也就得以慢慢體味,這其中也包含了我們這樣一類人在外的感覺!  

     在外最多的感覺就是孤寂,一個人遊蕩在異鄉打拼奮鬥,不知道自己欲在何為,經常我們都會時而迷茫,時而清晰(朋友經常會對我說“我不知道該幹什麼,明年也不知道至于以後的路我也不知道,感覺人生沒什麼希望,很迷茫”,但我隻想說其實我何嘗不是,很多事情遇到了才随遇而安,但是前提是我們也得有目标,有所沉澱)。具體問什麼是孤寂,我真不知道,查了新華字典字面意義可以拆分為孤獨、寂寞,但這又有些模糊,因為孤獨産生了寂寞的感覺,因為寂寞是以感覺自己孤獨,說來說去,自己還是無法找到真正的答案,隻知道那種感覺還是在心頭,有種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意味,因為孤寂其實本身就是一種虛無的心境。 

     在外的感覺用一個字“累”來形容并不為過,那種累是真實的,沒有半點的虛假,那種累是身心俱備的,人累,心更累,累在了日常生活的來回奔波中,累在了社會日趨激烈的變革中,累在了情感的空白處,猛一擡頭,才發現周圍的世界還是那麼的陌生,這裡還是不屬于自己,我還是一位過客,匆匆的來,匆匆的走,猶如國中我們學的徐志摩那首詩詞: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最近的心情不是太好,工作、感覺諸事不順(感情還是空白),各方面壓力很大,因為在這座城市要麼做,要麼滾,生活節奏永遠不會讓我們歇息,總想找個人來傾訴站在大馬路邊,别人可能會以為你是個精神病患者。我不是想去逃避什麼,生活本來就是很現實的,逃避那隻是一種責任的推卸,那不是男兒本色,但有時生活的壓力會讓你有些喘不過氣來的感覺,經曆了這麼多,發現社會還是那麼的複雜,自己還是那麼的疲憊,“成就未來”還是一句口号,離自己還是那麼的遙遠,那時候種種的滋味就會一起湧上心頭,任你再怎麼堅強,也有想哭的感覺,不然華仔的那首《男人哭吧不是罪》就失去了很大一塊市場對吧?。  

    

      最近下班,總算在辦公室多待了一會(1會對于我來說就是幾個小時),總是到人走光的時候才最後一個離開。因為在心情不好的時候我喜歡,我還是喜歡塞着耳機繞着山莊走上幾圈,去後面水庫看看(雖然不能進去)。歌是那麼動人,腳步卻是那麼的沉。經常在想這是我想要的嗎?不是的,但我暫且又沒有别的去處。走進那空蕩的房間,感覺有些冷,“家徒四壁”對它而言未必過分,一張床,一張桌子和椅子,構成了這個所謂家的全部家當。夜晚站在陽台上面,看着酒紅燈綠城市,聽着外面那“刺耳”的城市夜聲,回想自己走過的漫漫人生之路,一種莫名的孤寂湧上了心頭,我不知道自己該去向誰傾訴,我想起了遠方的故鄉,至親的父母,一首《故鄉的雲》在心中唱起。  

      撥起那熟悉的号碼,傳來了父母那最真最親的聲音,父母永遠是遠在天涯的遊子心裡的溫暖港灣,父母是天底下最無私的人,不管你多大,不管你是否成功,在他們的眼裡,你永遠是他們的子女,永遠是他們的希望,也永遠是他們心頭的牽挂。握着手機卻不敢将心中的實感告之,隻能強忍着,告訴他們遠方的子女一些安好,請你們放心,也希望你們不要再過于勞累,兒女都已長大,你們身體的健康是兒女們最大的心願,勞累了大半輩子,你們也該歇歇了。放下電話,那種想哭的感覺更甚了,遠離了父母,也就失去了那最真摯最深情的避風的港灣,心中時常牽挂着他們,但為了生計,卻無法天天陪伴在他們身邊,到最後,反而在父母那鬓白的發際、深深的皺紋中又增添了一份永久的牽挂,我們無法走出父母的懷抱,無法遠離他們的關愛,隻能用那隻言片語報聲平安,好讓他們安心些許。遠離、靠近、又遠離,命中注定了兒子要去遠行,要去承受,以便将來能更好的報答你們,感謝你們!  

     打拼這麼久,總感覺自己一事無成,一無所有,每天還是那樣的忙碌着。但通過這些日子的打拼,自己也學會了很多,學會了忍受,學會了堅強,學會了接受,遇事多了一份沉穩,少了一些急躁;做事多了一份認真,少了一份沖動;做人多了一份真誠,少了一份虛假;看人多了一份思考,少了一份浮躁。在外的感覺很複雜, 遇到不順心的時候總想回家,但在家待久了又想出去,出去,回家,構成了一份複雜、沖突的心态,猶如那座《圍城》,在讀餘秋雨的《鄉關何處》時,有了同樣的感覺,原以為自己遠離了家鄉,但在外最遙望的還是自己的家鄉,即便有機會回家,但還是願意再次的遠行,永遠将自己置身于那思鄉的意境中。在外的心理是很複雜的很難了解的,但人還是願意去追尋這種複雜和嘗試這種不了解。也許是人的逆反心理吧,總喜歡給自己一點挑戰,過去了也許就變成了自己永久的财富,即便物質是匮乏的,但精神卻是充裕的。在外即便再苦再累,到最後的承受也會變得很自然。人生本來就是充滿風雨的,風雨過後的彩虹是很美,但那隻是瞬間,真正的美是在抗擊風雨的過程中,那種美才是永恒的,是以對于我來說過程比結果重要。!  

     在外的感覺不是說出來的,而是要去感受的,相信大部分人和我一樣的感觸。,雖然我無法和那些自由主義的名人相提,但我也有在外的感覺,我也是農村人,也會偶爾也會看完一本書,帶上耳機,抱着電腦用手指敲打鍵盤記錄自己的一絲心得,在外的感覺雖然渺茫,但也很有意味,如果讓我再次的選擇,我相信自己還是會選擇出來遠行,連同那份心境一起帶了出來,去走向自己人生的另一段人生,永遠追尋着! --------“男人不易,在外的人更不易。珍惜這個過程吧,如果這個坎我們邁不過去,那我們都向前走,堅決不回頭”。  夜深了才有這樣的想法,是以記錄了下來,不知道大家是否和我一樣有這樣的感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