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假如朱高熾死在朱棣之前,朱棣還會不會傳位給好聖孫朱瞻基?

作者:紅黑亂侃

朱棣的繼承人之争,是一場曠日持久的鬥争。他還沒登上皇位,就給自己挖了個大坑。

當時,朱棣在長江北岸的浦子口,被盛庸率領的朝廷大軍打得節節敗退,甚至打算北歸議和了。幸好朱高煦及時率軍趕到,讓朱棣看到了新的希望。

他拍着朱高煦的背,說了一句非常暧昧的話:好好幹,你的大哥身體不好。

在朱高煦聽來,這無異于是把将來一旦成功後的太子之位許諾給了他。大為亢奮的朱高煦,率軍和盛庸血戰,終于打退了盛庸。

最終,朱棣打進南京,登上了皇位。

這時候的朱棣,卻不想兌現承諾了。他猶豫了整整2年,終于還是為了寶貝孫子朱瞻基,而把長子朱高熾立為太子。

假如朱高熾死在朱棣之前,朱棣還會不會傳位給好聖孫朱瞻基?

受挫的朱高煦,并沒有是以放棄,一直想辦法攻擊太子,争奪皇位。這場儲位之争,長達20年,最終以朱棣和朱高熾都去世之後,朱瞻基禦駕親征打敗朱高煦告終。

其中,朱棣和朱高熾的去世時間,隻差了10個月。若不是朱棣在晚年多病的情況下非要禦駕親征,最終死于歸途,恐怕會活得比朱高熾還久。

雖說曆史已經注定,但是我們還是會想探讨,假如朱高熾真死在朱棣之前,朱棣會效仿朱元璋,立皇太孫為新任皇帝,還是會直接傳位朱高煦,避免又一場靖難?

畢竟,朱允炆前車之鑒擺在這,朱棣就算再喜歡朱瞻基,恐怕也要擔憂,他将來能不能對付朱高煦這個叔叔。

不過我認為,就算朱棣擔心朱高煦會奪位,倘若朱高熾死在他之前,他還是會選擇皇太孫。主要有以下3個理由。

假如朱高熾死在朱棣之前,朱棣還會不會傳位給好聖孫朱瞻基?

01、朱瞻基的地位

雖然同是皇太孫,朱瞻基和朱允炆卻不一樣。

朱允炆是太子去世之後,朱元璋掂量了3個月,才下定決心立的皇太孫。而一般來說,按照慣例,太子去世,應當重新立一個太子,而不是從太子的兒子裡選擇繼承人。

即便是要在太子的兒子裡選繼承人,朱允炆也顯得說服力不太夠。他原本還有一個哥哥朱雄英,是朱标原配所生的嫡長子,是朱元璋的嫡長孫。大明朝上下都知道,倘若不出意外,朱雄英就是明朝的第3代君主。

可是朱雄英卻在9歲那年夭折。而在朱雄英夭折之前,他的母親已經去世,朱允炆的母親被扶正為新任太子妃。

于是,尴尬的一幕發生了:朱允炆作為現任太子妃的兒子,算是嫡子。而他的三弟朱允熥,是朱标原配太子妃的兒子,毫無疑問也是嫡子。

繼室的嫡子,和原配的嫡子,誰的繼承權在前?

朱元璋選擇了朱允炆。或許這當中,也有朱允熥和藍玉是親戚的考慮。

随後,朱元璋大開殺戒,誅殺了藍玉,以鞏固朱允炆的地位。後世很多人都覺得,倘若藍玉不死,朱棣靖難無法成功。

假如朱高熾死在朱棣之前,朱棣還會不會傳位給好聖孫朱瞻基?

而朱瞻基,則是太子尚在人世的時候,就被立為皇太孫了。朱棣早早地隔代指定繼承人。

在整個古代的曆史上,這種情況,都非常罕見。因為太子活着的時候,就立皇太孫,風險實在太大了:倘若太子去世,皇太孫能否支棱起來?倘若太子被廢,皇太孫怎麼處理?倘若皇太孫被廢,太子豈不尴尬?

畢竟,皇太孫并不是太子嫡長子的慣常稱呼。這是要正式冊封并昭告天下的,是實打實的儲君。

朱瞻基被立為皇太孫的時候,隻有12歲。他的父親朱高熾并不讨朱棣喜歡,正在被朱棣打壓。

無論從哪個角度看,立朱瞻基為皇太孫,都沒有現實的壓力或者緊迫性,這純粹是朱棣個人意志的展現。

也就是說,從朱棣立朱瞻基為皇太孫的那一刻開始,朱棣就已經想好了:朱高熾的地位将穩如泰山,朱高煦再也沒有奪嫡的希望;即便朱高熾死在他之前,繼位的,也隻會是皇太孫朱瞻基,而不是朱高煦。

朱棣相信,朱瞻基不是朱允炆,他可以保住自己的江山。

假如朱高熾死在朱棣之前,朱棣還會不會傳位給好聖孫朱瞻基?

02、朱瞻基的能力

自從确認朱瞻基為繼承人之後,朱棣就對朱瞻基精心培養。

朱瞻基9歲那年,就以儲君之禮出閣讀書。年僅11歲,就在朱棣的指派之下,居守北京,在大臣們的輔助之下,處理日常事務。到了12歲被正式立為皇太孫,更是跟随在朱棣身邊,接受朱棣的言傳身教。

當時的朱棣正在做遷都的工作,朱瞻基也是以經常往來于南京和北京。在奔波之餘,朱棣會指令大臣帶他去體驗民間的生活,感受民生之多艱,為将來君臨天下做準備。

朱瞻基16歲的時候,朱棣把他帶上了戰場。即便是在戰時,朱棣對朱瞻基的教育,也毫不松懈,朱瞻基白天要跟着行軍,學習如何管理軍隊,晚上則在大帳裡,由學士們教導經史,可以說軍事課和文化課都不落下。

朱瞻基還切切實實地上戰場打了一仗。雖然這一仗的戰況不算理想,但是這足以讓他和其他隻會紙上談兵的皇子皇孫拉開差距。

假如朱高熾死在朱棣之前,朱棣還會不會傳位給好聖孫朱瞻基?

對于自己的教育成果,朱棣顯然很滿意。他好幾次對朱高熾說:這個孩子,将來必然是太平天子。

我們可以相信,朱棣對朱瞻基的悉心培養,尤其是冒着這麼大的風險把他帶上戰場,就是充分吸取了朱允炆不知兵的教訓。

他已經為朱瞻基将來有可能遭遇的靖難做好準備。

與此同時,朱棣也在不斷地打壓着朱高煦。他在立朱瞻基為皇太孫後不久,就以朱高煦幹了幾十件違法的事情為理由,把朱高煦囚禁起來,并揚言要把他廢為庶人。

朱高熾為朱高煦苦苦求情,于是,朱棣便削去了朱高煦的兩支護衛,并殺了他的親信,把他打發到樂安就藩去了。

按照明朝初年的規定,每個藩王有3支護衛,每支護衛從幾千到一萬餘人不等。正是因為手上有了這支強大的力量,他們才有底氣和朝廷叫闆。

在朱瞻基本人能力出衆、遠勝朱允炆,而朱高煦的能力遠不如朱棣的情況下,朱棣又大肆削減了朱高煦的支援力量。

在這此消彼長之下,朱高煦很難與朱瞻基抗衡。朱棣并不需要太擔心,他若立了朱瞻基,朱高煦會威脅到朱瞻基的地位。

假如朱高熾死在朱棣之前,朱棣還會不會傳位給好聖孫朱瞻基?

03、朱瞻基的支援者

朱瞻基是太子的嫡長子。重視嫡長子繼承制、在太子備受打壓的情況下依然堅決保護太子的文官們,自然是堅決地站在他這一邊。

而朱瞻基從小跟在朱棣身邊,還上過戰場,在武将和勳貴中,也有着不少的支援者。

而朱棣早早地冊立皇太孫,又把朱高煦趕去了樂安,這一切都是在向朝堂們傳遞一個信号:皇太孫才是明朝的正統,聰明的人,不要和朱高煦牽扯太深。

事實證明,朱高煦引以為豪的靖難從軍經曆,并沒有幫助他赢得太多的支援者。就連靖難功臣張玉的兒子,當時朱棣最為倚重的大将張輔,也是堅決地站在朱瞻基這一邊,拒絕了朱高煦的拉攏。

可以說,幾乎滿朝文武,都站在朱瞻基的這一邊。就算朱棣想要廢朱瞻基而立朱高煦,恐怕也要掂量掂量,朱高煦有沒有能力保住皇位呢。

假如朱高熾死在朱棣之前,朱棣還會不會傳位給好聖孫朱瞻基?

04、寫在最後

無論是朱棣早早立皇太孫保障朱瞻基地位、并刻意打壓朱高煦的心态,還是朱瞻基與朱高煦的能力和實力對比,我們都很難找到朱棣會廢了朱瞻基,傳位給朱高煦的可能性。

不過,曆史終究沒給朱棣這麼大的考驗。朱高熾雖然身體不好,胖得連馬都騎不上,卻還堅挺地活過了朱棣,壽命比他那從小健康的兒子都長。

是以,朱高煦這微弱的希望,也破滅了。他隻能看着大哥和侄兒,先後登上皇位,而他依然是一個小小的漢王。

不甘心的朱高煦,最終在朱瞻基登基之後,選擇造反。他希望,自己能夠重演朱棣靖難的成功。

但是朱瞻基畢竟不是朱允炆。他禦駕親征,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拿下了朱高煦,成為了最終的勝利者。

畢竟,在整個古代,藩王從封地造反,并成功登基的,也唯有朱棣一人而已。

不是誰都有朱棣的能力和運氣,能夠奪得皇位的。

你說是不是呢?

假如朱高熾死在朱棣之前,朱棣還會不會傳位給好聖孫朱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