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鐵罐、竹罐、陶罐、玻璃罐、紫砂罐,儲存茶葉選什麼罐子比較好?

作者:小陳茶事
鐵罐、竹罐、陶罐、玻璃罐、紫砂罐,儲存茶葉選什麼罐子比較好?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于頭條号: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收到一則存茶求助。

“月初熟人寄了一斤今年的高等級白牡丹散茶,抓了一些放在帶有橡膠圈的小玻璃罐裡友善平時喝,其餘的還是原箱密封儲存。隔了不到半個月,發現那款白牡丹的香氣淡了,聞不出任何花香,趕緊打開大箱去聞,幹茶香氣還很足,請問這是跑氣嗎?明明那個玻璃罐很密封啊,打開時老費勁了。”

其實,剛聽到玻璃罐存茶時,就已經察覺不妙。

日常短期存茶,玻璃罐并不是良選。

哪怕這個玻璃罐看着再精緻、好看,花紋有個性。

哪怕這個玻璃罐子,罐口專門加上了一圈橡膠圈,密封性很強,每次打開取茶時都要費一番力氣。

光是沖着“不避光”這點,就已經斷了玻璃罐存茶的後路。

鐵罐、竹罐、陶罐、玻璃罐、紫砂罐,儲存茶葉選什麼罐子比較好?

不管是什麼茶,都離不開避光儲存。

不然,容易發生“光氧化”,導緻變質。

葉片内部的葉綠素,受到光線侵蝕,逐漸轉變褪色,色澤逐漸暗沉。

茶葉内部的芳香物質,隔空受到強烈光照影響,逐漸分解流失,造成香氣寡淡乏味。

等到最後,哪怕罐子内部的茶葉依舊處于嚴嚴實實的密封狀态。

在沒有跑氣的前提下,大量茶香也會憑空消失不見。

居家日常存茶,選對适合的存茶罐,方能完美保留好茶的色、香、味。

玻璃罐、紫砂罐、陶瓷罐、鐵罐、竹罐等,做出正确選擇,才不會白白遭受存茶損失。

鐵罐、竹罐、陶罐、玻璃罐、紫砂罐,儲存茶葉選什麼罐子比較好?

《2》

一、玻璃罐存茶,不做推薦。

玻璃罐存茶,有不少硬傷。

最最最明顯的弊端,在于不避光。

除此外,玻璃罐的隔熱性能,也不出色。

不避光+不隔熱,這兩大緻命硬傷,分分鐘會摧毀一款好茶。

存茶不避光,會導緻好茶變色、變味、變質。

不論從哪個角度看,都不可取。

鐵罐、竹罐、陶罐、玻璃罐、紫砂罐,儲存茶葉選什麼罐子比較好?

之前身邊有位朋友,他很早就開始接觸白茶了,早年間也囤下了不少老茶。

有一次在他那喝茶時,他領着我們去參觀他的存貨。

其中有一罐年份比較老的白毫銀針,是2008年的老茶。

年份真實,但可惜被存壞了。

那份裝在玻璃罐内的2008福鼎高山銀針,已經呈現出紅鏽色。

打開一聞,一股悶悶的巧克力味。

因為沒有“避光存”,那份十多年陳的老銀針,芽身顔色發暗轉色,内在茶味受損嚴重。

對比起近些年的白毫銀針行情,這罐起碼還剩了七兩、八兩的老銀針,如果沒有出現存茶意外,價值能比當初翻好幾倍。

好不容易留到現在,卻徹底變質變味,這樣的結局實在太遺憾。

鐵罐、竹罐、陶罐、玻璃罐、紫砂罐,儲存茶葉選什麼罐子比較好?

《3》

二、紫砂罐存茶,不做推薦。

紫砂的材質很特殊,透氣性強。

選用特定紫砂泥料,并且在沒有上釉的前提下燒制而成。

因為泥料特别、沒有釉面保護,燒制溫度不如陶瓷制品高。

使得紫砂罐的内部,保留不少透氣的氣孔。

用帶有“透氣”屬性的紫砂罐存茶,遲早會讓好茶的香氣統統飄散。

若不信,可以自行做個簡單對比。

鐵罐、竹罐、陶罐、玻璃罐、紫砂罐,儲存茶葉選什麼罐子比較好?

趁着新茶上市,先買幾款花香馥郁的高山白茶、輕火岩茶、花香小種紅茶等。

随後,分組進行實驗參照。

取出部分幹茶,放入紫砂罐内儲存。

超過一個月再去打開,對比原箱密封儲存的同款茶,紫砂罐内的茶香會減弱大半。

除了茶香受損外,更讓人沒法接受的是,紫砂罐存茶容易導緻受潮。

因紫砂的透氣性強大,不僅好茶自身的馥郁茶香會往外飄散,外界空氣的水汽、雜味也會趁機而入。

一旦受潮串味,就徹底不能再喝。

鐵罐、竹罐、陶罐、玻璃罐、紫砂罐,儲存茶葉選什麼罐子比較好?

《4》

三、陶瓷罐存茶,謹慎選擇。

和紫砂罐相比,陶瓷罐材質本身的密封性會更出色。

因為陶瓷燒成的溫度更高,燒結出來的質地更緊密結實。

同時,陶瓷在入窯燒制之前,還有經曆了上釉。

上釉之後,最終燒出來的成品,擁有專門的釉面保護層。

外界的水汽、雜味、異味等,很難輕易滲透入内。

不過在接下來,希望大家弄明白這一句相對拗口的話。

陶瓷罐的材料密封性能好,不代表陶瓷罐内的空間相對密閉,這是兩回事。

鐵罐、竹罐、陶罐、玻璃罐、紫砂罐,儲存茶葉選什麼罐子比較好?

因為陶瓷是易碎品,一旦磕碰,立馬碎裂。

是以,罐口處很難增加彈力措施,確定100%嚴實密封。

即便像開篇的玻璃罐那樣,往蓋子加上橡膠圈,利用彈性來實作合蓋密封。

用久之後,随着多次開蓋取茶,蓋子上的塑膠橡膠自然老化磨損。

彈性下降會導緻合蓋之後,罐口處留有一絲難以合攏的縫隙。

這時将茶葉存放入内,并不是那麼穩妥。

除非能參考古人的釀酒方法,用幹荷葉将蓋子緊緊封住後,外層再黏上一層黃泥土徹底封口。

但這種釀酒密封的法子,運用在存茶方面,不利于日常存茶。

鐵罐、竹罐、陶罐、玻璃罐、紫砂罐,儲存茶葉選什麼罐子比較好?

《5》

四、鐵罐存茶,基礎實用。

由于罐口密封難,但凡是易碎材質的罐子(包括陶瓷罐、玻璃罐、紫砂罐等),存茶方面都不是那麼可靠。

相比下,現代生活存茶,用鐵罐會更友善實用。

鐵的密封性出色,延展性良好。

鐵罐在合蓋時,蓋子與碗口之間能利用鐵制品的天然彈性,實作完美密封。

為了保險起見,還可以選“雙層密封”的鐵罐。

合蓋時,先套上最内層。

然後,還要給鐵罐套上最後的“帽子”。

鐵罐、竹罐、陶罐、玻璃罐、紫砂罐,儲存茶葉選什麼罐子比較好?

雙管齊下,實作避光、密封、防潮、防異味的存茶所需。

不過,這還沒有結束。

為了多添一層保障,采用鐵罐存茶時,不建議直接“裸罐裝茶”。

最好是提前在罐子内,加上一層食品級塑膠袋。

随後,打開大箱包裝的散茶,輕輕抓出部分幹茶,适量分裝進入鐵罐。

分裝結束,另外找一個密封夾,合攏袋口。

憑借食品袋密封+合蓋密封+外層蓋子密封,多層防護措施下,更能預防好茶存壞變味。

鐵罐、竹罐、陶罐、玻璃罐、紫砂罐,儲存茶葉選什麼罐子比較好?

《6》

五、竹罐存茶,不做推薦。

市面上的茶葉罐,材質五花八門,琳琅滿目。

除了上述舉例提到的典型代表外,還有包括天然竹木材質制成的罐子。

但這種竹罐、木罐存茶,弊端很明顯。

即,它們的天然竹木氣息,會幹擾茶香原味。

采用天然竹筒、竹纖維為原料,固然環保。

但采用竹罐存茶,免不了要經過提前加工。

打磨、抛光、刷上漆料,做足防腐措施。

鐵罐、竹罐、陶罐、玻璃罐、紫砂罐,儲存茶葉選什麼罐子比較好?

一番操作下來,最終制成的竹木類茶葉罐美則美矣,但湊近聞難免會帶有雜味。

從中聞到竹子類的天然清香,還算好事。

最怕聞出膠水味、清漆味,怪異刺激難聞。

用這樣的罐子去存茶,肯定沒有好處。

另外,如果不做任何加工處理,直接用純天然的竹木罐子存茶。

且不說,竹制品的防潮屬性有限。

遇上陰雨潮濕天氣,竹制品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罐底容易發黴變質。

更何談充當盡職盡責的保衛,妥當存茶呢?

鐵罐、竹罐、陶罐、玻璃罐、紫砂罐,儲存茶葉選什麼罐子比較好?

《7》

居家存茶在挑選茶葉罐時,從多年經驗看,選金屬茶葉罐更好。

最常見的鐵罐,已經足夠滿足短期存茶所需。

有條件的話,也可選擇不鏽鋼材質、或者是錫罐等。

相比之下,但凡是易碎材質的罐子,出于密封防潮所需,一概不做推薦。

包括玻璃罐、紫砂罐、陶瓷罐、粗陶罐等。

這些精美的茶葉罐,看似古樸美觀,但存茶存在硬傷。

存茶罐,是實用器皿,并非裝飾擺件。

能夠為好茶遮風擋雨,提供安全舒适的存茶環境,才是實用選擇。

除此之外,一切都是浮雲!

更多關于茶葉儲存的知識

夏天存白茶,别管散茶、餅茶、新茶、老茶,這麼存就對了

從存茶包裝、存茶環境,再到存茶時的禁忌,存白茶,看緊這些小事

透氣醒茶、密封存茶、曬茶去潮,儲存白茶的4點細節,是對是錯?

參照茶葉店的存茶做法,能把茶存好?一次性披露三種錯誤存茶方法

聽說存老白茶,普洱茶,南方存茶轉化快,北方存茶品質好?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