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國教到清教運動:英國漫長的宗教改革,對社會起到怎樣的作用?

作者:焉子看世界

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一下“關注”,友善您進行讨論和分享的同時,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援~

文|焉子看世界

編輯|焉子看世界

前言

清教徒運動在 17 世紀初的英國興起,成為一支重要的力量,對社會的各個方面都産生了深遠的影響。植根于新教改革并受到對英格蘭教會不滿的推動,清教徒尋求改革和淨化宗教習俗。

從國教到清教運動:英國漫長的宗教改革,對社會起到怎樣的作用?

清教主義在英格蘭的興起可以歸因于宗教氣候和對英格蘭教會的不滿。試圖在天主教和新教之間找到中間立場的伊麗莎白時代殖民地對清教徒的理想提出了挑戰。

然而,正是在詹姆斯一世統治期間,清教徒面臨越來越多的反對。詹姆斯一世召集的 1604 年漢普頓宮廷會議導緻對清教徒的讓步有限,但對清教徒運動的态度也變得強硬起來。

清教徒的主要思想是什麼?對後來的宗教改革起到了怎樣的作用?

從國教到清教運動:英國漫長的宗教改革,對社會起到怎樣的作用?

清教運動的起源

始于 16 世紀的新教改革挑戰了羅馬天主教會的權威和做法。改革者試圖回歸他們認為是聖經中基督教的純潔教義。馬丁路德和約翰加爾文等關鍵人物上司了改革,主張回歸聖經作為最終權威,并拒絕某些天主教教義和做法。

在英格蘭,新教改革采取了一種獨特的形式。亨利八世國王與天主教會決裂,并在他的上司下建立了英格蘭教會,這被稱為英國宗教改革,标志着一個重要的轉折點。然而,盡管與羅馬分離,英格蘭教會仍然保留了許多天主教傳統和習俗,這給尋求進一步改革的人留下了異議和不滿的空間。

從國教到清教運動:英國漫長的宗教改革,對社會起到怎樣的作用?

這種對英格蘭教會的不滿是清教運動興起的主要推動力之一。清教徒認為英格蘭教會在清除天主教影響方面做得還不夠,并呼籲進行更徹底的改革。他們試圖通過去除他們認為是天主教殘餘的東西來“淨化”教會,例如法衣、精心制作的儀式和等級結構。

加爾文主義強調個人的虔誠和嚴格遵守聖經的教導,對清教徒産生了重大影響。約翰·加爾文的神學體系,被稱為加爾文主義或改革宗神學,強調上帝的主權、人類的完全堕落和預定的概念。這些想法引起了清教徒的共鳴,他們接受了加爾文主義神學并将其融入到他們的宗教實踐中。

從國教到清教運動:英國漫長的宗教改革,對社會起到怎樣的作用?

個人虔誠是清教徒運動的核心信條。清教徒相信按照上帝的誡命過聖潔和公義生活的重要性。他們強調個人皈依的必要性和追求精神成長的必要性。清教徒将自己視為“被選中的人”,即選民,他們注定要通過上帝的恩典得到救贖。

清教徒對個人虔誠的承諾超越了教堂的圍牆。他們尋求建立敬虔的社群,并認為自己對社會的道德和精神福祉負有責任。清教徒牧師在塑造會衆的行為和價值觀、鼓勵嚴格遵守道德準則以及促進紀律和自我控制方面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從國教到清教運動:英國漫長的宗教改革,對社會起到怎樣的作用?

清教徒的主要人物和信仰

首先,法國神學家約翰·加爾文對清教神學的發展産生了深遠的影響。他的教義在他的著作《基督教要義》中有所概述,強調了上帝的主權、人類的全然堕落以及宿命論的概念。加爾文對聖經絕對權威的信仰是清教徒神學的基石。清教徒視聖經為真理和指引的最終來源,他們強調在生活的各個方面研究和應用聖經。

蘇格蘭牧師兼神學家約翰·諾克斯是清教運動中的另一位重要人物。他在建立長老會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長老會是一種強調長老和當地會衆權威的教會政府形式。諾克斯的影響力超越了蘇格蘭,因為他的思想和著作影響了英格蘭的許多清教徒領袖。他對純潔崇拜和教會自治的承諾與清教徒的核心原則産生共鳴。

從國教到清教運動:英國漫長的宗教改革,對社會起到怎樣的作用?

英國學者和神學家威廉·丁道爾通過将聖經翻譯成英文,為清教徒運動做出了重大貢獻。丁道爾的譯本完成于 16 世紀初,使普通群眾能夠接觸到聖經,并有助于培養以聖經為中心的敬拜和個人奉獻的文化。他的翻譯對英國宗教認同的發展産生了深遠的影響,并對新教的傳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清教徒運動的核心信仰和原則可以概括為三個關鍵方面。首先,清教徒堅信聖經的權威。他們強調在信仰和實踐的所有問題上解釋和應用聖經的重要性,拒絕任何沒有得到上帝聖言明确支援的教義或實踐。這種對聖經權威的承諾使他們有别于當時的其他宗教團體。

其次,預定論和選民的概念是清教徒神學的核心。清教徒相信上帝的主權,并教導說上帝在世界創立之前就已經預定了個人的救贖或詛咒。這種預定論引起了很多神學辯論,并且是清教徒的安慰和保證之源,他們相信自己是選民的一部分,被上帝揀選得救贖。

從國教到清教運動:英國漫長的宗教改革,對社會起到怎樣的作用?

清教主義在英格蘭的興起

伊麗莎白一世在位期間頒布的伊麗莎白時代協定旨在在英格蘭的天主教和新教派系之間建立宗教妥協。雖然它鞏固了與羅馬的決裂并重申了新教的原則,但它也保留了天主教儀式和治理的某些要素。

這一解決方案對清教徒提出了挑戰,他們将這些天主教殘餘視為真正改革教會的障礙。清教徒尋求更徹底地清除天主教的影響,例如使用精緻的法衣和教會的等級結構。

1603 年詹姆斯一世登上英國王位,為清教徒帶來了一個新時代。最初,清教徒們希望在蘇格蘭長老會長大的詹姆斯會同情他們的事業。然而,他們的期望很快就破滅了。詹姆斯一世堅信君權神授,力求對宗教事務保持高度控制。他認為來自既定教會的任何異議都是對他權威的威脅。

從國教到清教運動:英國漫長的宗教改革,對社會起到怎樣的作用?

詹姆斯一世對清教徒的政策以鎮壓和有限讓步相結合為特點。雖然他贊成與既定教會保持一緻并對不守規矩的人采取嚴厲措施,但他也認識到團結的必要性,并試圖解決清教徒提出的一些擔憂。

1604 年,他召集了主教、神學家和清教徒代表參加的漢普頓宮會議,讨論教會内部的問題。然而,這次會議并沒有帶來重大改革,反而進一步鞏固了英格蘭教會的等級結構和禮儀慣例。

漢普頓宮會議對清教運動産生了深遠的影響。由約翰雷諾茲上司的清教徒代表向國王送出了千年請願書,其中概述了他們的不滿并呼籲進行改革。然而,詹姆斯一世拒絕了他們的大部分提議,導緻清教徒的幻想破滅。這次會議進一步分化了清教徒和國教之間的關系,因為很明顯,他們要求進行更大改革的要求不會得到滿足。

從國教到清教運動:英國漫長的宗教改革,對社會起到怎樣的作用?

清教主義和政治激進主義

17 世紀英國的清教主義并不僅僅局限于宗教事務;它還對當時的政治格局産生了重大影響。本文将探讨清教徒對政治的參與、清教徒在英國内戰中的作用,以及清教徒對英聯邦和保護國建立的影響。這些方面都表明這一時期清教主義與政治激進主義的深度糾纏。

清教徒積極參與政治,尋求通過政治手段推進他們的宗教和社會理想。許多清教徒領袖,被稱為虔誠的地方法官,在當地社群擔任權威職務,擔任治安法官或議會議員。他們利用這些職位來倡導符合他們清教徒信仰的改革,例如更嚴格的道德準則和抑制惡習。清教徒也以強調社會福利、支援減輕貧困和促進教育的措施而聞名。

從國教到清教運動:英國漫長的宗教改革,對社會起到怎樣的作用?

清教主義在英國内戰中的作用怎麼強調都不為過。這場從 1642 年持續到 1651 年的沖突主要是由政治和宗教緊張局勢引起的。清教徒在沖突的雙方都發揮了重要作用,許多人與議會結盟反對查理一世國王的保皇黨勢力。奧利弗克倫威爾和約翰皮姆等清教徒上司人成為議會勢力中的關鍵人物。他們将沖突視為建立基于清教徒原則的敬虔社會的機會。

議會軍隊中的清教徒士兵以紀律嚴明、虔誠和熱情着稱。他們相信他們是在為正義的事業而戰,反對威脅他們宗教自由的暴虐國王。英國内戰不僅是争奪公權力的鬥争,也是互相競争的宗教願景的沖突。清教徒試圖捍衛和促進他們的改革教會版本,以反對英格蘭教會的腐敗和濫用職權。

從國教到清教運動:英國漫長的宗教改革,對社會起到怎樣的作用?

1649 年查理一世國王被處決後,英格蘭成為清教徒主導的議會上司下的共和國。這一時期被稱為英聯邦,旨在建立一個基于清教徒原則的敬虔社會。清教徒在實施道德改革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例如關閉劇院、取締賭博和提倡遵守安息日。

著名的清教徒領袖奧利弗·克倫威爾成為英聯邦時期的主導人物。作為護國公,他行使了相當大的權力,并力求按照他的清教徒信念進行統治。克倫威爾在一定程度上實行宗教寬容,允許各個新教團體自由信仰宗教。然而,他也對天主教和英國國教施加了限制,這被視為對清教徒願景的威脅。

從國教到清教運動:英國漫長的宗教改革,對社會起到怎樣的作用?

清教主義與社會

清教徒非常重視閱讀和了解聖經的能力,因為他們相信所有人都應該直接接觸到上帝的話語。是以,清教徒社群的特點是對教育的堅定承諾。他們建立學校和教育機構,以確定兒童能夠接受适當的宗教和世俗教育。著名的清教徒名言“在本質上是團結,在非本質上是自由,在所有事情上都是慈善”,反映了他們對神學知識和文化的重要性的信念。

清教徒緻力于教育的一個顯着例子是 1636 年哈佛學院的建立,旨在提供深深植根于清教徒價值觀的教育。清教徒認識到教育與個人道德發展之間的聯系,認為受過良好教育和道德高尚的社會對于推進他們的宗教理想至關重要。

清教徒高度重視家庭機關,并将其視為敬虔社會的基礎。他們強調婚姻、忠誠和正确撫養孩子的重要性。清教徒家庭的特點是紀律嚴明,父母負責灌輸宗教價值觀并教導孩子過正義的生活。

從國教到清教運動:英國漫長的宗教改革,對社會起到怎樣的作用?

清教徒的信仰也塑造了家庭中的性别角色。雖然男性在家庭和更大的社會中都掌握着主要權威,但女性在維持家庭的道德和精神福祉方面發揮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她們被期望服從她們的丈夫,緻力于照顧她們的孩子和管理家庭。然而,清教徒婦女也因其虔誠而受到重視,并在家庭範圍内獲得一定程度的影響。

許多清教徒尋求宗教自由和建立基于他們信仰的社群的地方,進而建立了普利茅斯和馬薩諸塞灣等殖民地。這些殖民地成為清教徒的據點,而教會是社群生活的中心。

從國教到清教運動:英國漫長的宗教改革,對社會起到怎樣的作用?

新大陸殖民地的清教徒旨在建立一個“山上之城”,一個可以作為其他人效仿的榜樣的模範社會。他們優先考慮宗教秩序和嚴格的道德紀律。清教徒信仰的影響在制定與其宗教原則相一緻的法律方面顯而易見,例如遵守安息日和禁止被視為有罪或不道德的活動。

新世界的清教徒社群也非常重視職業道德和追求經濟繁榮。他們相信世俗事業的成功是上帝恩寵的标志,并将經濟增長視為支援其宗教使命的一種手段。植根于節儉、勤奮和責任感的清教徒職業道德為殖民地的經濟發展做出了貢獻,并影響了更廣泛的美國精神。

從國教到清教運動:英國漫長的宗教改革,對社會起到怎樣的作用?

尾聲

清教徒受到約翰·加爾文、約翰·諾克斯和威廉·廷代爾等著名領袖的指導,他們在塑造運動的信仰和實踐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他們強調聖經的權威是神聖指引的唯一來源,并非常重視個人的虔誠、聖潔和追求美德的生活。

清教徒的影響超出了宗教事務。他們積極參政,尋求通過政治手段推進自己的理想。清教徒卷入英國内戰表明他們決心建立一個敬虔的社會,并捍衛他們的宗教自由,反對英格蘭教會和君主制的腐敗。奧利弗·克倫威爾和約翰·皮姆等清教徒領袖在塑造沖突以及随後建立英聯邦和保護國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

從國教到清教運動:英國漫長的宗教改革,對社會起到怎樣的作用?

參考文獻:

17世紀早期英國清教運動的興起及影響 邵政達 宗教與美國社會 2021

英國清教運動衰亡原因探微 邵政達; 姜守明 學海 2016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