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猩紅熱近期再襲香港 醫生建議兒童接種相關疫苗

據香港媒體報道,猩紅熱最近襲擊了香港,10歲以下的兒童風險最高。過去四個星期,衛生防護中心在學校或幼兒中心共接獲10宗疫情,今年首11個月共錄得1946宗個案,較去年同期大幅上升56%,其中兩間被送往重症監護病房。香港醫學會表示,如果他們同時患上流感或水痘,猩紅熱可能會更緻命。雖然沒有針對猩紅熱的疫苗,但流感或水痘注射可以幫助減輕其嚴重程度和後遺症。

衛生防護中心昨日表示,過去四周共報告267宗個案,有10間醫院受影響,涉及六所國小、四間幼稚園或幼兒中心。在今年前11個月報告的1946例猩紅熱病例中,年齡在兩個月至43歲之間的患者中有96%是10歲以下的兒童,其中大多數病情較輕,36%需要住院治療,包括兩例需要重症監護的病例,迄今為止沒有死亡。

感冒等症狀很容易被忽視

衛生防護中心表示,今年猩紅熱病例的整體流行病學和臨床症狀與往年相似,沒有證據表明A鍊球菌最近發生了基因突變,導緻猩紅熱。醫學會表示,與過去幾年一樣,絕大多數受影響者是10歲以下的兒童,并敦促公衆特别注意幼兒和學齡兒童的個人衛生,包括在觸摸口鼻前洗手,保持室内空氣流通,在高發病期間避免擁擠的地方,以防止感染。

兒科醫生兼醫學會董事會成員唐吉生博士說,最近的天氣變化,耐藥性差和季節性流感導緻猩紅熱病例上升,預計從本月到下個月,感染率将繼續上升。猩紅熱是由鍊球菌A引起的細菌感染,潛伏期為一到三天,感冒等症狀,包括發燒,喉嚨痛,身體和頸部出現紅疹,特别是低燒,很容易被父母忽視。

唐繼生表示,如果猩紅熱患者同時患上水痘或流感,病情惡化,病情更嚴重,更容易死亡。他特别提醒家長,患病兒童必須按照醫生的訓示,接受10天的抗生素療程。猩紅熱的治療應及早,使用适當的抗生素和劑量,如果延遲治療,細菌進入心髒或腎髒,可導緻并發症,嚴重甚至風濕病心髒病,急性腎炎等病症。

兩名兒童同時死于水痘

據醫學會副會長兼兒科醫生陳義成博士說,2011年香港有兩名兒童死于水痘,2014年之前出生的兒童沒有獲得水痘疫苗接種的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