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衡陽保衛戰後,日本人說:方先覺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軍事家

作者:曆史客棧

曆史客棧昨日介紹常德防衛戰,剩餘率8000隻虎,頑強抵抗日軍10萬餘人,打華軍血!

日軍占領常德後,再将目光投向衡陽,結果遭遇了更加頑強的抵抗,原本準備傳回長沙的第10軍,成為衡陽的精神支柱,與軍長方賢,也打出了慘烈的戰争。

衡陽保衛戰後,日本人說:方先覺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軍事家

方賢璇是土生土長的江蘇省蕭縣(今安徽),畢業于黃埔軍校三期,全面抗日戰争爆發後,率領本部參加了上海之戰、徐州戰争、武漢戰争、南昌戰争、長沙戰争等,可謂百戰, 這場戰争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當時,湖南衡陽不僅稅躍升至全國第三位,而且從武漢、長沙遷徙到軍工廠,水陸交通發達,被譽為"小上海",可以說是喉嚨的地方,戰略地位極其重要。方某首先對衡陽的重心有了充分的了解,于是投身于鎮守望衡陽的戰鬥。

日軍對于衡陽的部隊部署,比常德更重,不僅投入了關東軍的精銳,還在後續調了兩個機械化師,野心必須得到。

戰鬥開始的第一個地方是衡陽城外的武桂嶺,日軍派出炮兵和飛機進行炮擊,有一次,一枚炮彈落在我軍指揮所前方,幸好沒有爆炸,第10軍參謀長提議指揮所撤退到更安全的地方,但方憲賢揮了揮手, 說:"不能撤退,我們要與陣地共存。"

衡陽防戰,泣鬼,日本關東軍精銳進入其中,很難完成作戰目标,當日本人威脅要"三天攻打衡陽"時,但打得越難,日軍的兵力從最初的幾萬人降到了21萬人,甚至機械化師也轉了過來,但衡陽市的第一感覺還是沒有動靜。

衡陽保衛戰後,日本人說:方先覺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軍事家

一開始,上級估計衡陽可以守衛長達七天,蔣介石還發電說:"你隻要堅持到衡陽兩周,就算完成了任務。"不過,方某的第一感覺,足以堅持47天,也是抗日戰争時期最長、傷亡人數最多的城防戰。

1944年8月2日,日軍開始第三次總攻,共派出11萬人,方手隻有7000多人,其中6000多人受傷。然而,每當日軍進攻一個地方時,他們都遭受了重大的損失和傷亡。

衡陽第一次世界大戰,讓日本人迷惑了半個世紀,1994年,參加衡陽戰争的日本老兵訪華時,曾問過方的先見之明的下屬:"衡陽的張家山,武桂嶺那些高地為什麼這麼難攻?""

第10軍老兵們輕蔑地笑了笑,回答說:"你去問問方顯賢将軍!"

衡陽防戰最慘的時候,有人向方賢賢提出:"軍長,突圍,現在為時已晚!方認真道:"不能突破,如果我們走了,那受傷的兵呢?老百姓呢?日本惡魔不遵守國際慣例,他們會屠殺這座城市!"

最後,為了保護城裡的老百姓和傷兵不被屠殺,方做了一個決定:投降。

衡陽保衛戰後,日本人說:方先覺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軍事家

經過這幾天的戰鬥,日本人也對對方感到非常尊重,同意了他的投降條件,絕不殺城裡的人和傷兵,并說:"第10軍是世界上最英勇的軍隊,方憲賢将軍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軍隊。"

後來,方某第一次意識到日本人沒有注意,逃回重慶。

當他回到重慶時,《大公報》發表了一篇社論:"47天戰鬥的英雄衡陽,方賢軍,回來了!我們忍不住向指揮官歡呼:"我們的英雄回來了!我們的抵抗精神又回來了!'"

按理說,方的先見之明的投降是要受到懲罰的,但蔣介石也認為自己是有道理的,不僅沒有懲罰他,還給了他一枚藍天日勳章,以表彰他在衡陽防衛戰争中的偉大功績。

然而,晚年,方某的先發制人投降被一些人阻撓,他的職位被撤職,待遇不複存在,生活十分艱難,房子裡甚至擠滿了老鼠。

1983年3月3日,方某突發腦血栓去世,享年80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