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臘月二十三為什麼被稱為小年?

臘月二十三,俗稱“小年”。民間的風俗是“辭竈”。就是将竈台前的“竈王”年畫揭下來燒掉,換上新的“竈王”,并寫上對聯:“上天言好事,下地降吉祥”等等。人們總在這天晚上吃餃子,放鞭炮,過“小年”。[@more@] “小年”與竈王有直接的關系。據傳說,“竈王”原是浪蕩公子張萬倉,外号張臘月,娶了個媳婦,名叫郭丁香。這個丁香非常賢惠,自嫁給張臘月後,起早睡晚,收幹曬濕,辛勤持家,幾年功夫家業就興旺起來,騾馬成群,瓦舍百間,張臘月闊了,多虧娶了個勤勞的丁香。

  張臘月看到家業越來越大,成了富戶,不想想是怎麼得來的,看着丁香沒有年輕時俊了,就産生了喜新厭舊的思想,冬日活也不幹,一心想把郭丁香休掉,找個漂亮的年輕媳婦。他整天虐待丁香,把丁香休出家門後,又娶個财主的女兒李海棠。這李海棠好吃懶做,整日和張生花天酒地,不操持家務。幾年功夫,家業敗盡,漸漸地窮了,連房屋加土地都賣淨,連飯也吃不上了,李海棠也不跟張生了。

  俗話說:休了前妻沒飯吃,有一年的臘月二十三,張臘月要飯要到一家門口,一個做活的給他盛了一碗湯喝了。張臘月說:“這湯真好喝,再給一碗喝吧。”做活的又盛了一碗給他喝了。喝完兩碗湯,看看天色不早了,就說:“天不早了,給你家主人說一聲,能讓我在您家鍋屋裡住一夜嗎?”做活的說:“行。”就把張臘月領到家裡,在鍋屋裡住下。張臘月說還餓,還想喝碗湯,做活的又給他盛了一碗,張生喝完說:“你東家心眼真好,你回報一聲,我想見見他。”家人說:“不用回報,我家主人心眼最好,給他說一聲就來。”張臘月心裡感激不盡。自己正想着,這家主人來了,張臘月一看是個女的,好像面熟,再仔細一看,原來是自己休出家門的丁香。丁香問張臘月:“怎麼到了這步天地了?”張臘月羞得無地自容。心想:我還有臉活着,死了吧。他一看丁香家的大鍋底下火燒得正旺,就一頭鑽到鍋底下燒死了。這時候,巡天的天神正好看見,就回報了玉皇。玉皇知道張臘月雖然不好,但他知道害羞,自己投火燒死自己,說明他沒壞到底,還能回心轉意,他既死在鍋底下,就封他竈王吧。

  張天師傳下旨意:封張臘月為竈王,為一家之主,逢年節都用果子敬他。每年臘月二十三騎馬上天回報,臘月三十那天再回來,在天上過七天。

  張臘月被封了竈王之後,家家都把他的像貼在竈台前。有的婦女抱着孩子燒鍋,有的小孩把他的臉皮抓破,有的小孩弄了泥巴抹到他嘴裡。他很生氣,到了臘月二十三日騎馬上天一回報,對他不好的都窮了;對他好的,都變富了。

  老百姓一開始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後來才知道是竈王爺上天回報的。以後恐後他上天不說好話,在送他上天的時候,都擺上供品,叫他吃飽喝足,好好照顧,還圓成一番,叫他上天回報好話。後來還信不過,有的地方就用粘米做了個糖盤敬他,叫他吃了糖盤粘住嘴,不讓他上天說壞話。人們還在竈王像兩邊寫了一幅對聯:

  “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橫披是:“一家之主”。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7416120/viewspace-1016258/,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否則将追究法律責任。

轉載于:http://blog.itpub.net/7416120/viewspace-1016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