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非洲代表團赴俄烏勸和,成效幾何?

作者:Beiqing.com

由南非總統拉馬福薩、塞内加爾總統薩勒、尚比亞總統希奇萊馬,以及非洲聯盟輪值主席、科摩羅總統阿紮利等人組成的代表團于6月16日、17日先後通路烏克蘭和俄羅斯,分别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俄羅斯總統普京舉行會談。

勸和促談、為糧食危機尋找解決方案等議題是非洲代表團此行的重點。“非洲第一次團結起來緻力于解決我們大陸以外的沖突。”南非總統辦公室的一份聲明稱,非洲國家上司人一起努力,試圖為俄烏沖突找到和平解決之道。

非洲代表團提出十點和平建議

當地時間6月16日,非洲代表團從波蘭乘火車抵達烏克蘭首都基輔。當天,代表團成員與澤連斯基在烏首都基輔舉行了閉門會談。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非洲代表團成員來自南非、埃及、塞内加爾、剛果(布)、科摩羅、尚比亞和烏幹達7個國家,代表了非洲的不同地區。埃及、剛果(布)和烏幹達的上司人因各種原因退出了通路,改派代表參加。

據路透社報道,澤連斯基對非洲代表團表示,隻有在俄羅斯軍隊撤出烏克蘭領土的情況下,烏克蘭才有可能和俄羅斯舉行和平談判。澤連斯基邀請非洲上司人參加正在籌備中的烏克蘭和平峰會。

非洲代表團赴俄烏勸和,成效幾何?

當地時間2023年6月16日,烏克蘭基輔,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中)會見非洲代表團。圖/視覺中國

拉馬福薩在會談結束後舉行的新聞釋出會上表示,為推動盡快解決烏克蘭危機,代表團提出十點和平建議,包括必須通過外交手段達成和平談判、緩和沖突、尊重各國主權、相關安全保障、確定農産品和化肥流通等。

拉馬福薩還表示,代表團将傾聽并尊重烏克蘭和俄羅斯雙方對沖突結束的看法和條件。他引用南非前總統曼德拉的話稱,“即使在沖突變得最激烈的時候,也應該緻力于實作和平。”

非洲代表團通路基輔期間,還有一段“飛彈襲擊”的插曲。烏方稱,在非洲代表團通路烏克蘭首都基輔期間,俄羅斯對基輔發動了飛彈襲擊。基輔地區軍事管理局稱,防空系統擊落了飛彈,但落下的碎片在基輔造成人員受傷和房屋受損。

“俄羅斯的飛彈向非洲傳達了一個資訊:俄羅斯想要更多的戰争,而不是和平。”烏克蘭外長庫列巴在社交媒體上表示。

然而,非洲代表團成員的說法與烏方說法存在出入。據《紐約時報》報道,拉馬福薩的發言人兼代表團成員文森特·馬格溫亞表示,“自從我們到達(基輔)後,我們沒有聽到任何爆炸聲或防空警報。這是我和代表團其他成員的經曆。”

路透社的報道稱,非洲代表團成員在基輔一度被帶至一座旅館的防空設施,在地下防空洞内,可能聽不到城市上空的爆炸聲。

多個非洲國家在俄烏危機中不選邊站

當地時間6月17日,俄羅斯總統普京與到訪的非洲多國政要代表團在聖彼得堡康斯坦丁宮舉行會談,就非洲國家有關和平解決烏克蘭問題的倡議進行探讨。

據央視新聞報道,阿紮利說,非洲代表團希望推動俄羅斯與烏克蘭進行談判。拉馬福薩也表示,是時候開始談判,結束這場沖突。

普京稱,俄羅斯從未放棄就烏克蘭問題進行談判。他表示,俄方準備同烏克蘭方面繼續交換被扣押人員且該程序正在進行中。

非洲代表團赴俄烏勸和,成效幾何?

當地時間2023年6月17日,俄羅斯聖彼得堡,俄羅斯總統普京(左)和南非總統拉馬福薩在康斯坦丁宮會面時握手。圖/視覺中國

據法新社報道,普京贊揚了非洲國家對俄烏沖突采取的平衡态度。“我們願意與所有希望在正義原則和尊重各方合法利益的基礎上實作和平的人進行建設性對話。”普京說。

據BBC報道,非洲國家主要将俄烏沖突視為俄羅斯與西方之間的對抗。許多非洲國家在俄烏危機中秉持“不選邊站”的立場。在今年2月23日舉行的一項有關俄烏沖突的聯合國決議投票中,有22個非洲國家投了棄權票。

拉馬福薩5月在一封緻南非群眾的公開信中表示,南非不會“在全球大國的較量中選邊站”,而是希望通過推動談判以解決沖突。

“消除沖突對全球糧食和化肥價格的不利影響”是非洲代表團俄烏之行的另一項重要議題。拉馬福薩指出,受烏克蘭危機的影響,非洲糧食價格飙升,化肥短缺,非洲國家希望黑海港口農産品外運協定能夠延續。

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在俄烏沖突爆發前,俄羅斯和烏克蘭分别是世界最大和第五大小麥出口國,另外,全球19%大麥、14%小麥和4%玉米産自這兩個國家。俄羅斯還是全球主要化肥生産國。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此前表示,在非洲和最不發達國家中,有45個國家小麥供應中至少三分之一從俄烏兩國進口。俄烏沖突導緻的糧食供應問題正在加劇欠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困境。

普京在6月13日就曾表示,他将在聖彼得堡單獨與非洲國家商讨糧食出口問題,俄羅斯和非洲國家很有可能繞開美西方等國家的掣肘,單獨就糧食外運和交易結算方式達成新的協定。

俄烏雙方都希望“拉攏”非洲

一些分析人士質疑履行和平使命的非洲代表團此行能否真正取得成果。法新社引述分析人士的話說,非洲代表團勸說俄烏停戰的機會看起來非常渺茫,因為基輔和莫斯科都相信他們可以在戰場上取勝。

另有分析人士質疑稱,“非洲尚且無法解決諸如蘇丹沖突等發生在非洲大陸的沖突,如何能夠推動解決遠在東歐的沖突?”

非洲代表團赴俄烏勸和,成效幾何?

當地時間2023年6月17日,俄羅斯聖彼得堡,俄羅斯總統普京(中)與非洲上司人和進階官員代表團舉行會議。圖/視覺中國

法國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使哈瑪·亞德對此有不同觀點。他于6月15日在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網站撰文稱,非洲國家有意願推動和平解決俄烏沖突。非洲國家是俄烏沖突這一地緣政治危機的連帶受害者。但非洲國家拒絕作為地緣政治博弈的受害者袖手旁觀,而是希望發揮更多上司作用。

哈瑪·亞德表示,非洲上司人擁有和平解決沖突的經驗,非洲代表團的幾名上司人曾親自參與應對暴力沖突,參與制訂了沖突解決工具、軍人複員計劃、和平機制等,在部分案例中,非洲上司人幫助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和平。這些經驗或許可以被應用于俄烏沖突的和平解決中。

哈瑪·亞德稱,非洲國家并非沒有政治影響力,非洲國家總計在聯合國擁有28%的投票權,各方都希望“拉攏”非洲國家。

BBC援引國際危機組織非洲部主任穆裡蒂·穆蒂加的話稱,這次代表團出訪是非洲國家罕見嘗試對非洲大陸以外的事務進行外交幹預,鑒于非洲對在聯合國和其他國際組織中擁有更大發言權的需求不斷增長,這是一個“可喜的發展”。

據路透社稱,烏克蘭一直希望能加深烏克蘭和非洲的聯系。澤連斯基對非洲代表團表示,他将舉行一場烏克蘭-非洲峰會,希望加強烏克蘭和非洲大陸的關系。同時,俄羅斯計劃在今年夏天舉行第二次俄羅斯-非洲峰會。

新京報記者 陳奕凱

編輯 張磊 校對 吳興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