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國最危險的人去世!曾因尼克松總統的“操耗子”行動意外脫罪

作者:林偉律師

2023年6月17日,據極目新聞綜合《衛報》、英國廣播公司等媒體的報道,“美國最危險的人”埃爾斯伯格因胰腺癌6月16日去世,終年92歲。埃爾斯伯格1971年因故意洩露美國國防部的最高機密“五角大樓檔案”(越戰方面)被刑事指控,卻因尼克松總統“操耗子”行動意外脫罪。

美國最危險的人去世!曾因尼克松總統的“操耗子”行動意外脫罪

根據1972年報道水門事件的《華盛頓郵報》記者伯恩斯坦定義,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松是操耗子的頭号人物。尼克松操耗子行動的具體表現包括:私自雇傭“鉗子工”跟蹤對手黨候選人的家人,挖掘他們的個人隐私,僞造書信,造謠,搜集競選檔案,搞亂競選日期,取消競選集會,在對手黨内部安插奸細等等。

因為尼克松操耗子第一槍的實施對象是埃爾斯伯格,讓“鉗子工”私自破門進入第三方診所收集有關埃爾斯伯格的證據。後來,當埃爾斯伯格面臨刑事指控時,法庭得到尼克松操耗子試圖加罪于被告的證據後,就宣布政府有利用權力非法陷害被告的行為,刑事指控是以被撤銷。

美國最危險的人去世!曾因尼克松總統的“操耗子”行動意外脫罪

當美國最危險的人在1971年不管不顧地通過新聞媒體公開美國國防部最高機密“五角大樓檔案”檔案時,我們看到美國自1787年制憲立國以來最罕見的3+1權力互毆模式,即美國政府的行政、立法、司法三個分支的權力摧毀,與新聞出版自由的捍衛。

從行政分支來看,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松的操耗子行動,是美國1787年制憲警報中滑向專制獨裁可能最危險的一次。因為,如果尼克松的操耗子行動成功,意味着對行政、立法和司法三個行政分支制衡機制的摧毀。需要特别澄清的一點是,我們教科書上的水門事件所指向的是尼克松操耗子行動的一個點,而事實中的水門事件是廣泛意義上的操耗子行動,并且這一行動的摧毀能力并不是在“操耗子”行為上,而是因為總統的操耗子行為是典型的私人行為,所有錢款開支都必須私人籌集,是以自然有洗錢行為背後的大面積反複勾兌、欺騙和隐瞞行為,這一系列行為最終讓堵嘴錢的籌集難以為繼且無法隐瞞。同時,參與操耗子行動的每一個人,都将面臨着刑事重罪的威脅。是以,系列大面積反複掩蓋操耗子行動,才是尼克松的真正“水門”。

美國最危險的人去世!曾因尼克松總統的“操耗子”行動意外脫罪

從立法分支來看,美國在180年前制憲時對看緊錢袋系繩的立法關注發揮出無與倫比的價值功效。對行政分支的一把手來說,總統崗位履職來自于人民授權,總統崗位競選卻隻能是個人行為,因為錢袋的系繩在國會手上(募集的競選經費開支也必須進行審計),尼克松操耗子行動的人員雇用、經費開支隻能自己想辦法秘密籌集,特别是在事情快暴露的時候,每一個參與其中的都有大禍臨頭的恐懼,是以顫抖和哭泣的人不在少數。是以,立法分支的自衛捍衛能力,是免于被尼克松操耗子摧毀的關鍵。當然,國會議員也是人,也有人性的弱點,是以當美國最危險的人埃爾斯伯格将最高機密的“五角大樓檔案”将時任外交委員會主席富布萊特時,盡管擁有法定的系列豁免權,但富布萊特因為恐懼而不敢行動。

美國最危險的人去世!曾因尼克松總統的“操耗子”行動意外脫罪

從司法分支來看,當《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先後公開報道埃爾斯伯格透露的“五角大樓檔案”時,聯邦司法分支立即開始行動,當然這一行動以美國司法部(屬行政分支)的告和訴為前提。盡管司法分支因為法定程式導緻相關時間有所遲滞,但對于避免“預檢”的新聞出版自由捍衛還是給出了最強力的回應,同時對行政分支國防部自行定義的“最高機密”予以否定,即行政分支所屬國防部這樣自個兒扛個大頭“機密”印章的行為,并沒有獲得聯邦立法分支的立法認可。

從新聞媒體的角度看,避免“預檢”的新聞自由捍衛在聯邦行政、立法和司法三個分支的互毆制衡上已得到充分反映。關于《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的新聞價值觀,此前曾寫小文提及,這裡不厭其煩再重複一次:因兩家報紙是競争關系,當《紐約時報》率先獨家系列報道“五角大樓檔案”時,《華盛頓郵報》的采編團隊是以抱頭痛哭,我們可以看到他們媒體人發自内心的那種精神,當然也包括新聞資訊來源誓死捍衛的決心——對新聞資訊來源的摧毀,意味着宣告新聞出版自由的死亡。

美國最危險的人去世!曾因尼克松總統的“操耗子”行動意外脫罪

很顯然,我們關注美國聯邦行政、立法、司法和新聞媒體所開啟的上述3+1互毆模式,必須要回歸聚焦于剛剛辭世的“最危險的人”埃爾斯伯格,是他對自己自由價值觀的拼死捍衛,進而避免自己的國家被摧毀。

是以,自美國1787年制憲立國以來,比最危險的人埃爾斯伯格更危險的人,是開啟“操耗子”行動的時任總統尼克松。

美國最危險的人去世!曾因尼克松總統的“操耗子”行動意外脫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