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rtual box 靜态ip設定
設定:
第一步:在 全局設定-->網絡-->新增NAT網絡
全局設定-->網絡-->新增NAT網絡

第二步:屬性設定中選擇自己想用的網段
第三步:在 virtual box
的設定選項中,打開網卡1和網卡2的網絡連接配接
virtual box
NAT 網絡: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網絡位址轉換
- 路由器->windows主機的實體網卡->nat裝置->虛拟交換機->ubuntu
- NAT 模式,就是讓虛拟機系統借助 NAT (網絡位址轉換) 功能,通過主控端器所在的網絡通路公網,也就是說,使用 NAT 模式可以實作在虛拟系統裡通路網際網路。NAT 模式下的虛拟系統的 TCP/IP 配置資訊是由 VMnet8 (NAT) 虛拟網絡的 DHCP 伺服器提供的,無法進行手工修改,是以虛拟系統也就無法和本區域網路中的其他真實主機進行通訊。采用NAT 模式最大的優勢是虛拟系統接入網際網路非常簡單,不需要進行任何其他的配置,隻需要主機器能通路網際網路即可。在這種情況下,主機可以 ping 通虛拟機,虛拟機也能ping通主機。
Bridge 網絡:![]()
virtual box 靜态ip設定
- 讓虛拟機具有與實體機不同的各自獨立 ip 位址,但與實體機保持在同一網段,最終結果是所有虛拟機都加入實體主機所在的區域網路,這與在該區域網路中添加入其它實體主機在效果上沒什麼差別
- 從網絡技術上相當于在實體主機前端加設了一個虛拟交換機,然後實體主機和所有虛拟機共享這個交換機。
Host-Only 網絡:![]()
virtual box 靜态ip設定
- 讓虛拟機具有與實體機不同的各自獨立IP位址,但與實體機位于不同網段,同時為實體主機新增一個 IP 位址,且保證該IP位址和各虛拟機IP位址位于同一網段,最終結果是建立了一個由所有虛拟機與實體主機所構成的區域網路,但該區域網路與實體主機本身所處的所有區域網路是互相獨立的,如果不做額外路由設在,這兩個區域網路之間不會聯通,是以建立的區域網路可以認為是一個單獨從屬于目前實體主機的私有網絡,其成員為目前實體主機和相關的所有虛機,這也是 Host-Only 命名的由來
- 從網絡技術上相當于為實體主機添加了一個虛拟網卡,讓實體主機變成一台雙網卡主機(實體網卡+虛拟網卡)。同時在實體主機後端加設一個虛拟交換機,讓實體主機和所有虛機構成另一個虛拟區域網路。由于具備雙網卡,實體主機可同時參與兩個區域網路,隻不過預設情況下兩個區域網路不連通
![]()
virtual box 靜态ip設定
第四步:開啟虛拟機–>檢視網卡
第五步:為每個網卡設定單獨的網段
enp0s3:NAT 網絡,用來通路網際網路
enp0s8:Host-Only 網絡,用來實作主機與虛拟機互動的
DNS 設定: DNS 設定的是主機的DNS。
Tips:如果是辦公環境,DNS 多變可以設定為阿裡雲的 DNS:233.5.5.5,233.6.6.6![]()
virtual box 靜态ip設定
sudo vi /etc/netplan/00-installer-config.yaml
network:
ethernets:
enp0s3:
dhcp4: false
addresses: [192.168.56.104/24]
gateway4: 192.168.56.1
nameservers:
addresses: [10.220.21.254,114.114.114.114]
enp0s8:
dhcp4: false
addresses: [192.168.57.104/24]
gateway4: 192.168.57.100
version: 2
或者
network:
ethernets:
enp0s3:
dhcp4: false
addresses: [192.168.56.104/24]
gateway4: 192.168.56.1
nameservers:
addresses: [233.5.5.5,233.6.6.6]
enp0s8:
dhcp4: false
addresses: [192.168.57.104/24]
gateway4: 192.168.57.100
version: 2
第六步:重新開機網絡
sudo netplan --debug apply
驗證:
- 其它虛拟機也進行如上操作
- 互相之間使用 NAT 設定的網段進行 ping 操作
- sshd 連接配接使用 host-only 配置的網段進行連接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