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義區融媒體中心消息 拿出工具包、打開台燈、戴上眼鏡、開始維修……熱心腸的退休老黨員杜文明搬至旺泉街道梅香社群三年來,一直義務幫助鄰居修理各種小家電、桌椅闆凳、管道等,用自己的一技之長解決大家生活中的“小問題”,讓生活中的小物件重新發揮大作用。
杜文明維修熱水壺。
起初,一位鄰居在社群居民微信群裡詢問哪裡有維修電風扇的店鋪,杜文明看見後回複:“您要是放心,就讓我先看看,修不好再找修理店。”很快他就将電風扇修好了。杜文明年輕時幹過電工、維修工、水暖管道工等,手藝精湛又熱心,便有越來越多的居民向他求助。“杜叔,我的自行車車胎紮了,您看能給補補嗎?”“行,推來吧。”“老杜,我家的電鍋不亮燈了,你給看看吧。”“好嘞,一會兒我去您家看看。”“杜呀,我家的水管漏水了,你趕緊過來幫幫忙呀!”“張大媽,您别急,我馬上來。”……這樣的對話經常出現在社群内、微信群裡,熱心的杜文明漸漸被大家熟知。
杜文明(左)将修好的熱水壺還給鄰居。
“現在居民家裡東西壞了,大多選擇換個新的,但其實很多都是小問題,修修就能繼續用。”杜文明邊檢查鄰居梁克明送來的燒水壺邊對記者說。拆開底座仔細檢查、用萬能表測量電流,經過一番檢視,杜文明判斷燒水壺的電阻損壞。“換一個電阻就能用,不用破費買新的。”他笑着說。幾分鐘,他便将燒水壺修好,接上水,不一會就燒開了。
“很多物件壞了不能用,扔了又覺得可惜,就找小杜幫我修修。除了熱水壺,他還為我家修過水龍頭、插座等。他特别熱心,是我們身邊的好榜樣。”梁克明說。
杜文明整理維修工具。
杜文明的工具包裡原來裝着十餘種家夥什兒。給鄰居們維修的過程中,遇到需要的工具就随時補充,漸漸他的工具包越來越滿、工具越來越齊全。遇到維修的物件需要更換零件,他經常自掏腰包購買。“就幾塊錢,不是什麼事兒。”他說。
“多為大家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可以發揮餘熱,也能讓自己的生活更充實,挺好!”杜文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