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智慧儲糧 | 環境監測傳感器助力護航

作者:互聯資訊

糧食是人類生存的物質基礎,糧食品質的好壞是關系到國計民生的大事。2023年5月25日到30日河南正值小麥成熟期遭遇曆時5天的降雨,部分區域迎來了近十年最嚴重的“爛場雨”,即麥收時碰上連續陰雨天,造成小麥成熟,卻無法及時收割,甚至已經收割的小麥,不少也因濕度過高發黑,發芽,甚至發黴。“河南小麥咋樣了?”一直牽動着不少國人的心。

行業分析師李文旭表示,麥收季遭遇雨水,會使沒有成熟的小麥籽粒灌漿不充分,影響産量和品質,而成熟小麥發芽後,也無法作為優質麥供應面粉廠使用,但可用作飼料、釀酒生産的原料。

部分種植戶的說法更直接反映了此次河南“爛場雨”的映衆影響。河南省卧龍區英莊鎮相子樹村村民表示自家小麥全部發芽,已經達不到國家收購标準,隻能當飼料賣。按照1畝1000斤的産量計算,意味着每畝損失達到500元。

“中原熟,天下足”,河南是大陸重要的糧食産權,更是最大的小麥産區,産量占據全國四分之一。當務之急就是盡全力搶收。

除了搶收之外,烘幹和倉儲也需要緊随其後。在“爛場雨”搶收情況下,收上來的麥子含水量在30%以上,烘幹一次後含水量仍然在20%,距離13%以下的入庫标準,還有相當大的差距。是以,需要對小麥進行再次烘幹,以及入庫後實時嚴密監控糧食的水分變化資料,有效保障搶收夏糧的保糧減損工作實施在糧食儲藏過程中,溫度、濕度、水分是影響糧食品質的最重要因素,是國内外糧食部門嚴格控制的品質标準。糧食中水分既不能過高,也不能過低。水分過高,會促使糧食生命活動旺盛,引起糧食發熱、黴變、生蟲和其他生化反應,導緻糧食變質。水分過低,會破壞有機物質,降低糧食品質,減少重量。據統計,大陸每年因為由于水分監測不夠而造成的損失達到總産量的1%左右,折合人民币損失超過40億元。

面對突如其來的自然災害,減少後續的糧食損耗,将損失程度降到最低是我們重視及關注的問題,中科銀河芯作為國内專注溫濕度傳感器細分領域的行業内專家,利用企業自身的技術優勢和産品特色可為目前夏糧安全收儲盡綿薄之力,針對受災的糧食所在區域的糧倉我們可免費提供糧倉測溫測濕的技術支援及溫濕度産品試用,為智慧糧倉的精準溫濕度資料監控助力。

北京中科銀河芯自主研發設計的溫度、濕度、水分傳感器晶片在精準守護糧情監測領域可謂是保駕護航多年,智慧糧倉體系感覺層倉内布滿了多種傳感器,可實時采集糧食的溫度、濕度、水分、氧氣、氮氣、蟲情等各項資料資訊,并通過網際網路技術展現在雲端,我們在手機、電腦、中控大屏即可觀測到這些糧食的各項資料資訊。

精準的資料幫助我們做出正确判斷和準确控制,利用綜合控制裝置(通風、控溫、制冷、熏蒸等),對高溫、低溫、準低溫設定不同層次的儲糧溫度條件,糧食在儲存過程中出現不同的溫度、濕度、水分變化情況時,資料會自動監測并進行調配處理,裝置也會自動進行分區調溫調試,通風制冷等措施確定糧食不會變質,不需要人工幹預,基礎的資料采集是精準控制的前提。

智慧儲糧 | 環境監測傳感器助力護航

資訊全鍊條多層多點采集(傳感器)、智能化機械控制、資料多元運算這些創新思維作為建構智慧糧庫的基礎,貼合了目前綠色糧倉的實時資料監測功能。如今,我們更新了低溫儲糧的革新需求,通過降低糧倉内部的溫度和濕度,抑制糧食中的微生物活動和氧化作用,進而保持糧食的品質和營養價值。系統通過自動化的制冷裝置和空調系統,調節糧倉内部的溫度和濕度,保持在适宜的範圍内,同時還能夠自動化地進行溫度和濕度的監測和控制,使糧食的溫度、水分在最優的範圍内,確定糧食品質的穩定和口感優勢。新型的智能傳感器技術為糧庫提供了精準、可靠、科學、智能化的溫、濕、水資料資訊采集方案,同時搭載高效、低成本、綠色生态的智能化控制方案促進綠色糧倉實作實質性躍遷變革。

衆所周知,随着糧情監測子產品兒在數字資訊進化下的創新更新,中科銀河芯在糧情監測領域多年的實戰經驗,在感覺傳感器采集子產品兒,我們從最初的實時溫度監測,逐漸更新到溫度加濕度監測,水分監測、氣體監測、測蟲黴、防熏蒸等符合綠色倉儲的系統性傳感器方案。

一、新型溫濕度監測應用方案:

新型單晶片溫濕一體傳感器晶片GXHT3W采用單總線協定與上位機進行通信,單條總線中可以串聯多顆傳感器組網,而僅需一個處理器即可控制分布在大面積區域中的多顆GXHT3W,這種組網方式具有簡潔、高效、節能、穩定、精準的技術優勢,特别适合糧倉糧情裝置中的多點溫濕度監測控制。

GXHT3W溫度測量範圍為-45℃到+130℃,在 0℃到+60℃範圍内的測試精度可以達到±0.2℃,轉換速度可達2.5ms,晶片在研發設計過程中經曆了防熏蒸及耐腐蝕試驗,完全符合糧倉的溫濕環境監測要求;全鍊條多點分布式測溫濕功能可以幫助智慧倉儲的大腦做出資料采集,多參數、實時采集、實時彙聚的糧情資料讓不同儲糧生态區、不同糧食種類、不同倉型、不同倉儲時間、不同糧食品種、溫濕度的實時變化有了可靠的資料支撐,更精準的進行預測預警,為智能化操作提供及時有效的決策依據。

智慧儲糧 | 環境監測傳感器助力護航

技術參數:

支援單總線協定和 I2C協定;

寬工作電壓範圍(2.4-5.5V);

DFN8封裝(3×3×0.9mm3);

典型精度:濕度±3%,溫度±0.2%;

出廠校準,支援回流焊;

具有多點分布式測溫測濕功能;

具有使用者自定義的非易失性溫度報警設定;

二、溫濕度模組應用方案:

GXHT3WM-P是一款單總線溫濕度測量單元,具有寬範圍的溫度、濕度測量。該模組溫度測量範圍是-45℃~125℃,測量精度±0.3℃,濕度測量範圍是0-100%RH,測量精度為±3%。GXHT3WM-P采用單總線接口與外部通信,可多顆長距離分布式布網使用,完全适合于糧情測溫領域,尤其是平房倉應用,與目前的糧情測控系統完全相容可以和單總線溫度傳感器混合使用。

智慧儲糧 | 環境監測傳感器助力護航

圖檔(藍色大模組)、(白色小模組)

作為感覺資訊基礎采集的傳感器領軍企業,中科銀河芯為智慧糧倉提供高精度、高穩定性、安全可靠的溫度、溫濕度、水分等傳感器應用方案,全面提升糧情安全監測的資訊保障工作,讓科技儲糧更加普及,智慧糧倉逐漸“數字資訊化”。智能傳感器方案的應用将大大降低大陸糧食的黴變率及損耗率,提高糧食品質,提升糧食安全,具有十分重大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全力發揮企業專業性技術優勢多措并舉助力糧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