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騰訊,為什麼大家學不會?

作者:HR實名俱樂部

省流版小結:

1、騰訊賽道的獨特性。

當年的QQ,沒人覺得是大生意,騰訊也一直找不到變現路徑,直到QQ秀(增值服務),後來是遊戲爆發,再後來是微信,現在是遊戲+廣告+企業服務,三駕馬車并駕齊驅。

從QQ到微信,這種商業機會是不可逆的,無法重複推演。

2、騰訊人才的依賴性。

騰訊跟京東、阿裡、美團不一樣,他們仨像舞台搭建者,讓商家和消費者狂歡,核心資産是商家資源、供應鍊與貨源,然後是消費者心智。

騰訊更像是一個話劇社,靠精品劇目(産品)取勝,核心資産就是一群市場嗅覺好、使用者敏感度的演職人員(産品經理)。

簡言之,騰訊對核心人才真金白金的投入,是從第一天就開始的。

更新2011年-2022年,騰訊收入、利潤、員工投入與薪酬相關資料。

1、人均産出

首先,來看一下,平均每個員工給騰訊創造多少收入?

12年以前,人均200萬以内,15年突破300萬,17年突破500萬,19年最高達600萬。

騰訊,為什麼大家學不會?

2、人均利潤

13年之前,騰訊員勞工均利潤50萬左右,16年突破100萬,21年接近200萬。

騰訊,為什麼大家學不會?

3、員工成本

13年之前,騰訊平均每個員工成本是30萬左右,15年突破60萬,19年突破80萬,22年突破100萬。

這個員工成本,是包括員工工資、社保、公積金、股票開支等全部開支。

累計12年來看,騰訊的員工總支出,總額4868億!

騰訊,為什麼大家學不會?

4、員工薪酬

這裡薪酬是不包含股票、社保和福利費,主要指員工的工資、獎金。

13年之前,騰訊員工平均薪酬20多萬,15年漲到40多萬,17年漲到50多萬。

騰訊,為什麼大家學不會?

5、員工股票

14年之前,每人幾萬塊股票,17年之後人均十幾萬。

而且,這隻算公司當年支出的股票成本,并不算股票升值帶來的溢價。

騰訊,為什麼大家學不會?

6、員工福利

員工福利主要算是“公攤費用”,比如日常的零食、各種節日的大禮包,年會和團建費等。

辦公電腦,體育館,健身房算公司固定資産,不屬于員工福利費。

員工福利費用列支有一定的強制性,13年之前,每年人均1-2萬,後面基本是人均5-6萬。

騰訊,為什麼大家學不會?

小結:

騰訊員勞工均60多萬薪酬,加股票總包80-90萬,是建立在人均産出500萬,人均利潤150-200萬的基礎上。

當有人羨慕騰訊員工工資高的同時,同樣要明白一個事實,騰訊員勞工均貢獻也非常高。

薪酬系列文章說明:“人均薪酬”以研發人員為主,少部分是全員。

-遊戲行業-米 哈 遊 ,人均薪酬70萬完美世界,人均薪酬45萬心動遊戲,人均薪酬60萬I G G ,人均薪酬45萬

-網際網路-螞蟻集團,人均薪酬107萬360集團,人均薪酬48萬騰訊音樂,人均薪酬60萬網易雲音樂,人均薪酬65萬阿裡影業,人均薪酬50萬

-通訊/科技-小米手機,人均薪酬32萬中興通訊,人均薪酬42萬新 華 三 ,人均薪酬34萬傳音手機,人均薪酬38萬科大訊飛,人均薪酬28萬大華股份,人均薪酬28萬海康威視,人均薪酬28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