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個人經常這樣對你,就是嫉妒你,盡量少往來

作者:夏溪在讀書

有人說,世上最可怕的,不是來自于敵人的明槍,而是來自身邊人的暗箭。

誠然如此。一個狹隘善妒的朋友遠比一個光明磊落的敵人更具有殺傷力。

你的弱點他了如指掌,你的痛點他一清二楚,他最清楚如何才能傷害你,摧毀你。

對于嫉妒你的人,你要少往來,盡量遠離。

一個人如果經常用以下幾種方式對你,你就要警惕了。

一個人經常這樣對你,就是嫉妒你,盡量少往來

1. 總是刻意打壓你擡高自己

詩人艾青說:“嫉妒,是心靈上的惡性良性腫瘤。”

一個嫉妒他人的人,會被欲望蒙蔽心,會被偏見遮住眼,現實在他眼裡會被人為地扭曲。

别人對你的肯定會被他無限地放大,對你的誇贊愈多,他所承受的煎熬就愈重,為了達到心理的平衡,他就會刻意地貶低你,擡高他自己。

你工作上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他将之歸功于你運氣好,而否定你的能力強、态度認真、工作努力。

你拿着發票去報帳,結果因為一時粗心少填了單據,他在一旁冷言冷語,諷刺你這點小事都做不好,恨不得把你貶得一文不值。

你送出了新的方案,他随便看幾眼就開始雞蛋裡挑骨頭,恨不得無中生有給你安插一些問題進去,隻為證明你能力有問題。

培根的這句話道出了善妒人的心理:“人的心靈如若不能從自身的優點中取得養料,就必定會尋找别人的缺點來作為養料。”

你的缺點他津津樂道,動不動拿來當作飯後談資。

看你犯錯他樂此不疲,時不時用來當作反面案例。

如果你發現一個人總是通過刻意打壓你來達到擡高自己的目的,毫無疑問,他一定對你心存妒忌。

對于這樣的人,你要心存警惕。

一個人經常這樣對你,就是嫉妒你,盡量少往來

2. 明裡暗裡使絆子陷害你

荷蘭哲學家斯賓諾莎說:“嫉妒是一種恨,這種恨使人對他人的幸福感到痛苦,對他人的災殃感到快樂。”

生活中有些人,就是看不得别人好。

你平步青雲,他就氣得牙癢癢,恨不得把你拽下來,按在地上狠狠地踩上幾腳。

你虎落平陽,他就覺得痛快不已,恨不得開瓶香槟設個宴席,大張旗鼓地慶祝一番。

戰國時期的龐涓和孫膑師出同門,都是鬼谷子的學生。

龐涓早一步出師,去了魏國做軍事。而孫膑潛心向學,跟着鬼谷子深造。

某天,龐涓得知魏惠王派人請孫膑出山,才能低于孫膑的龐涓慌了神,他生怕孫膑搶了自己的軍師職位,就想法設法陷害孫膑。

他先是派人模仿孫膑的筆迹,僞造了書信,并向魏王進讒言,誣蔑他私通敵國。待魏王要殺孫膑時,他又不失時機地假意向魏王求情,要求把死刑變成膑刑。

孫膑膝蓋骨被挖被投入獄後,龐涓又假惺惺地照顧孫膑,表示他一定會為他洗刷冤屈,救他出獄。

而他的目的不過是想要得到《孫子兵法》而已。他暗地裡吩咐獄卒,一旦孫膑将《孫子兵法》寫完,就将他活活餓死。

生活中,像龐涓一樣的人大有人在。

或許他無法在身體上傷害你,但是向上司進讒言,讓你受辱貶職;故意挑撥離間,破壞你和其他人的關系;甚至為了陷害你,在工作中動手腳,污蔑你并非難事。

你的存在對他來說就是種威脅,看到你他就會覺得自己未來不可期。

對于這樣的人,你要時刻防備,以免自己被陷害了而不自知。

一個人經常這樣對你,就是嫉妒你,盡量少往來

俗話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一時鬼迷心竅,傷害别人但事後幡然醒悟的人尚有藥可醫。

天生善妒,看到别人倒黴他就開心的人卻無藥可治。

對于這樣的人,唯有心存警惕、多加防備,當遠離則遠離。

善良對抗邪惡往往隻有寥寥幾種方法,邪惡傷害善良卻有無數種方式。

你可以不和嫉妒你的人計較,但絕不能給他可乘之機以傷害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