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能源車市占率突破30%,投資機會怎麼看?

作者:華夏基金

購置有補貼、停車有優惠,當新能源車的優惠越來越多,你會換車嗎?

可能很多人的答案都是:會。

一個有力的資料就是,5月新能源汽車市場占有率終于突破30%大關,升至30.1%。(資料來源:中國汽車工業協會,2023.06.12)

今天咱們就來了解一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投資機會」~

01

多地鼓勵新能源車停車有優惠

很多人都知道,新能源車購置有優惠,那停車優惠是怎麼回事兒呢?

咱們先來聽一個消息——日前福建省工信廳等十部門聯合出台《關于全面推進“電動福建”建設的實施意見(2023—2025年)》,提出在停車優惠上向新能源汽車傾斜,非營運電動汽車停放在政府投資營運的停車場時,可享2小時的免費優惠。緊接着,廈門宣布已有87個停車場對新能源車有停車優惠,這一舉措引發了大家的廣泛關注。(參考來源:廈門市人民政府,2023.06.12)

新能源車市占率突破30%,投資機會怎麼看?

(圖檔來源:廈門市人民政府官網,2023.06.12)

其實,如果身在浙江或常州的小夥伴可能知道,新能源車停車有優惠并不是從福建開始的,今年4月份的時候,浙江省人民政府官網釋出《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擴大消費促進高品質發展若幹舉措的通知》,其中就提出鼓勵杭州市進一步放寬“雙限”、新能源車每天免費停車1小時。無獨有偶,常州市也在4月出台了《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實施細則》和《新能源汽車停放服務收費優惠實施細則》,明确了對新能源汽車延長免費停車時長和停車收費優惠。(參考來源:浙江線上,2023.04.20;大河财立方,2023.04.30;浙江省人民政府,2023.04.18;江蘇省人民政府,2023.05.05)

新能源車市占率突破30%,投資機會怎麼看?
新能源車市占率突破30%,投資機會怎麼看?

(圖檔來源:浙江線上,2023.04.20;大河财立方,2023.04.30)

對于有車一族來說,買車的錢是一次性的,但停車費卻是日常支出,當新能源車停車也有優惠,你會心動嗎?

02

新能源車市場占有率升至30.1%

從整個市場的格局來看,越來越多的人都在為新能源汽車投票。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分析,2023年5月,新能源汽車延續快速增長态勢,當月新能源汽車産銷分别完成71.3萬輛和71.7萬輛,環比分别增長11.4%和12.6%,同比分别增長53%和60.2%,市場占有率達到30.1%。在此之前的4月份,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占有率還隻有29.5%。(資料來源:中國汽車工業協會,2023.06.13;新華每日電訊,2023.05.17)

新能源車市占率突破30%,投資機會怎麼看?

(圖檔來源:中新經緯,2023.06.13)

我們不難從這組資料中讀出一個信号:新能源汽車市場逐漸走出了今年前4個月的低迷階段,新能源汽車的增長态勢開始重新恢複。乘聯會還預計,2023年中國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将達到850萬輛,狹義乘用車銷量為2350萬輛,年度新能源車滲透率有望達到36%。(資料來源:中國證券報,2023.06.05;中國經濟網,2023.06.08)

新能源車市占率突破30%,投資機會怎麼看?

(圖檔來源:中國證券報,2023.06.05)

當然,導緻5月新能源車銷量增長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新能源車價格戰緩和帶來的市場觀望情緒有所緩解,各大品牌的新車型密集上市,以及“五一”假期銷售旺季拉動等等。

03

全年價格戰最嚴重的時間已經過去?

往後看,新能源車行業怎麼看?展望下半年,業内普遍表示看好,其實這背後是多重因素的疊加:

第一,商務部宣布今年6月至12月将統籌開展“百城關聯”汽車節和“千縣萬鎮”新能源汽車消費季活動,促進下半年需求回暖;第二,《關于加快推進充電基礎設施建設 更好支援新能源汽車下鄉和鄉村振興的實施意見》也在近期印發了,引導企業加碼下沉市場。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預測,如果未來能滿足農村居民機動化出行需求,将可能撬動5000億元規模的超級市場;第三,今年6月底前不符合國六B要求的庫存車将會出清,對新能源車銷量的負面影響也将在上半年消除;第四,近期國常會關于“新能源車購置稅減免再延期”的政策,有望提振闆塊情緒;第五是,汽車行業全年價格戰最嚴重的時間可能也已經過去。這些因素疊加起來,下半年新能源車月銷增長确定性比較強。(參考來源:新華社,2023.06.09;華福證券,2023.06.12)

在新能源車市場回暖的過程中,我們不妨關注以下四個領域的機會:一是新能源領域具備先發優勢的自主車企;二是業績穩定的低估值零部件龍頭;三是電動化和智能化的優質賽道核心标的;四是“國内大循環”帶來的國産替代機會;五是強勢整車企業比如特斯拉、大衆等對核心零部件的拉動效應。(參考來源:申港證券,2023.06.11;本文不作個股推薦)

風險提示:本資料不作為任何法律檔案,資料中的所有資訊或所表達意見不構成投資、法律、會計或稅務的最終操作建議,我公司不就資料中的内容對最終操作建議做出任何擔保。在任何情況下,本公司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資料中的任何内容所引緻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大陸基金運作時間較短,不能反映股市發展的所有階段。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