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達川鎮:景美産業興 鄉風更文明

作者:達川水鎮

三江交彙、碧波蕩漾、蘆葦叢生,在湟水河彙入黃河之畔,坐落着省級文明鄉鎮——西固區達川鎮。沿着幹淨平整的村道閑庭信步,在千畝棗林掩映中, 藍天碧水與村野民居相襯,文化廣場、綜合文化活動中心、農家書屋次第呈現,村頭巷尾充滿了歡聲笑語……一幅幅環境優美、村容整潔、産業興旺、文明和諧的鄉村畫卷徐徐鋪開。

達川鎮:景美産業興 鄉風更文明

“這幾年生态環境好了,天鵝年年都飛來越冬,數量已經從一開始的幾隻增加到幾十隻了,沒想到短短幾年,變化這麼大。”村民劉女士頗有感觸地說。近年來,達川鎮持續加大生态環境修複和治理力度,保護百年棗園、千畝蘆葦、萬畝濕地,保留鄉村自然生态風貌,每年都能吸引白天鵝、斑嘴鴨、赤麻鴨等30多種野生鳥類來到這裡栖息,“黃河天池”俨然變成網紅“天鵝湖”打卡地。“文明志願者們每天都會給天鵝投食、引導遊客文明觀賞,我們村黨總支積極聯絡攝影愛好者,請他們借攝影作品進行生态科普宣傳。我們村的舞蹈隊還編排了生态文明建設題材的文藝節目,真正把生态文明理念送進了百姓家。”岔路村黨總支書記深切感受到全鎮生态文明建設的可喜成果,“下一步,我們将持續推進生态環境治理,深化公德心建設,重視文明鄉風培育,着力擦亮達川‘生态名鎮’綠色名片。”

達川鎮:景美産業興 鄉風更文明

“綠底”金字招牌擦亮了,産業富民的機遇也來了。近年來,達川鎮以傳統文化為魂,以和美鄉村為韻,以生态農業為基,持續謀劃實施生态康養、農業觀光、鄉村旅遊等設施項目,重點培育和恒育種、苗木交易、綠源養殖、休閑垂釣等内容多樣、結構合理、關聯度高、叢集效應明顯的特色産業,形成了集休閑娛樂觀光、農耕文化體驗、民俗民宿接待、創新創意創業于一體的融合産業發展模式。“隻有産業興旺,才能讓老百姓獲得真正的實惠。我們要牢牢抓住鄉村旅遊發展機遇,依托在達家台建成的馬術俱樂部,不斷為群衆生活和鎮村發展謀出路、想辦法,努力在鄉村振興中争先進位謀出彩。”談起産業發展,賽德文旅産業有限公司負責人李軍異常堅定。

達川鎮:景美産業興 鄉風更文明

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既要有“顔值”,也要有“氣質”。近年來,達川鎮堅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穩步推進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各村制定了村規民約,并通過村民大會、道德講堂、“百姓故事彙”等,以春風化雨、潤物無聲之勢,大力開展除陋習、樹新風活動,村民崇德向善、鄰裡守望相助,文明和諧蔚然成風。農忙“莊稼漢” 農閑“文化人”,設施齊全的文化廣場、書籍豐富的農家書屋、幹淨整潔的活動室,成為村民們日常“打卡”的文化栖息地,“美麗庭院”“五星級文明戶”“新時代最美鄉賢”評選活動也在這裡火熱地開展,成為當地農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這幾年,我們的生态環境變好了,村民的腰包鼓了,個人素質也提高了,隻要大家勁往一處使,擰成一股繩,現代化新農村美麗圖景将在這裡變為現實。”河咀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楊樹紅滿懷信心地說。

達川鎮:景美産業興 鄉風更文明

今天的達川,村莊美觀整潔,村民文明友善,随處可見奔走的志願者、攜老扶幼的青年、謙讓和睦的鄰裡,鄉村文明建設已然根植在這片沃土上,滿眼皆美景,擡頭見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