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每顆晶片售160美元,美芯企業開始“割韭菜”?美媒:華企受苦

在國際技術領域,一場關于晶片的大戰正在進行。晶片在當今世界的地位不可小觑,它不僅促進了科學技術的發展,而且還與一個國家的安全、一個民族的崛起、一個時代的變革密切相關。随着人工智能、物聯網、量子計算機等新興技術的飛速發展,“晶片”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地位将日益突出。

每顆晶片售160美元,美芯企業開始“割韭菜”?美媒:華企受苦

最近,美國半導體公司高通公司宣布,将其骁龍8Gen2處理器的價格上調到160美金一枚,折合為1134元人民币,大大超出了之前的預計。這一新聞令許多人唏噓不已,這也就意味着,作為一款旗艦級的手機處理器,其生産成本将會相應提高。

一、晶片賽道上的“卷”

近兩年來,整個半導體産業的競争可謂是如火如荼,海外的半導體巨頭層出不窮,而本土的半導體産業則是剛剛起步,但已經有了相當不錯的表現。例如,華為海思推出的“麒麟”系列處理器就得到了市場的普遍認同與贊譽。這款麒麟9000處理器的推出被視為華為手機處理器發展的一個裡程碑式的成績,在那時它的表現可以說是同級别中最優秀的。

然而,華為的晶片受到美國制裁的限制,無法繼續前進。從最近的市場佔有率來看,很明顯,海思已經被先進的制程技術給壓制住了。而實際上,這些大型的電子産品制造商們,在這一年裡表現得并不是很好,很大一部分因素就是因為市場需求的下降。

由于智能機市場趨于飽和,加上使用者對于更新換代的要求越來越低,導緻了世界範圍内的行動電話出貨急劇減少,尤其是在中、低檔的行動電話上。現在,人們對中低檔手機的需求已經不再像以前那樣強烈了,人們更願意把目光投向更多功能更強大的、更高檔的手機。原本那些大公司的盈利能力就已經很差了,現在高通的晶片價格一公布,他們就成了衆矢之的。

每顆晶片售160美元,美芯企業開始“割韭菜”?美媒:華企受苦

二、美芯公司“割韭菜”的行為

高通公司釋出消息稱,其骁龍8Gen2處理器的價格将上調到160美金,比蘋果公司的A16處理器要貴得多。衆所周知,骁龍8是很多旗艦機型的首選,這次的提價,可以說是典型的“割韭菜”行為,為了獲得更多的利潤,不惜把價格擡得很高。

有人會說,骁龍8gen2有什麼特别的地方嗎?據稱,它與台積電生産的4納米制程的A16晶圓,在性能與功耗方面,幾乎相差無幾。既然如此,高通為什麼敢這麼大膽地提高價格?難道它在晶片世界裡覺得自己很“不可一世”嗎?

實際上,無論是骁龍還是蘋果公司的A-系列,都是業内廣為人知的手機處理器,他們在各個領域都有着自己獨特的優點。盡管二者在技術上的差距不大(如台積電的4 nm),但是其在架構設計、核心數目、 GPU內建、人工智能加速、優化與調試等方面都會對其産生顯著的影響。

高通骁龍處理器一向以其強勁的性能和出色的能耗控制而著稱。這些晶片一般都是多核晶片,并配置了高性能的 GPU和 AI加速晶片。而蘋果公司的A-系列則是基于自己的體系結構,通過對軟體和硬體進行全面的整合,達到了優異的性能和節能效果。而那些手機制造商之是以沒有采用蘋果公司的 A系列晶片,也就是由于體系結構的原因。

不管怎麼說,我們都不能忽略一個現實,那就是如果沒有了自己的技術,就很難逃脫被别人控制的宿命。而華為,因為其選擇了正确的道路,曾經以價格低廉、品質優良的“麒麟”(天然合成晶片)在世界範圍内占據領先地位。在華為的“麒麟”在市場上徹底喪失了競争力之後,高通順勢将其骁龍的價格翻了三番有餘。

是以,國産的手機廠商在這一輪競争中,遭受了不小的打擊。他們可以選擇更貴的高通晶片,也可以選擇更便宜的聯發科晶片。而國産的手機企業,若是真打算向高端領域發起一波攻勢,要麼就得遵從高通與骁龍的“漲價政策”,要麼就是眼看着自己的市場占有率一點點被蠶食。

每顆晶片售160美元,美芯企業開始“割韭菜”?美媒:華企受苦

我們不能老是陷在困境裡。中國的企業要勇于應對,尋求突破。美企也許已經在“割韭菜”了,但是我們絕不能任人宰割。在這種情況下,中國企業必須要有足夠的信心,有足夠的能力,有足夠的競争力,有足夠的價值。

在真實的市場環境下,中國的企業面臨着來自國外的技術障礙、産品定價等方面的巨大挑戰。盡管這種被“割韭菜”的感覺并不好受,但卻是我們所面對的事實。中國企業要想在高技術的競争中立于不敗之地,就必須依靠自己的力量,主動地去探索,這樣才能使自己成為一個具有自主能力的、可持續發展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