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在北美,花了兩輛奔馳錢送娃打網球,結果意想不到!

在北美,花了兩輛奔馳錢送娃打網球,結果意想不到!

網球是很多想走體育路線的家庭會選的項目,那這條路好走嗎?下文媽媽向周圍人請教後發現,在美國,要想打好網球,家長們勢必要在訓練、賽事、俱樂部等活動中,投入大量的時間、精力和金錢……

本文轉載自公衆号:蒙村媽媽下午chat(ID: mamaxiawucha)

文丨壯壯媽    編丨May

還記得2022年轟動世界和加拿大的網球小将嗎?

萊拉·費爾南德斯,20歲時獲得了女子網球WTA的第13名,是出生在蒙特利爾的移二代。

還有和她同年的中國混血網球小将艾瑪·拉杜卡努,出生在多倫多,後來随父母去到英國,擁有加拿大和英國雙重國籍。

不到19歲生日,她就獲得了美網女單冠軍。2022年獲WTA第10名。

這兩個移二代的成功,讓很多走在體育雞娃路上的移民,頗是歡欣鼓舞了一陣。感覺我們的後代有希望了。

在北美,花了兩輛奔馳錢送娃打網球,結果意想不到!

其實,不要說這兩個女娃自身天賦過人,家庭也不一般。

費爾南德斯的爸爸是運動健将,從小親自督導。

艾瑪·拉杜卡努的父母從事金融,妥妥的金領。

要想在網球領域搞出點名堂,沒有百萬家底就别想了!

先看看北美家長的觀點:

“體育屁用沒有,我花了十幾萬刀在孩子網球上,也沒練出來。”

“我一個朋友的孩子花了兩輛奔馳車的錢,把孩子培養成高中的校隊男單首席,在州的青少年比賽進入前16,離職業水準還差10萬8千裡。”

“絕對是燒錢的活動,美國沒幾個老黑能在網球出成績就是明證。”

雖然網上吐槽的人多,但身邊朋友的孩子在俱樂部打網球的,也不少。而且,還想去西班牙上網球學校呢,看來是真愛了。

在北美,花了兩輛奔馳錢送娃打網球,結果意想不到!

網球有多苦?

當我向朋友請教經驗,她說,哎喲,太苦了,實在有點不願回首。

有多苦呢?先過這幾關吧。

1、找私教;找陪練的同伴;

2、選合适的俱樂部;

3、四處打比賽、攢積分;

4、運動損傷、精神壓力;

5、學業和運動怎麼能不“二選一”......

每個都是檻!不懂的人覺得,哪項運動不是這樣苦?懂的人會深以為然。

遊泳,往池子裡一扔,瞎撲騰呗!教練覺得有潛質的,多指導兩句,接下來還是自己再撲騰。

網球就不一樣了。

網球作為精英運動,對教練、對陪練的要求高。即使教練先湊合着,也要租場地,找同學搭夥打球。搶熱門時間段的場地那是個技術活;找同學搭夥,要水準相當,還要互相投緣。四處參加比賽的辛苦就不說了。

報名比賽更累!

在北美,花了兩輛奔馳錢送娃打網球,結果意想不到!

一到網上報名比賽的時段,朋友就提前準備好電腦、手機、IPAD,幾台裝置一起搶。孩子在家的時候還可以和她一起搶,有時候孩子上學,她一個人手忙腳亂!

有時候沒有搶到位子,孩子參加不成比賽,就影響積分。孩子一肚子委屈,朋友更委屈!

這些還隻是後勤支援,日複一日的練習,産生的心理壓力、運動損傷,這些才是最困難的。

是以,家有網球娃,孩子吃苦是肯定的,還要作好“費媽”和“費爸”的準備。

就是有了百萬家底,沒有這些心理準備,也走不了太遠。

有錢是必須的!

當然,百萬家底也還是一個重要條件的。有錢是必須的!

帝都打網球,從球場就開始燒錢了!我查了某網球場價格,室内每小時300元,室外150元。加拿大的網球場倒是沒有那麼貴,夏天許多戶外場還是免費。

但是,比較好的俱樂部的網球場還是有限。最最主要,教練、訓練和比賽,這些都加起來,每年沒個2-3萬,根本下不來。

私教入門價至少60刀一小時,水準高的一兩百。每周約三小時的私教,算正常。出去比賽的路費、酒店費用,是很大一筆開銷,有時候還要出國比賽。

本意是幹貨文,忍不住替朋友倒了半天苦水。說了這麼多難處,還要繼續在網球上砸錢、砸精力的看過來!

在北美,花了兩輛奔馳錢送娃打網球,結果意想不到!

魁北克培養運動員的機制還是不錯的,學校和俱樂部相結合。中國小都有Sport Etude (運動生)項目,壓縮校内學習時間,留出俱樂部訓練的時間。

但是,有兩個問題:

1、申請這個項目,需要學習成績和運動成績都達标。

2、不是所有的學校都有“運動生”項目。

國小階段相對寬松,中學的“運動生”項目就相對較嚴了。

對于學習成績的标準,因學校而異。

我曾工作過的法私中學,要求每科達到75分,才能進入“運動生”項目。而且,每個階段都會審查學習成績是否達标,一次不達标警告,下次再不達标就勸退了。

在北美,花了兩輛奔馳錢送娃打網球,結果意想不到!

而運動成績要看各個運動協會的标準,魁省網球協會的标準是:

在進入中學,準備申請“運動生”項目的前一年,必須達到:

在44 周的時間内,每周至少訓練10 小時(包括技戰術、體能訓練和心理輔導)。

在這一年中,至少參加了 10 場省級網球比賽。

通過加拿大網球協會的體能測試。

在中學的學習期間,必須達到:

在44 周的時間内,每周至少訓練15 小時(包括技戰術、體能訓練和心理輔導)。

在這一年中,至少參加了 10 場網球比賽(省 、全國或國際比賽)。

通過加拿大網球協會的體能測試。

省注冊的學生運動員,需要在每年10 月31 日之前注冊。

如果不符合上述要求,将被停止“運動生”資格至少一年。

每年注冊的要求,不僅适用于專門的“運動生”項目,即使在普通學校就讀,參加省系統的正規比賽,也是要每年注冊的。

當年兒子遊泳的時候,都是俱樂部每年統一注冊。

在北美,花了兩輛奔馳錢送娃打網球,結果意想不到!

哪些中學有資格辦“運動生”項目?

這個“運動生”項目和學校的運動隊訓練是不同的,要求更嚴格,由魁省教育部親自蓋章認證。

這個網址上可以查到有資質的全部學校名單,公校和私校都有。

http://www.education.gouv.qc.ca/organismes-de-loisir-et-de-sport/programmes-sport-etudes-au-quebec/liste-des-programmes-reconnus/

CEGEP和大學階段怎麼辦?

中學畢業,進入CEGEP和大學,如果想繼續保持運動,就更難了。

學習還好說,最難的是運動成績要達标。

以前我曾經介紹過,魁省有一個Alliance Sport-Études (運動生聯盟),會員的一邊是運動成績達标的學生運動員,另一邊是各大CEGEP和大學。

進入這個計劃的學生,會享受特别的上課安排,為訓練提供時間。

但對運動成績的要求是比較高的,要求excellence, élite, relève ou espoir 級别 (優秀、精英、接班人或希望)。

優秀的級别最低,但已經比較難了。比如遊泳,優秀級别要求至少有一個項目達到加拿大國家級的水準。

網球對應的級别的要求可以在這個網站上查詢:http://tennis.qc.ca/haute-performance/athletes/

上面還有各級别被認證的運動員。我剛查了一下,優秀級别沒有,精英和接班人級别,各12人。

在北美,花了兩輛奔馳錢送娃打網球,結果意想不到!

網球的”優秀“級别要求:

男生:擁有準運動員的全國排名。

女生:擁有準運動員的全國排名。

而“接班人”級别則要求,有國際以及全國比賽的成績。

俱樂部怎麼選?

制度明白了,覺得孩子是這塊料兒,家長也敢砸銀子和時間,但是在哪裡訓練好呢?是不是會被無良教練或者俱樂部騙了?

我特意咨詢了入坑網球的資深媽媽,她回複我:“沒什麼好俱樂部,主要靠父母的資金和精力投入,長期堅持,俱樂部和教練比較功利。”“四五歲開練,大點參加比賽,賺積分排名,長期私教。”

是以,隻能靠家長們慧眼識珠,找到适合自家娃的教練和俱樂部了。

不過,魁省網球協會的網站上有一些網球中心的推薦,就是這個網址:

https://tennis.qc.ca/haute-performance/centres-de-tennis/

我挑了幾個蒙特利爾附近的:

Montreal:TENNIS MONTRÉAL EXCELLENCE

St-Laurent: CLUB SPORTIF CÔTE-DE-LIESSE

Laval: ACADÉMIE MÉNARD ET ASSOCIÉS CARREFOUR MULTISPORTS

Verdun: CLUB DE TENNIS ILE DES SOEURS

Boucherville: SANI SPORT

把任何一件事作為職業,做好了都是辛苦的。尤其體育運動,入坑的時候可能是因為興趣、鍛煉身體。

但一旦生出點想法,想把它作為職業,或者指望孩子憑着這份運動成績來謀一個好前程(比如,進藤校),那麼這種運動基本上不會再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想入坑運動的家長們,請想好了再幹。如果幹了,就别後悔!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