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學以成人 博學笃志——校長張希在吉林大學2021級新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

作者:城市晚報
學以成人 博學笃志——校長張希在吉林大學2021級新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

學會成為成年人

在吉林大學2021屆新生開課儀式上的講話

張曦校長

九月 28, 2021

學生、老師:

大家上午好!

首先,我謹代表全校教職員工,代表校委書記蔣志英,向來自75個國家和地區的10462名大學生、7964名碩士生、2147名博士生、272名留學生表示熱烈歡迎。我想借此機會向為培養您而努力培養您的老師和家長表示衷心的感謝!

你加入的吉林大學,有着輝煌的曆史,她與黨和國家同呼吸,與命運同流合,與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步伐同舟共濟。有白求恩學校的師生與侵略者面對面戰鬥的血迹斑斑的慘劇,有東北郵電學校的師生迎接新中國沖上解放的戰場,有東北人民大學的師生為黨和國民教育一路過北的力量, 有長春汽車拖拉機學院和長春地質學院的師生為為國家建設服務譜寫了輝煌的篇章,也有中國人民解放軍獸醫大學的師生決心投身于國防事業的夢想。幾代人濟濟大人辛勤耕耘,無私奉獻,六脈合一,付之火,生動诠釋了"求實創新,勵志強"的學校訓練,鮮血流淌的紅色革命精神,白求恩精神,以及新時代鑄造的黃新年精神,抗疫的偉大精神等等,共同成為偉大精神和力量的源泉。

同學們,大學将是你們學生時代的最後階段,也是形成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關鍵時期。我們常說,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現代人作為學生要花十幾年的時間,那麼我們學會了學習嗎?學習和研究的目的是否明确?在我看來,人類學習不同于機器學習,人類學習的目的是讓自己成為人類,成為人類,然後實作生命的真正價值。

生物意義上的人是碳基生物。基于目前人類的技術水準,我們所有的行為和追求,都無法完全擺脫體内的碳基。是以,"文明精神,野蠻體質"是學校對學生的基本要求。學生應通過科學運動、健康的生活方式、體質健全、鍛煉意志等方式,增強自信心,應對未來的不确定性。學校還在不斷推進教學、體育、住宿、餐飲等校園基礎設施建設,為學生創造健康舒适的學習和生活環境,幫助每個學生成為身心健康的人。

社會學意義上的人是所有社會關系的總和。成年期的一個重要标志是能夠獨立和正确地處理其與外部世界的關系,包括其與他人,個人和團體以及與環境的關系。能夠正确地做到這一點就是要有美德。正确做到這一點的能力要求我們學會有效地溝通,了解和适應不同的文化,并建立基于人類良知的普遍身份。家庭、友情、愛情,都是人類最真實、最簡單的感受,我們需要細心的關懷和善意。

學習時間長,是人們生活的基礎,也是大學學習的一個重要主題。自學,互相學習,将貫穿你的大學學習。然而,要真正精通一門學科或領域,往往需要各種知識來支援它。是以,我建議我們采取博學的方式,從多方面積累經驗和經驗,拓展視野。正如培根所說:"讀曆史造人智,讀詩造就人智,數學造人深思,科學造就人深刻,倫理造人莊嚴,邏輯修辭造就人雄辯。"希望大家珍惜大學的學習時間,不拘一格,好好受益。學校正在加快資訊技術建設,完善線上線下融合的教學方式,完善選拔體系和學分體系,努力為每個人争取高品質的教學資源,充分發揮綜合性大學的優勢,讓各專業的學生成為知識強者。

除了eernity,成年人還需要雄心勃勃。謹慎的選擇固然重要,但我們也要明白,任何選擇都不會一路走來,還需要堅持和勇氣。許多輝煌成功的背後,隐藏着長達十年的劍拔弩張的毅力。許多人都聽說過居裡夫人的故事,她在極其惡劣的實驗條件下晝夜不停地工作了三年零九個月,經過無數次反複的分離、淨化和測定,從數噸瀝青鈾渣中提取了百萬分之一品質的億分之一,或0.1克氡。這是興趣和理想如何通過堅持淬火成為現實的一個例子。

還有應屆研究所學生,除了你的學習任務外,還有科研任務,科教一體化是培養高層次人才的有效途徑。科學研究的目的是拓展人類認知的邊界,解決重要問題,推動科技進步,回饋社會需求。學習的規模并不取決于論文的厚度和論文的數量,而是取決于研究結果的價值。我校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創始人王向浩老師,他的博士研究期間代表作品隻有一頁半,卻發現并糾正了格林瓦爾德定理的錯誤,鑄就了經典。抓住并解決熱點地區的關鍵問題是取得裡程碑式成果的政策。但盲目跟蹤熱點,可能最終會搞笑的是别人的,但他們什麼都沒有。相反,被遺忘的寶藏也可能在看似傳統的地區被挖掘出來。如我校電子系半導體化學系創始人之一趙木夫老師,在傳統熱力學領域,發現了相鄰區域和共同邊界的規律,建立了多相圖的邊界理論,成為指導功能材料制備的重要依據。

大學時間隻是匆匆忙忙的幾年,相對于整個人生來說,是短暫的,但可以成為你一生的财富,幫助你應對未知和挑戰的前進之路。今年夏天,化學學院2001屆校友在母校畢業20周年的重聚會上,他們從老校長唐玉清老師的家鄉宜興選石,镌刻"唐玉清之星"曲目,捐贈給學校,向校内表示敬意和感謝。這些同學們說出了吉林大學60萬校友的共同心聲:沒有奮鬥,不會讓我們産生真摯的感情;從今天開始,在座的每一位學生都是吉林大學的師傅,希望大家能在吉林大學校園裡寫下屬于自己的青春詩,留下一段美好的回憶,在畢業多年後依然值得銘記。

"很長一段時間,你也可以成為一個成年人。希望多年後,所有學生今天都能記住自己的理想和抱負,并為此付出代價。我相信,實作未來的最好方法就是創造未來。希望到那時,你們都能具備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所需的素質和能力,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來源:吉林大學新聞中心網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