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科大訊飛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嗎?

作者:沃水投研

當下人工智能行業正處于蓬勃發展的時期,各大企業紛紛搶灘登場,希望能在這場浪潮中分一杯羹。其中,科大訊飛作為一家以智能語音起家的科技公司,近期釋出的訊飛星火認知大模型引起了廣泛關注。

去年11月30日,OpenAI推出了ChatGPT,這款基于GPT-3.5大模型的聊天機器人程式在短時間内成為了史上增長最快的應用之一。人們将其意義相提并論于喬布斯發明蘋果手機、萊特兄弟發明飛機等劃時代的發明。随着“AI大模型”時代的到來,各大企業都希望能夠抓住人工智能的浪潮,從中獲得巨大商機。

科大訊飛也積極行動起來。5月6日,公司釋出了訊飛星火認知大模型,引起了業界的關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正值公司成立24周年之際,科大訊飛再次釋出了訊飛星火認知大模型V1.5,率先打響了國内大模型的“更新戰”。這一系列動作引發了人們對科大訊飛能否借助這些"星火"點燃整個人工智能行業的熱情和期待。

科大訊飛以其智能語音技術起家,如今通過推出訊飛星火認知大模型進軍大模型領域,無疑是在迎頭趕上人工智能行業的最新趨勢。人們對于科大訊飛在大模型領域的發展前景充滿了期待和猜測。在當下國内人工智能行業熱情高漲的背景下,科大訊飛能否借助這些"星火"點燃更多的激情和期待。

星火認知大模型V1.5釋出,打響國内大模型“更新戰”

OpenAI推出的ChatGPT如何改變世界?AI大模型又将如何影響各行各業?随着在近半年來媒體鋪天蓋地的宣傳,相信大家都早已耳熟能詳。因而,有關行業與産業鍊的情況,我們就不再一一述說了。我們不妨直接來看看訊飛星火認知大模型V1.5都有那些變化?在資料不占優勢、算力不占優勢的前提下,科大訊飛的星火認知大模型又為什麼能走到國内最前面?

6月9日,科大訊飛在安徽合肥舉辦的24周年慶上,釋出了星火App以及訊飛星火認知大模型1.5版本。僅僅時隔一月,訊飛星火認知大模型不僅各項能力持續提升,且在綜合能力上實作三大更新:即開放式知識問答取得突破,多輪對話、邏輯和數學能力再更新。據了解,星火認知大模型1.5版本各項能力均得到持續提升,其中提升最大的是知識問答,為24%;邏輯推理、數字能力、代碼能力、語言了解和文本生成分别提升10%、9%、8%、8%和7%。

更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繼續在後續的更新計劃中,再次明确了具體的裡程碑和時間表。比如,到8月15日,将突破代碼能力,多模态互動也會再更新;到10月24日,公司的通用模型開始對标ChatGPT,實作中文超越,英文相當。這是目前國内唯一給出大模型發展明确時間表的公司。

為什麼科大訊飛能定如此清晰的目标?公司給出的解釋是,“公司每一個關鍵的技術子產品都是完全自主研發的,對每一個階段的技術都是可控的,軟硬體平台都是國産自主可控的。擁有完整的創新體系,這是科大訊飛能夠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前行,給出明确裡程碑和時間節點的關鍵”。至于公司在資料不占優勢、算力不占優勢的前提下,為什麼能走到國内最前面?公司的回應是,“因為科大訊飛有成建制的團隊,有精誠團結的團隊,骨子裡流淌着科技創新的基因,這是一種文化的傳承”。不過,回想公司的發展曆程,能夠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就堅持側重技術研發的公司确實不多,科大訊飛也算得上是其中之一。

此外,5月9日,中文通用大模型綜合性評測基準SuperCLUE正式釋出。其釋出的總榜單顯示,GPT-4排名第一,GPT-3.5排名第二,星火認知大模型緊随其後排名第三,總分分别為76.67分、66.18分和53.58分;其中,百度的文心一言僅為32.61分。這些充分說明了星火大模型盡管和OpenAI的GPT大模型還有差距,但已經算得上是國産大模型的佼佼者了。

當然,總分排名較前也不能說明一切,畢竟每個公司都有自己的特長,在某些垂直領域有着自己的優勢;更重要的是各公司的大模型仍然在飛速發展,類似的排名随時都在發生變化。5月22日,中文通用大模型基準(SuperCLUE)釋出最新評測結果顯示,360的“360智腦”多項能力位列國産大模型第一,總分為58.24分,位居全球第四,國内第一,僅次于Anthropic公司的Claude,以及OpenAI的GPT-4和GPT-3.5。科大訊飛的訊飛星火已從全球第三降到第五,這還是在中文通用大模型綜合性評測裡的結果。

智能語音技術最突出,創始人與導師攜手24年

事實上,作為一家以智能語音起家的人工智能公司,公司最突出的能力仍然是智能語音技術,其獨占國内第一梯隊。公司在人工智能領域深耕多年,共主導和參與5項國際标準和國際标準技術報告項目;其中,智能語音技術實力最為突出,公司主持制定的全球首個智能語音互動ISO/IEC國際标準項目,成為在人機互動領域首個由中國牽頭制定的智能語音互動國際标準項目。公司智能語音技術涵蓋語音識别、語音合成、聲紋識别、語種識别等方向,綜合實力和成長能力遠超同業競争者。

根據IDC資料顯示,在大陸智能語音市場中,科大訊飛以60%市場佔有率穩居第一,遠超第二到第四名的阿裡、百度和思必馳;形成了從研究到産品的全鍊路産學研體系,推出了多個主流的智能語音軟硬體産品。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科大訊飛在智能語音的實力,也不是一日練就的。據了解,科大訊飛成立于1999年,自成立以來,一直從事智能語音、自然語言了解、計算機視覺等核心技術研究并保持了國際前沿技術水準;積極推動人工智能産品和行業應用落地,緻力讓機器“能聽會說,能了解會思考”,用人工智能建設美好世界。其中,劉慶峰可以說是公司的靈魂人物。1973年,劉慶峰出生于安徽泾縣的一個普通家庭;1990年,17歲的劉慶峰放棄保薦清華大學的汽車工程專業,選擇中國科技大學電子工程系。

在上世紀90年代,國内語音分為“南北二王”;其中“南”指的是中國科技大學的王仁華教授,“北”則是清華大學的王作英教授。不久,劉慶峰迎來人生轉折,王仁華打破慣例,讓年輕的劉慶峰牽頭做一個語音合成系統。1998年,在國家“863計劃”語音合成比賽中,劉慶峰帶領的中科大團隊擊敗清華、北大等對手,奪得冠軍。1999年6月,劉慶峰一邊攻讀博士學位,一邊與一批中科大校友,創立了科大訊飛的前身——安徽矽谷天音資訊科技有限公司,大約半年後,改名為科大訊飛。經過連續幾年的波折後,2004年在語音市場上堅持了5年的科大訊飛,終于實作扭虧為盈,由此進入發展快車道。2008年,公司在深交所挂牌上市。2012年8月,中國移動與科大訊飛簽訂認購協定,以13.63億元認購科大訊飛7027.39萬股新股,成為科大訊飛的第二大股東。

值得注意的是,國内語音“南北二王”之一的王仁華,目前仍然是公司第十大股東,持股比例為0.76%;他既是劉慶峰的導師,也是其在語音技術道路上的領路人。

教育仍為最核心賽道,變現之路任重道遠

科大訊飛在智能語音技術的實力是無容置疑的,但是,24年過去了,變現之路卻依然任重道遠,而差不多同期創立的網際網路公司早已成長為萬億巨頭。不過,公司的遠景規劃倒是顯得十分宏大。

早在2021年,公司在年會上提出十四五發展目标,明确了科大訊飛“人工智能2.0”的奮鬥目标,即五年内實作“十億使用者、千億收入、萬億生态,成為中國人工智能産業上司者”。2022年12月,随着OpenAI推出的ChatGPT,科大訊飛也啟動了“1+N 認知智能大模型技術及應用”專項攻關,其中“1”指的是通用認知智能大模型算法研發及高效訓練方案底座平台,“N”指的是将認知智能大模型技術應用在教育、醫療、人機互動、辦公、翻譯等多個行業領域。

當然規劃歸規劃,目前AI+教育仍然為公司營收最核心的賽道。在教育領域,公司依托“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因材施教成就夢想”理念指導,面向國家重大教育命題,通過人工智能核心技術加教育教學場景深度融合應用,為學生、教師以及各級教育管理者提供精準便捷的服務,實作教與學過程中的資料積累,幫助師生減負增效,促進教育進步。同時,公司的教育産品還形成了G/B/C 三類客戶業務體系的産業生态閉環,即G端業務主要以市縣區等區域建設為主體,涵蓋面向區域内各類學校及使用者的因材施教整體解決方案等;B端業務主要以學校建設為主體,包括面向學校的智慧課堂、大資料精準教學、英語聽說課堂、智慧作業等;C端業務主要以家長使用者群自主購買為主,包括AI學習機、個性化學習手冊、課後服務課程服務等産品。

公司在C端努力的方向是正确的,不過由于公司早期一直在聚焦B端,缺乏C端基因,是以至今仍未打造出現象級的爆款産品,難以形成生态鍊。此外,C端的收入在一定程度上為公司現金流的穩定打下了一定基礎,但一些産品也遭到了諸多使用者的不滿,産品投訴問題待解。

據2022年年報顯示,2022年公司營業收入為188億元,增長率為2.77%,實作淨利潤為5.61億元,增長率為-63.94%;其中,教育産品和服務收入為61.61億元,占比約32.74%,是公司收入最大的業務闆塊。

總而言之,公司未來的發展最少仍存在幾方面的挑戰:一,營收增速大幅放緩,今年一季度更是下滑17.64%,新業務拓展成效不明顯,公司要在五年内實作“千億收入”,難度很大。二,公司負債率和負債金額較高,2022年公司資産負債比率為48.73%,負債合計金額高達160億,其中應收賬款高達98.7億元,高額負債大大蠶食了原本就不多的利潤。三,盈利能力較差,毛利率不斷下滑;2019年至2022年公司毛利率為54.34%、54.25%、51.66%和49.39%,呈現不斷下滑的态勢;此外,僅2022年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為4.73億元,研發投入資本化的金額為14.13億元,而淨利潤僅為5.61億元,若扣除政府補助并把研發投入完全費用化,公司實際虧損較大。四,大模型競争激烈,對公司教育等原有業務的賦能作用,仍有待觀察。實際上,相對于華為、騰訊和百度這些大廠而言,公司在資料上不占優勢,在算力上也不占優勢,以公司的營收和利潤體量,在資金上也不占優勢,未來的競争壓力可想而知。公司能取得現在的成果,已屬難能可貴。此外,公司在2019年被列入美國實體清單後,2022年10月被再次極限施壓,從供應鍊到相關的合同簽署需要調整,也影響了當期訂單簽訂的節奏。

不過,随着科大訊飛星火認知大模型的推出和更新,“星星之火”終究已經點燃,能否“燎原”隻能邊走邊看了!在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如果ChatGPT的出現真的是一個“奇點”,那麼未來一切皆有可能。大模型的問世,加快了智能湧現的腳步,基于湧現智慧的時代正在到來,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吧!

免責聲明:文中資訊均來源于公開資料,我司對其準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文中内容和意見僅供參考,我司及雇員對使用本報告及其内容所引發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概不負責。本報告版權歸我司所有,未經我司書面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均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複制、引用或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