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提示詞工程?NO!問題建構?YES!

作者:人人都是産品經理
在AI大模型火起來之後,Prompt這一概念也進入了人們的視野,因為通過有效的Prompt提示詞,我們可以更加高效地與AI進行對話。不過,提示詞工程這項技能在未來的地位會持續升高嗎?本文作者發表了他的看法,一起來看一下。
提示詞工程?NO!問題建構?YES!

一、提示詞工程不是未來

ChatGPT大火後,提示詞工程(Prompt Engineering)概念成為了大衆的焦點。許多人為了緊跟AI步伐,不斷地學習各類提示詞工程的技巧,以便于能夠更加有效地與AI進行對話,并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

在招聘市場上,甚至催生了一個新寵兒——提示詞工程師(Prompt Engineer)。按字面意思了解,就是掌握了提示詞工程的技巧的人,利用與AI模型溝通的能力,為企業解決問題。

提示詞工程一時間風頭無兩,許多人也紛紛認為,提示詞工程是未來所有人都必須具備的一項技能,甚至該技能會替代掉許多工作,尤其是基礎類工作。

但實際上,我們或許過于高估了提示詞工程在未來的地位。Sam Altman(OpenAI的CEO)在其于2022年的一則訪談中也有提到他對于提示詞工程在未來的觀點。

我并不認為在5年後我們還會需要提示詞工程,因為它會被內建到任何地方。無論是文本還是聲音,基于其所處的場景,你隻需要用語言和電腦進行互動,讓電腦去完成你讓它做的事情。……我認為最基本的互動方式,就是自然語言。

Andrej Karpathy(前特斯拉的AI負責人)甚至說到:

目前最火熱的程式設計語言,是英語。

提示詞工程在未來的重要性将會被降低的原因可能有以下三點:

  1. 未來的AI系統将會變得更加直覺,更善于了解自然語言,是以也會減少對于“精心設計”的提示詞的需求;
  2. 像GPT-4這類新型的AI模型,已經在提示詞制作方面顯示出了不錯的前景,AI本身正處于提示詞工程過時的邊緣;
  3. 提示詞的有效性取決于特定的算法,這限制了它們在不同AI模型或版本中的效用。

是以,到底什麼樣的能力,能夠持續地、持久有效地,給予我們不斷地利用AI發揮潛力?這就是問題建構。

二、問題建構

1. 什麼是問題建構

問題建構(Problem Formulation)是以清晰簡介的方式識别、定義問題的過程。它會将問題分解為更小、更易于管理的部分,收集有關問題的資訊并分析,并生成潛在的解決方案。問題建構的目标是對問題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并生成可有效實施的潛在解決方案的過程。

一言以蔽之,問題建構,是識别、分析和描述問題的能力。

2. 提示詞工程 VS 問題建構

為什麼是問題建構而非提示詞工程,才是應用AI的未來方法,需要通過觀察二者的差異了解。

提示詞工程的重點在于,選擇合适的單詞、短語、句子及标點符号等來制作(Craft)出最佳的文本輸入。是以,提示詞工程的要求是能夠掌握特定的AI工具和語言能力。

問題建構則強調劃定問題的重點、範圍和邊界,以此來定義問題。是以,問題建構的重點在于對問題所屬領域的全面了解,以及抽取現實世界問題的能力。

可以這麼說,若問題沒有被準确建構,那麼再複雜的提示詞也是沒有用的。而若問題本身能夠被清晰定義,那麼提示詞在語言上粗糙點也沒關系,解決方案才是關鍵。

3. 問題建構步驟

第一步,識别問題。

問題的發生一定會伴随着一些明顯的特征,讓我們能夠感受到問題的存在。此時的問題可能非常具體且易于确定,也可能很寬泛或帶有創造性。

例如,我要查詢某天發生了什麼事情,這個問題非常具體。但如果是要讓AI幫我們撰寫一份符合公司實際需要的市場活動方案,則是更加寬泛、更需要創造力的。

第二步,定義問題。

在此步驟中,需要澄清問題的本質和範圍,并将問題拆分成更小的可管理的子問題,尤其是當問題涉及多方面因素時。因為如果問題過于複雜,往往很難産生有效的解決方案。

與此同時,需要收集與問題相關的資訊,并對資訊進行處理分析。收集資訊一般可以通過資料分析、專家訪談或使用者研究等方式擷取。

例如,“撰寫一份符合公司實際需要的市場活動方案”這一問題,非常寬泛,且需要創造力。我們需要對該問題進行拆解,如“活動的執行目的是什麼”、“執行該活動有哪些資源可用”等。其次,我們可以擷取更多關于策劃該活動的關鍵資訊,例如,對目标群體進行采訪調研擷取客戶期望、收集競争對手的類似做法、詢問市場活動專家了解活動注意事項等。

問題拆分的結果與收集分析的資訊,将成為建構問題的關鍵。

第三步,問題重構。

問題重構意味着改變看待問題的角度,也被稱作替代解釋(Alternative Interpretation)。

基于我們對問題的定義以及對問題相關資訊的收集,原始的問題可能會發生變化,我們可能發現,真正的問題并不是一開始所認為的問題,而是另有内涵。

例如,當使用者給你回報說“為什麼頁面上沒有某個按鈕”時,其問題本身可能并不在于“按鈕是否存在”,甚至可能也不在于“功能是否存在”,而是使用者“需要的某項服務沒被找到”。或許該服務的相關功能在産品内是有提供的,隻是使用者在操作過程中沒遇到或忽視了。

問題的準确重構,能夠指導AI有效地拓寬解決方案的範圍,進而幫助我們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案,并克服創造性的障礙。

而此類問題重構的方法,也被稱為“X-Y Problem”。

X代表着原始問題,而Y則代表着真實的問題。問題的發起者或提出方往往無法直達問題根源,而我們需要具備根據他們提出的X而找到Y的能力。

第四步,限制設計。

最後,我們需要通過定義解決方案的輸入、過程和輸出來限制問題的邊界,這主要是為了解決AI傳回資訊的要求問題。

通常我們可以通過提示詞來進行限制設計。提示詞工程中的“Few-Shot Prompting”方法就是一種典型的限制設計方式。它通過舉例的方式,讓AI了解任務本身的要求,進而輸出讓提問者滿意的輸出資訊。

例如,提示詞輸入:

The odd numbers in this group add up to an even number: 4, 8, 9, 15, 12, 2, 1.

A: Adding all the odd numbers (9, 15, 1) gives 25. The answer is False.

The odd numbers in this group add up to an even number: 17, 10, 19, 4, 8, 12, 24.

A: Adding all the odd numbers (17, 19) gives 36. The answer is True.

The odd numbers in this group add up to an even number: 16, 11, 14, 4, 8, 13, 24.

A: Adding all the odd numbers (11, 13) gives 24. The answer is True.

The odd numbers in this group add up to an even number: 17, 9, 10, 12, 13, 4, 2.

A: Adding all the odd numbers (17, 9, 13) gives 39. The answer is False.

The odd numbers in this group add up to an even number: 15, 32, 5, 13, 82, 7, 1. A:

AI會傳回結果:

Adding all the odd numbers (15, 5, 13, 7, 1) gives 41. The answer is False.

一般來說,當任務本身是以生産為導向時,用更加嚴格的标準進行限制設計會獲得更加好的結果,因為生産意味着标準和效率。但如果面向一個更為需要創造力的任務時,在限制設計上則可以适當放寬(甚至消除),讓AI本身能夠探索更多,進而提供更加新穎的解決方案。

作者:吸貓狂魔;公衆号:吸貓狂魔

本文由 @吸貓狂魔 原創釋出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定。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産品經理平台僅提供資訊存儲空間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