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當年網約車大戰、紅包偷襲戰,回顧那些年騰訊和阿裡的支付争奪戰

作者:WG吳哥說财經

視訊加載中...

01 淘寶擊敗eBay,杭州馬的支付寶是如何崛起的

1999年,28歲的馬斯克把自己的第一家公司Zip2賣給Compaq,賺到了2200萬美元,之後先是獎勵了自己一輛邁凱倫,然後轉頭就開始了第二次創業。

這次他看中的是網絡支付。

當年網約車大戰、紅包偷襲戰,回顧那些年騰訊和阿裡的支付争奪戰

一個月後,網絡支付平台X.com成立,之後與人合并為PayPal。2002年PayPal被eBay15億美元收購,成為eBay的主要付款方式。

就在收購PayPal的同一年,eBay入股易趣進入中國市場,很快占據了國内C2C市場接近80%的份額。

這時,該咱們杭州馬閃亮登場了。

當年網約車大戰、紅包偷襲戰,回顧那些年騰訊和阿裡的支付争奪戰

2003年,阿裡的C2C平台淘寶網上線,半年後推出第三方支付工具“支付寶”。當時隻有3個人的支付寶,還設在淘寶的财務部,靠着手工和Excel記賬。

當年網約車大戰、紅包偷襲戰,回顧那些年騰訊和阿裡的支付争奪戰

接下來的事兒大家都知道了,淘寶擊敗了強大的國際巨頭,2008年,eBay宣布退出中國市場,支付寶也随着淘寶的快速增長成為國内最大的支付平台。

那麼,支付寶是模仿eBay的嗎?

當年網約車大戰、紅包偷襲戰,回顧那些年騰訊和阿裡的支付争奪戰

隻能說,無論是成立淘寶還是推出支付寶,杭州馬當時肯定是借鑒了eBay的經驗。但和當時PayPal依賴國外成熟的信用卡體系不同,支付寶則是“擔保+交易”模式,由淘寶擔任第三方擔保和仲裁的角色保管貨款,買家收貨确認後再轉給賣家,解決了消費者網上交易的不信任問題,非常适合當時國内電商起步階段的現狀,推動了淘寶的迅速發展。

當年網約車大戰、紅包偷襲戰,回顧那些年騰訊和阿裡的支付争奪戰

就在eBay退出中國市場的第二年,支付寶使用者數突破2億,超越PayPal1.8億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子支付平台。

杭州馬甚至發出了“拿着望遠鏡也找不到對手”的豪言壯語。

這時,該咱們小馬哥閃亮登場了。

02 滴滴和快的的補貼大戰,騰訊和阿裡的支付争奪

2005年9月,騰訊推出了自己的C2C平台拍拍和自己的支付平台财付通。但由于騰訊電商一直不溫不火,依托于電商交易場景的财付通呢,也就一直不溫不火,這也是小馬哥一直不甘心放棄電商的原因之一。

而在把電商業務轉交給東子之後,财付通更是淪為充值Q币和續費紅黃藍綠各種鑽的尴尬角色。相較于老大支付寶,幾乎沒什麼存在感。

當年網約車大戰、紅包偷襲戰,回顧那些年騰訊和阿裡的支付争奪戰

2013年之前,支付寶的移動支付市場占有率高達80%,财付通雖然排老二,但份額隻有10%左右。

2013年6月,支付寶推出的餘額寶迅速風靡,不到半年的時間新增使用者過億,一時風光無限。

但就在兩個月後,小馬哥出手了。

當年網約車大戰、紅包偷襲戰,回顧那些年騰訊和阿裡的支付争奪戰

決心放棄電商的騰訊,終于将重心集中到自己的社交産品上,2013年8月,微信5.0版本上線,首次增加了支付功能。

雖然電商我鬥不過你,但我有社交啊!微信的普及給了小馬哥在其他場景和杭州馬搶支付入口的底氣,很快他就找到了目标。

2013年12月,支付寶宣布與快的合作推廣移動支付,騰訊立馬跟進,和快的的競争對手滴滴牽手,宣布微信支付接入滴滴。

當年網約車大戰、紅包偷襲戰,回顧那些年騰訊和阿裡的支付争奪戰

伴随着競争的白熱化,之後兩大陣營開始了補貼大戰,希望通過燒錢補貼培養使用者的移動支付習慣。

當年網約車大戰、紅包偷襲戰,回顧那些年騰訊和阿裡的支付争奪戰

表面上是網約車在掰手腕,其實卻是背後的兩個金主在拼内功。

看起來搶的是出行市場,實際上争的是支付入口。

一直燒到倆大佬都受不了,2015年滴滴、快的合并,騰訊和阿裡瓜分了這一支付場景。

當年網約車大戰、紅包偷襲戰,回顧那些年騰訊和阿裡的支付争奪戰

但騰訊和阿裡在支付入口上的争奪,并沒有結束,而隻是剛剛開始。

03 騰訊劍走偏鋒,微信紅包發動的支付偷襲戰

無論是滴滴快的補貼大戰,還是後續的摩拜和OFO、美團和餓了麼、超級物種和盒馬鮮生……無不是圍繞着支付入口這個戰略要地。

如果說這些PK,是阿裡和騰訊支付争奪的正面對抗。那麼,紅包之戰,用杭州馬的話來說,是微信“奇襲珍珠港”的偷襲戰了。

當年網約車大戰、紅包偷襲戰,回顧那些年騰訊和阿裡的支付争奪戰

2014年春節前,“紅包”第一次出現在了微信中,這種模拟國人習俗的創新巧妙的利用了微信在社交領域的優勢,一推出就病毒式傳播。

僅除夕到初一兩天,就有超過500萬人參與,收發紅包數量超過1600萬。

當年網約車大戰、紅包偷襲戰,回顧那些年騰訊和阿裡的支付争奪戰

2015年,騰訊又和央視春晚合作,創新出“搖一搖”的紅包玩法,再次成為春節期間熱點,參與使用者超過2000萬,收發紅包超過10億個。

當年網約車大戰、紅包偷襲戰,回顧那些年騰訊和阿裡的支付争奪戰

在紅包的催化下,微信綁卡量實作指數級增長,誇張的形容是:微信紅包一夜之間完成了支付寶10年才完成的事情。

當年網約車大戰、紅包偷襲戰,回顧那些年騰訊和阿裡的支付争奪戰

微信支付的市場佔有率從原來10%左右飙升到30%以上,從阿裡以電商主導的移動支付版圖中,硬生生撕開了一道社交的口子。

這下,該杭州馬着急了。

2016年,阿裡下了血本,2.69億搶到春晚的獨家互動合作夥伴,推出了集五福活動。

當年網約車大戰、紅包偷襲戰,回顧那些年騰訊和阿裡的支付争奪戰

雖然也曾火過一段時間,但由于社交屬性的缺乏,始終沒能形成類似紅包的劇變效應。是以說,咱們原來費勁的搶紅包、求敬業福,背後暗湧的其實也是騰訊和阿裡的支付争奪戰。

目前在移動支付領域,微信和支付寶占據了90%的市場佔有率,同時新玩家們也在進場。

當年網約車大戰、紅包偷襲戰,回顧那些年騰訊和阿裡的支付争奪戰

前幾天還傳出,缺錢的萬達準備出售旗下第三方支付公司快錢,正在和位元組接洽呢。

支付的重要性,注定了這場争奪仍将持續下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