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17年11月反思

11月的主要工作:

1、  企業定額2.0平台:

1)登入後長時間不操作,後系統加載資料錯誤;

2)修改與成本用戶端的接口:費用類别比對。

2、  企業資訊價平台:

修改含稅價與除稅價的計算方式,更新既有資料。

3、  企業定額2.0平台:

1)  施工工藝編制子產品開發完成;

2)  工序測算子產品的材料用量測算開發完成;

3)  釋出定額庫子產品,頁面開發完成,具體釋出需求還需在讨論。

4、  伺服器監控:

使用Python開發監控Linux性能的腳本。當Linux的CPU使用率大于90%、或記憶體占用大于85%的時候,發送預警郵件。

11月遇到的主要問題:

         6周的時間,用戶端産品的bug數量為何一直降不下來?

         成本工具用戶端産品進入測算階段已經6周的時間,但是bug數量尤其是A類bug一直沒有明顯的減少,經常是改了一個bug,導緻其他兩個正常功能不能使用;或者幹脆程式直接停工休息了。到現在為止A類,還有32個未修複的影響正常使用的AB類bug,其中21個優先級為A類。另外在待稽核的33個bug中,不知道有多少回重新打回。

         通過跟大家的讨論,我們發現主要問題有3個方面:

         1、開發人員和業務人員異地辦公;

         2、項目開發過程中,我們這邊缺少一個了解C++開發用戶端工具的技術人員。不能夠很好的指導開發進度,對外包人員的水準缺少真正的了解,“随随便便”的就将之前外包人員的代碼完全推到,導緻進度遲緩,bug太多。

         3、開發人員對于業務的了解程度不夠。甚至于對于程式計算原理和公式都不太了解,怎麼能開發出沒有bug的工具呢?!

         4、沒有版本的概念。每次送出版本都要覆寫之前的應用程式,這樣如果對比?怎麼知道bug到底改了沒有?在哪個版本改過,為什麼現在又重複出現了?

接下來如何才能解決這些問題,有哪些改進措施呢?

1、  開發人員增強對業務的熟悉程度,至少在開發過程中,以計算結果是否正确,而不是以程式沒有報錯作為bug是否修複的唯一标準。

2、  版本确認。

           在成本工具用戶端送出版本時,要求開發人員送出版本号、修正内容等相關資訊。在bug系統中,也應說明版本情況。這樣可以避免,因為覆寫應用程式,導緻bug無法複現的問題。

           版本号,參考Semantic Versioning 2.0.0 語義化版本号規則并進行适度修改為:主版本+次版本+4位釋出日期。因為一直在研發測試階段,是以主版本,可以固定為1;次版本号,根據功能情況及bug修複情況進行調整。

3、完善測試用例。在每一輪測試過程中,都使用相同的一套工程資料進行功能測試。這樣在于開發溝通過程中,也可以更友善。每一次都是不同的工程,不适用與現階段的開發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