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小行星中華之光2051星-張钰哲星

作者:來風起

4. 小行星中國光2051 - 國際小行星中心于1978年8月出版的《國際小行星公報》4420号,将美國天文台正式編号為2051的小行星命名為"張玉哲星"。

張偉哲(1902-1986),福建少侯,著名天文學家,中國現代天文學的創始者。17歲時,他被清華學校錄取。他于21歲時進入康奈爾大學建築系,兩年後轉學到芝加哥大學,24歲時從天文學系畢業,27歲獲得博士學位。1929年回國,任中央大學實體系教授、中央研究所天文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後任研究所所長。從1946年到1948年,他再次前往美國研究兩顆恒星的光譜學。1950年至1984年任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台長。他是中國天文學會的會長。1950年後,在他的上司下,紫金山天文台行星室長期從事小行星的發現和研究,發現了數百顆小行星,并進行光電計量方法,以确定小行星光變化的周期。在中國,席琳力學的基本理論首先被應用于研究人造衛星的軌道。發表論文、報告近100篇,發表多部天文科學著作。

1928年,張在美國耶克斯天文台使用60厘米反射望遠鏡發現了小行星1125,他的發現得到了國際認可,發現者有權命名這顆行星。雖然張宇哲在另一個國家,但卻是祖國的心髒。張宇哲将這顆行星命名為中國,這個名字深刻地表達了張啟哲對祖國母親的熱愛,從此,天文史上終于以中國的星球命名。

作為中國現代天文學的傑出先進代表,張玉哲将畢生的精力投入到天文研究上。他親自上司了行星,小行星,彗星等的觀測和研究。他是一位無私奉獻、熱愛祖國的科學家,為中國的天文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為了紀念他,國際天文學界将哈佛天文台于1976年10月23日發現的小行星2051命名為"張玉哲星"。

天空中有一顆中國之星

照亮深空閃耀

紅磡創造遠方夢想

河韓意象傳遞了一條深情的資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