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愛舒暢_七夕小子_新浪部落格同齡人舒暢的故事 

同齡人舒暢的故事 
我愛舒暢_七夕小子_新浪部落格同齡人舒暢的故事 

 她今年17歲,剛經曆了熬人的聯考,即将踏入大學校門(2001年);

  她小小年齡已演了20多部影視劇,仍片約不斷人激升;

  她過早承受了人生的考驗,離父喪母,與表姐相依為命;

 她是北京市“十佳少年”,連續三年年度大考年級第一;

 她的名字叫“舒暢”,微笑中堅定地走着屬于自己的路

   舒暢,生日1987年12月1日,5個月大時父母離異,10歲時母親病逝。堅強的她在表姐的撫育下,逐漸長大,一步步踏踏實實的描繪着自己人生絢麗的圖畫。

我愛舒暢_七夕小子_新浪部落格同齡人舒暢的故事 

    舒暢5歲時因在北京城鄉拍照時被導演發現而步入影視圈,拍攝了第一部電視劇《我的故事》,同年又在電影《小巷情深》中展露頭角,至今已參加拍攝三十餘部

影視劇,主持或參加幾十台晚會,并于1997年推出首張個

人演唱專輯《少了媽媽隻有半個家》。

國小:大連金州原十裡鋪老爺廟國小,後轉北京海澱區東曉市(五一)國小及北禮士路國小,1997年被評為北京十佳好少年

國中:北京育英中學,一直保持全年級數學第一的紀錄(1998年--2001年),初一總成績年級第一

高中:北京四中,白天拍戲,晚上在随身老師的指導下學習國文、數學和做人的道理;在不拍戲的時候,一邊學習,一邊參加補考(2001年--2003年6月)

2003年7月剛高二的舒暢以520的高分被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錄取,未去

2004年7月 被北京第二外國語大學錄取

個人經曆

  孤獨童年路

我愛舒暢_七夕小子_新浪部落格同齡人舒暢的故事 

  1987年12月,舒暢出生在吉林省白山市,在她5個月大的時候父母離婚了,性格倔強的媽媽抱着襁褓中的舒暢,回到北京,母女倆艱難地生活着。媽媽倔強的性格也在影響着年幼的小舒暢,和媽媽一起生活的時候,舒暢非常懂事,白天媽媽上班,就把三歲多的舒暢反鎖在家裡,舒暢不哭也不鬧,她就一個人對着牆畫畫、說話。晚上媽媽回來,吃過飯就開始看書,舒暢又開始一個人拿鉛筆在牆上畫熊貓。

  舒暢6歲的時候,家裡人終于知道了她們母女兩個已經回到了北京。姨媽和表姐把舒暢接到自己家,倔強的媽媽仍堅持單身生活,但不久媽媽就得了重病,在舒暢10歲那年離開了這個世界。

  缺少交流和關愛的小舒暢,6歲時還不敢和别人親近。為了訓練舒暢的語言表達能力,姨媽采取了很多方法。姨媽的辛苦沒有白費,慢慢地,舒暢變成了一個做事和講話都很順暢的聰明孩子。“到了姨媽家我整個人才慢慢變了。她們給我快樂和勇氣,她們總是鼓勵我,說你隻是一個小孩兒,即使犯了錯也不要緊,那個時候我才體會到什麼是家庭的溫暖,才真的感受到在愛中生活和長大是什麼滋味。”

  明星大學生

  2004年考取北京外國語學院英語系之前,很多人都鼓勵她考北電或中戲,她甚至已經順利地通過了表演二試,但最後舒暢還是選擇了一所與表演無關的普通大學。因為她被家人的一句話打動了:無論哪個演員,最後拼的都是知識和文化。而學語言是她從小就感興趣的事,也比較有把握,舒暢是以報考了北外。

  聯考複習期間,正好趕上中央電視台一部大戲《寶蓮燈》開拍,她被選中。又要準備聯考又要拍戲,壓力很大。那段時間,她左手抱着複習題,右手拎着厚厚的劇本苦讀。實在扛不住的時候,頭發也揪了,脾氣也發了,眼淚也流了……幾個月後,戲拍完了,還受到很多人的表揚,“北外英語系”她也考上了。

  對于今後的大學生活,舒暢希望生活平平安安的,能演幾部讓自己和觀衆都接受的好戲。感情也是遲早要涉及的問題,舒暢希望自己能遇到一個性格很大氣的男孩,既要像家長又要像兄長,不論他的長相和經濟基礎如何,最重要是人品——大氣、善良、成熟、理智、心胸寬廣。 

 

  舒暢最早接觸影視是她5歲的時候,一個台灣導演在前門附近的胡同裡拍《小巷情》,舒暢站在人堆兒裡看熱鬧,結果被導演選中演一個小角色。1997年尤小剛拍

我愛舒暢_七夕小子_新浪部落格同齡人舒暢的故事 

電視劇《單親之家》,在北京挑“小辣椒”一角,舒暢被選上了。這之後,她陸陸續續拍戲接戲,一直到現在始終沒有停過。

  對她挑戰最大的是《天龍八部》裡的“天山童姥”一角,要從9歲演到96歲。《天龍八部》對舒暢的幫助特别大,她以前不看武俠小說,也找不到武行和武道,但在《天》劇之後,她不僅掌握了武打套路,更了解了武俠人物的内心世界,之後,她看了金庸所有的作品,并拍攝了《連城訣》。

  舒暢的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她是國小連續五年的三好學生,北京市紅領巾獎章獲得者;中學時期榮獲北京市“十佳少年”稱号,在班裡還擔任班長,曾經連續三次在年度大考中成績名列年級第一;1999年,推出首張個人演唱專集《少了媽媽隻有半個家》;近年來,舒暢經常被邀參加中央電視台、北京電視台及地方台的大型晚會、綜藝節目,擔任嘉賓主持,或表演獨唱、獨幕喜劇、朗誦等。

  舒暢說起自己的童年:小時候說乖也乖,說淘氣也淘氣,從小就喜歡拆卸零件,愛擺弄電器,敢抓老鼠,還敢殺雞,不過現在不敢抓老鼠了。小時候不懂事,天不怕地不怕,現在長大了,什麼都明白了,反倒沒有小時候膽大了。

  舒暢才5個月大時,父母就離異了。性格好強的舒媽媽抱着尚在襁褓中的小舒暢回到了北京。雖然舒暢的外公外婆都住在北京,但舒媽媽沒有把自己回北京的消息告訴他們,她帶着舒暢悄悄在北京前附近租了一間8平方米的房子。在這裡,舒媽媽靠給人做飯、洗衣維持生活,一過就是10年。當别人家的孩子還在媽媽懷中喝牛奶撒嬌時,懂事的舒暢就已懂得心疼媽媽,小小的她幫媽媽掃地、打開水、熬藥、做飯。北京的冬天很冷,母女倆的小屋沒什麼取暖裝置,每到深夜,舒暢就和媽媽依偎在一起,把家裡的被子、衣服甚至襪子等能蓋的東西都重重壓在身上。躺下後,媽媽總是把舒暢的小腳丫捂在自己的胸口,那體溫至今仍是舒暢心底暖暖的依靠。因為沒戶口,舒暢上幼稚園、國小都隻能借讀。年紀小小的她知道自己是媽媽全部的希望,是以她每天放學之後,總是先幫家裡做事,然後馬上拿起課本來讀書、寫作業除了媽媽,舒暢最親密的人就是她的表姐。對于表姐無微不至的關懷,舒暢說這是她一輩子也還不完的情債。在舒暢10歲那年,舒媽媽積勞成疾,小舒暢被姨媽一家接過去照顧。可姨父姨媽也要工作照顧小舒暢的擔子就落在了表姐身上。這時的表姐隻有20歲,剛參加工作。

  一個大女孩要照顧一個弱小的表妹,其艱難程度可想而知。在姨媽家生活沒多久,舒媽媽就在一個寒冷的夜晚永遠離開了舒暢。從那以後,表姐就用她微薄的工資艱難地支付着舒暢的學費,還讓她學習鋼琴、聲樂、舞蹈等。對舒暢的學習,表姐比誰都緊張,由于舒暢經常拍戲落下了很多功課,表姐就四處請老師幫舒暢補課。寒冷的冬天,工作了一天的表姐也要堅持陪舒暢複習功課到深夜,常常是舒暢睡了一覺醒來還發現表姐在替她檢查作業,然後在家長意見欄裡簽名。在被問及她生活中最感激的人是誰,小舒暢不容置疑地說是姐姐,“是姐姐把我撫養成人”。

我愛舒暢_七夕小子_新浪部落格同齡人舒暢的故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