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烏尤尼鹽沼,“天空之鏡”原稿與藍本

作者:寰宇筆記
烏尤尼鹽沼,“天空之鏡”原稿與藍本
烏尤尼鹽沼,“天空之鏡”原稿與藍本

1

近些年,深居中國内陸的茶卡鹽湖熱度持續攀升,俨然成為網紅景點,潔白的鹽與清淺的水,倒映着晴空的藍,唯美至極,人稱“天空之鏡”。

其實,最早享有“天空之鏡”美譽的地方是烏尤尼鹽沼(Salar de Uyuni),位于南美洲玻利維亞波托西省西部高原,這裡是世界上最大的被鹽層覆寫的荒原,若身居其中,舉目四望均為白花花的鹽殼。

烏尤尼鹽沼長150公裡,寬130公裡,面積約9065平方公裡,海拔3656米,且異常平坦。

得益于幾乎沒有起伏和落差的水準面,夏季有着等深的水面,冬季有着鹽分析出的相似條件,才成就了猶如鏡面的驚豔景緻。

烏尤尼鹽沼,“天空之鏡”原稿與藍本

▲幹季的烏尤尼鹽沼

2

所謂鹽沼,是地表過濕或季節性積水、土壤鹽漬化并有鹽生植物生長的地帶,實則是一種獨特的沼澤類型。

鹽沼地表水呈堿性,土壤中鹽分含量較高,表層積累有可溶性鹽,許多鹽沼的核心區域礦化度過高,寸草不生,因而造就了鏡面一樣的迷人景象。

論及成因,鹽沼多在沼澤和湖泊的基礎上形成。處在内陸的内流湖,淡水隻進不出,或者多進少出,日久天長的強烈蒸發後,鹽分沉澱下來,淡水湖變成鹹水湖,鹹水湖變成鹽湖或鹽沼。

安第斯山脈的隆起,改變了南美洲的地形構造,山脈一側形成許多鹹水湖。約4萬年前,烏尤尼鹽沼所處的區域還是一個名為明欽湖(Lake Minczin)的巨湖,之後湖泊逐漸幹涸,變成若幹鹽沼。

與烏尤尼鹽沼同時出現的,還有科伊帕薩鹽沼(Salar de Koipasa)。

烏尤尼鹽沼,“天空之鏡”原稿與藍本

▲濕季的烏尤尼鹽沼

3

如前所述,烏尤尼鹽沼不是人們常識中的沼澤地,并非一旦踩上就會陷入,每年7月至10月是這裡的幹季,鹽沼地表大多十分幹燥,不僅人能夠踩在上面,而且可以通行車輛。

是以,如同美國猶他州的大鹽湖,烏尤尼鹽沼是測試汽車和飛行器的理想場地。極小的海拔差異、極高的地表反射率,也适用于對遙感衛星的校準。

到了濕季,烏尤尼鹽沼之上覆寫一層淺水,這時,烏尤尼鹽沼最美的一面得到充分展示,白色的鹽殼做底闆,水面則如同透亮的玻璃,湛藍天空倒映在鏡面上,視野幹淨純粹,雲朵觸手可及,仿佛行走天際。

“天空之鏡”絕非誇張,旅遊攻略甚至會溫馨提示,建議女士遊玩時不要着裙子。

烏尤尼鹽沼,“天空之鏡”原稿與藍本

▲烏尤尼鹽沼是天然鹽田

4

鹽是人們生産生活的必要原料,烏尤尼鹽沼也是一個天然的鹽田,當地居民長期在此采鹽。除了将采到的粗鹽送往工廠,一些居民還會使用鹽塊砌築房屋。

烏尤尼鹽沼不僅有食鹽,還有巨大的锂礦資源。據估計,這裡的锂儲量幾乎占世界一半,在锂電池等需求日益增長的趨勢下,锂礦或許能夠成為像石油一樣改變命運的資源,玻利維亞或許可以從窮國搖身匹敵中東巨頭們。

不過,玻利維亞前總統莫拉萊斯拒絕了多家汽車公司提出的近10億美元的投資開發計劃,并聲明一切資源開發工作要遵循玻利維亞自己的節奏。

其實,更重要的事情在于,自然遺産的價值是可持續的,礦産資源開發應當在保護“天空之鏡”的前提下進行,相比富礦,美景更是搖錢樹。

(文内圖檔來自網絡)

烏尤尼鹽沼,“天空之鏡”原稿與藍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