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全盤鏡像隻還原c盤有影響麼_裝系統用ghost鏡像硬碟隻剩一個C槽

什麼軟體、遊戲、動畫、文章、還有......他已經不敢再想下去,他的“世界開始下雪”。

看來,這雖一個典型的因誤克隆操作而導緻分區表損壞的事例。在筆者趕到之前,這位仁兄已經試用了Disk Edit、Debug、Easyrecovery等工具,可不是操作複雜、需要很專業的知識就是得一個一個檔案地恢複出來,天哪!那上百、上千MB的檔案得花上多少時間呀!況且那2G的C槽根本無法容納。其實,完全不必這麼麻煩、也用不着如此緊張,隻要重建損壞的分區表就一切OK了!那就快請出咱們的主角——一款小巧(隻有108k)而功能強大的硬碟維護工具Diskgenius吧!

好了,現在我們來看看Diskgenius是如何通過幾千簡單的步驟将丢失的分區找回來的。

1、運作Diskgenius,記住一定要在純Dos下運作、這樣你後面做的工作才會生效,運作後它會自動檢測目前硬碟并将每個分區的資訊詳細提供給你(如圖1)。左邊柱形圖表示硬碟、有幾截就代表有幾個分區,最下面深藍色的是主分區,上面一大截灰色的是被誤克隆後丢失的分區(現在變成了未配置設定區域),我們要做的工作就是把這一大截灰色區域恢複成原來的樣子(正常是帶網格的藍色);右邊的圖表是硬碟及各分區的參數資訊、非常明了。

圖1

2、在萊單欄點選“工具/重建分區”,Diskgenius便開始搜尋并重建分區(如圖2)。

圖2

搜尋過程可采用“自動方式”或“互動方式”,“自動方式”保留發現的每一個分區、“互動方式”對發現的每一個分區給出提示并由使用者選擇。

這裡我們點選“自動方式”(如圖3),

圖3

接下來出現搜尋進度訓示界面(如圖4),

圖4

很快分區表重建就完成了(如圖5),這時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左邊柱形圖的灰色區域變成帶網格的藍色了,右邊圖表中是各分區的詳細資訊。“呀!那不是以前的分區嗎?”這位仁兄興奮地叫了起來,呵呵,别急,工作還沒完呢!要讓它生效就趕快點選“确定”吧。

圖5

3、點選菜單欄“工具/重寫主引導記錄”(如圖6),

圖6

Diskgenius一陣忙活,很快就将分區資訊更改完畢(如圖7),點選“重新啟動”,一切OK!

圖7

等熟悉的Windows桌面出現後,這位仁兄便迫不急待地打開“我的電腦”,呵呵、D、E、F盤全都回歸了,再進去檢視裡面的檔案,哇!全部毫發未損。

至此,一場資料恢複戰就這樣被Diskgenius輕松搞掂了。算算時間,整個過程隻用了幾分鐘哦!

最後,筆者還想給各位提個醒:(1)萬一遇到此類情況時最好不要再往硬碟裡寫入資料(2)平時做好備份工作。可将Diskgenius和分區表資訊都備份到啟動軟碟上,以備不時之需。

(注:其它類似情況下的資料恢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