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前列腺癌藏得深 醫生提醒:這四個早期篩查攻略,請查收!

作者:南方都市報

前列腺癌是泌尿系常見的惡性良性腫瘤,大陸前列腺癌的發病率呈增長趨勢,特别在城市的發病率高于農村。由于它善于隐蔽,往往症狀并不重,因而很難引起患者重視。

經常有老人家說:“多年有尿頻、尿急、尿痛和排尿困難的情況,不是什麼大問題,不用每次都檢查。”然而,在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統中,前列腺疾病除了有發炎、良性增生、鈣化等疾病外,還有可能出現前列腺癌。在體檢項目中,又能做什麼檢查來鑒别或者排除前列腺癌呢?

所幸的是,近年來前列腺癌篩檢方法取得了很大的進展,惡性良性腫瘤專科醫生常用四個診斷小幫手,來全面“透視”前列腺——直腸指診(DRE)、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檢測、經直腸超聲(TRUS)及核磁共振(MRI)。

前列腺癌是泌尿系最常見的惡性良性腫瘤之一

前列腺癌藏得深 醫生提醒:這四個早期篩查攻略,請查收!

正常前列腺及前列腺良性增生

前列腺癌是泌尿系最常見的惡性良性腫瘤之一,好發于老年人,65歲-80歲是前列腺癌高發年齡段。全球前列腺癌發病率及病死率高,居于所有癌腫的前列,而中國前列腺癌現狀同樣很嚴峻,發病率呈增長趨勢。根據癌症統計資料,從男性高發的排位前10的癌腫中來看,肺癌、結直腸癌、胃癌、肝癌、食管癌、前列腺癌、胰腺癌、白血病、膀胱癌及唇/口腔癌是中國男性高發的排位前10的癌腫,其中每10萬人中有10.8例前列腺癌患者,發病率居第6位;不僅如此,前列腺癌在65歲以上的男性發病率均也呈上升趨勢,預計到2030年,前列腺癌發病率将甚至超過胃癌。

前列腺癌早期并無明顯的症狀

前列腺癌早期并無明顯的症狀,當惡性良性腫瘤局部進行性增大時,壓迫并刺激尿道可出現類似前列腺良性增生的症狀,如尿頻、尿急、 尿痛、排尿困難,甚至尿潴留,血尿等情況。

晚期會發生癌細胞近處和遠處轉移。骨頭轉移是前列腺癌最常見的轉移部位,會出現骨痛症狀。常見的骨轉移部位位于腰部、骶部、臀部、髋部骨盆,具有不同表型形式,如持續性疼痛,或間歇性疼痛的情況。當惡性良性腫瘤侵犯膀胱底部或盆腔淋巴結廣泛轉移,也會出現相應症狀,如排大便困難,下肢水腫等多種症狀的可能。

如何早期發現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藏得深 醫生提醒:這四個早期篩查攻略,請查收!

直腸指診

直腸指診是指醫生将戴手套的手指伸入患者直腸,并隔着直腸觸摸了解前列腺部位的情況。

由于前列腺癌會導緻腺體變硬、長硬節甚至形态改變,是以,醫生可以通過手指的觸感判斷它是否癌變。直腸指診是最簡便有效的檢查方法,約15%~40%的前列腺癌患者在直腸指診時可發現異常。但這項檢查主要依賴于醫生的主觀判斷,不同醫生的結論可能有差異,因而對醫生的技術水準要求較高。此外,還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前列腺癌被觸摸到和正常的前列腺體并無異常改變,是以直腸指診有一定的局限性。

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是前列腺組織中所獨有的一種蛋白。前列腺被癌組織破壞後,這種蛋白就會釋放到血液中去,是以通過檢測血中PSA的水準是否異常,醫生就能知道前列腺是否存在癌變的可能。

可惜的是,影響PSA水準的因素很多,前列腺受到擠壓的疾病或者醫療操作,都有可能導緻PSA增高,如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急性尿潴留,或者直腸指檢、留置尿管、經尿道手術等均可導緻PSA的升高。

也就是說,前列腺特異性抗原異常也不一定就是前列腺癌,患者檢查後的結果需要惡性良性腫瘤專科醫生來解讀。但是,PSA作為前列腺癌最常用的惡性良性腫瘤标記物,已經作為社群惡性良性腫瘤篩查、老年男性體檢非常重要的檢查項目。

經直腸超聲的原理和直腸指診相似,隻不過醫生不是用手指,而是用直腸超聲探測探頭伸入到患者直腸中,以此來觀察前列腺的情況。由于超聲儀比手指的觸感更客觀,能觀察整個前列腺腺體形态、大小,及時發現結節,是以,這個檢查也比直腸指診更準确。但是,在超聲發現的結節并不都是前列腺癌,其中低回聲結節是癌的幾率更大。

前列腺癌藏得深 醫生提醒:這四個早期篩查攻略,請查收!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惡性良性腫瘤醫院醫學影像科3.0核磁共振

核磁共振MRI是一種先進和功能強大的檢查方法。由于前列腺“水分”含量較多,MRI檢查前列腺比CT具有更加清晰,更具有診斷價值的優勢。和超聲一樣,它也屬于影像學檢查,相對于超聲,MRI的特點在于它除了能了解前列腺的形态之外,還能了解前列腺周圍的情況,如盆腔是否有盆腔淋巴結轉移、骨轉移的情況。MRI擁有衆多參數功能,也能幫助惡性良性腫瘤專科醫生更好地診斷前列腺癌。

醫生有話說

專家表示,這四個檢查各有千秋,是以,醫生會聯合應用這些方法,以增加診斷的準确性來發現早期前列腺癌。必須說明的是,這些檢查各自都存在局限性,并不能夠完全告訴我們,前列腺是否“健康”。

例如,對于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異常的病人,存在“虛驚一場”的風險。同時,這些方法能發現哪些人患有前列腺癌的風險,但并不能成為前列腺癌診斷的最終依據。前列腺癌的确診必須獲得病理證據,需要通過前列腺穿刺活檢等的方法獲得患者的前列腺組織進行病理學檢查。

專家簡介

前列腺癌藏得深 醫生提醒:這四個早期篩查攻略,請查收!

王斌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惡性良性腫瘤醫院 泌尿外科主任、主任醫師、醫學博士、碩士研究所學生導師

廣東省抗癌協會泌尿及男生殖系統惡性良性腫瘤專業委員會委員,從事臨床工作20餘年,具有數千例次泌尿及男生殖系統惡性惡性良性腫瘤的臨床手術經驗。擅長泌尿及男性生殖惡性良性腫瘤的手術治療及手術為主的綜合治療。主持及參與了部、省、市、校級科研項目多項,在SCI、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二十餘篇,曾榮獲廣州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前列腺癌藏得深 醫生提醒:這四個早期篩查攻略,請查收!

陳彥飛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惡性良性腫瘤醫院 泌尿外科 主治醫師、醫學博士

廣州市醫師協會青年醫師分會委員、廣州醫科大學學報中青年編委、中國抗癌協會成員、美國哈佛醫學院麻省總醫院通路學者。擅長泌尿系惡性良性腫瘤臨床及研究工作,參與多項國家及省市級課題和臨床研究項目,發表中外文章多篇,參編《前列腺癌的臨床分子診斷》及《膀胱癌的臨床分子診斷》。

采寫:南都記者 伍月明 通訊員:杜光宗、魏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