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iPhone 3G 釋出 | 曆史上的今天

作者:CSDN

整理 | 王啟隆

透過「曆史上的今天」,從過去看未來,從現在亦可以改變未來。

今天是 2023 年 6 月 9 日,在 2004 年的今天,第 28 屆雅典奧運會的聖火在中國北京舉行火炬傳遞儀式,傳遞路線以天安門為起點,途徑長安街、崇文門、天壇、國家體育總局、東單、王府井商業區、2008 北京奧運會主場館(鳥巢)建設工地等景點和重要場所,最終以頤和園為目的地,傳遞全程 55.6 公裡。這次事件也标志着奧運聖火首次登陸中國。回顧科技曆史上的 6 月 9 日,這一天還發生過哪些關鍵事件呢?

1986 年 6 月 9 日:匹茲堡超級計算機中心成立

iPhone 3G 釋出 | 曆史上的今天

圖源:維基百科

匹茲堡超級計算機中心(Pittsburgh Supercomputing Center, PSC)是美國的一個高性能計算和網絡中心,成立于 1986 年的今天,是世界上最初的五個 NSF 超級計算中心之一。匹茲堡超級計算機中心的開放是為了支援現代網際網路的前身,即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 NSFNET,它連接配接了普林斯頓大學、匹茲堡、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槟分校和康奈爾大學的五個超級計算機中心。中心建立之後,這幾個區域網絡得以發展起來。

NSF 于 1991 年首次允許網際網路的商業用途,并于 1995 年停用了骨幹網,使網際網路成為一個自給自足的産業。政府将 ARPANET 的一部分重新配置設定給了 NSFNET。除了提供一系列具有獨特共享記憶體架構的大資料優化超級計算機之外,PSC 還擁有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贊助的國家生物醫學超級計算資源,并建立了一個進階網絡小組對網絡性能和分析進行研究。2012 年,PSC 成立了一個新的公共衛生應用小組,将超級計算資源應用于預防、監測和應對流行病和其他公共衛生需求的問題。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2008 年 6 月 9 日:蘋果釋出了 iPhone 3G 和 MobileMe

2008 年,蘋果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于 6 月 9-13 日在舊金山舊金山的莫斯康中心西翼如期舉行,這也是會議曆史上首次門票售罄。在主題演講中,蘋果為全球開發者和使用者帶來了适用于 iPhone 和 iPod Touch 的 App Store、穩定版本的 iOS 軟體開發工具包、面向全球市場的 iPhone 3G、Mac OS X Snow Leopard(10.6),以及這次會議的重點:把 .Mac 替換/更名為 MobileMe。七年後,雅虎新聞将 2008 年描述為“WWDC 産品介紹的高峰年”,然而這一年的重頭戲——MobileMe ,卻導緻了“蘋果公司曆來最大的公關災難之一”。

你經曆過 3G 時代嗎?如今,許多人都已經更新了 5G 網絡,這幾年資訊技術的變遷之快甚至鈍化了許多人對網速的感覺;在十四年前的 3G 時代,速率一般在幾百 kbps 以上便已經是高速資料業務,原先制定的 3G 願景,是能夠以此規範達到全球通信系統的标準化。而在此之後,歐洲的電信公司過分相信 3G 的潛力,總計投入了 3000 億歐元在标準化規範、購買裝置與拓展市場上面,導緻了一場科技泡沫。2008 年 6 月 9 日,iPhone 3G 在 WWDC 正式釋出。它的内部結構與前代相似,但增加了一些子產品,例如 3G 網絡、輔助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等,透過這些技術,實作了網絡的移動化;顧名思義,3G 網絡便是 iPhone 3G 的最大賣點。

2008 年 7 月 11 日,蘋果公司在 22 個國家正式發售 iPhone 3G;iPhone 3G 分為 8GB 版本與 16GB 版本,16GB 版本有黑、白兩種顔色可供消費者選擇。iPhone 3G 的下一代産品 iPhone 3GS 發售後,iPhone 3G 依舊活躍在市場中,并以 199 美元的低價格主攻中、低端市場。2010 年 6 月 7 日,蘋果公司宣布 iPhone 3G 正式停産停售。蘋果公司在 2008 年緊随了 3G 時代的潮流,同時開始研究起當時還沒多少公司重視的一項業務:雲。

iPhone 3G 釋出 | 曆史上的今天

圖源:維基百科

雲是如今的熱門話題之一,說到它的起源,公衆普遍認為,谷歌前 CEO 埃裡克·施密特是雲計算概念的第一個提出者,因為施密特于 2006 年 8 月 9 日的搜尋引擎大會上,首次提出了“雲計算(Cloud Computing)”的概念。但施密特隻是創造和總結這個詞彙的人,如果真的追究是誰第一個想出叢集應用、是誰第一個想出資源共享、又是誰第一個想出分布式計算,那就得追溯到上個世紀了。總而言之,我們現在都知道 iCloud 是蘋果公司的招牌雲服務,現在購買任何一台最新款的 iPhone 都會讓你在開機時配置 iCloud,但事實上,iCloud 的前身其實是蘋果公司為數不多的一款失敗産品。

蘋果公司早在 2000 年就釋出了 iTools,當時這款軟體隻供 Mac 電腦使用者使用,但 iTools 的某些功能仍可通過非 Mac 平台通路,比如你可以使用 Windows 上的 Web 浏覽器或通過 Linux 修改 iTools 的首頁内容。那麼 iTools 有什麼用呢?正如其名,iTools 就是一個五合一的工具箱,包含了生成 @mac.com 電子郵件位址、免費制作賀卡、收集目前的熱點事件(類似于現在的大資料推流)、 一個不太成熟的線上資料存儲系統和門戶網站等五項服務。随着維護線上存儲系統的成本上升,以及蘋果使用者對 @mac.com 電子郵件帳戶的廣泛需求,iTools 于 2002 年 7 月 17 日更名為 .Mac,開始受到公司重視,并配備了更專業的團隊。

.Mac 一直營運了六年,期間為訂閱者提供了多種工具,包括個人網絡托管服務 HomePage 的更新版本、被稱為 iDisk 的線上磁盤存儲服務和以前 iTools 的全部功能。不過,.Mac 依舊是提供給蘋果的死忠粉絲的核心服務,主要面向于 Mac OS X 的付費訂閱服務使用者,還沒涉及任何跟移動端有關的服務。

iPhone 3G 釋出 | 曆史上的今天

圖源:維基百科

到了 2008 年,iPhone 和 iPad 已經有了一大批數量不遜于 Mac 電腦的使用者了,蘋果公司也意識到雲服務不能隻局限于電腦,便在蘋果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上宣布 .Mac 改名為 MobileMe。蘋果在 2008 年 7 月釋出 MobileMe 服務時承諾,它将讓包括電子郵件、月曆、聯系人、照片和 Safari 書簽等在内的很多内容能在所有的蘋果裝置上同步。乍一聽,這些功能已經和我們現在認知的 iCloud 差不多了。

然而,MobileMe 的開端極為不順。MobileMe 作為 .Mac 的繼任者,在釋出期間極其不穩定,并且因為電腦端和移動端的同步問題而受到批評。有報告稱使用者無法通路 MobileMe 的任何郵件功能,且 MobileMe 的免費試用無意中向一些澳洲和歐洲客戶的信用卡收費,導緻蘋果公司發出退款并将免費試用期延長至四個月。還有一件很有趣的事:Windows MobileMe 控制台的初始版本允許企業 Outlook 帳戶與 MobileMe 同步。當 Outlook 使用Microsoft Exchange Server月曆和聯系人時,控制台的 2008 年中期更新删除了将 Outlook 同步到 MobileMe 的功能。蘋果後來表示這是本就存在的設計,不會修複,甚至為了針對微軟,還不支援将獨立的 Outlook 任務和便箋同步到 MobileMe。

蘋果緊急建立了一個狀态新聞頁面并修改了他們的支援頁面。使用者們在注冊包年費用為 99 美元的 MobileMe 服務時也遇到了一些問題。MobileMe 服務上線之後,曾多次出現當機事故。喬布斯後來在 2008 年 8 月 4 日發給 Apple 員工的内部電子郵件中,承認 MobileMe 的推出過于倉促,“不符合 Apple 的标準”,他認為釋出 iPhone 3G 和其他重要産品的同時推出這項服務是一個錯誤,讓失敗的産品掩蓋了其他産品的成功。蘋果最終于 2012 年 6 月關閉了 MobileMe 服務。現在,取而代之的是雲存儲服務 iCloud。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2016 年 6 月 9 日:IMesh 網站和服務已關閉

iPhone 3G 釋出 | 曆史上的今天

圖源:維基百科

iMesh 是一個已關閉的媒體和檔案共享用戶端,在其生命周期時有至多九種語言版本。iMesh 使用在端口 80、443 和 1863 上運作的專有、集中式 P2P 網絡 IM2Net,網絡服務歸同名美國公司 iMesh 所有,該公司在世界各地設有開發中心。截至 2009 年,iMesh 是美國第三大最受歡迎的音樂訂閱服務。2003 年 9 月 18 日,RIAA(美國唱片業協會)起訴 iMesh 鼓勵侵犯版權。iMesh 在 10 個月後的 2004 年 7 月 20 日解決了訴訟,根據 RIAA,和解的條款是 iMesh 将向他們支付 410 萬美元,并且可以繼續正常營運。

和那些被美國唱片協會告到傾家蕩産的分享服務不一樣,iMesh 是首個營運“ RIAA 準許”的 P2P 服務,允許居住在美國和加拿大的使用者以付費訂閱或“ToGo”訂閱的形式按月下載下傳選擇的音樂内容。在 iMesh 和 RIAA 的訴訟之後,iMesh 被宣傳為 100% 合法的 P2P 用戶端,并得到 RIAA 的承認,其 1500 萬首歌曲皆經過了授權。這種基于訂閱的方法受到諸如開放音樂模型等理論的提倡。

2013 年 9 月,iMesh 網站被黑,約 5000 萬賬戶被曝光。這些資料後來于 2016 年年中在一些暗網上出售,其中包括電子郵件和 IP 位址、使用者名和 MD5 哈希值。2016 年 6 月 9 日,iMesh 在沒有事先通知的情況下關閉了服務,官方網頁的公告顯示“我們很遺憾地通知您,iMesh 不再可用。”網站的支援頁面也更改為“由于音樂行業的變化,我們很遺憾地通知您,iMesh 将不再可供下載下傳,并且将不再銷售訂閱或音樂曲目。”

【歡迎投稿】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計算機科學發展至今,有許多至關重要的事件、人物,歡迎所有朋友一起共建「曆史上的今天」,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