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個電子工程師的完美人生!

2009年6月,在經濟危機鬧的最兇,工作最難找的時候,我辭掉了江蘇常州14K月薪非常安逸的工作,回到了闊别3年的北京。信心滿滿的準備開始一段新的旅程。

當時剛好一個朋友有一個軍工方面的項目找到我,做一個基于FPGA的視訊圖像疊加子產品。于是在大興租了一個商用小複式,白天樓下做設計,晚上就在樓上休息,中間累了就到附近的小花園去轉一圈。三個月後,子產品做成了,達到了預想的效果。但因為**列裝需要很多的驗證,往往需要兩年或更長的周期,是以後續隻是零散的提供了幾套試用機便不了了之。

之後聯系了清華的一位老師。因為之前兼職為他做過一款圖像處理闆,他那裡剛好有一些項目要招硬體工程師。但之前期望的20K月薪一時難以實作,而當時的工作量又不會太飽滿,便以10K月薪每天4小時訂下在清華的實驗室裡上班。在清華,像我這樣的學曆,已經算是很高的工資了,畢竟很多人哪怕不拿工資也想來“沾點靈氣”的。

工作主要是輔助實作一些研究成果的産品化,做一些圖像處理相關的硬體設計及部分底層軟體設計。先後做了幾款銀行用A類驗鈔機圖像處理闆,使用TI的DM642和DM648。因為隻有自己一個人做硬體設計,是以有什麼問題和疑惑隻能自己想辦法解決。沒有什麼開發闆和參考設計,隻能耐心的啃資料手冊,但還好,因為比較細心,基本都是一版成功。

一個電子工程師的完美人生!

本來計劃是拿出一半時間工作,剩下的時間可以用來學些東西,另外也經常會有朋友找我做一些項目,這樣時間支配相對比較靈活。

期間做過一個中國航天某院某機關的PXI視訊采集卡,本來交給南方一所大學開發的,後來做了半年還差一個多月要交貨了還沒有完成。這機關一個朋友便把項目轉托給我。因為時間緊,年都沒好好過,急匆匆的就趕起了項目。後來找到一個朋友做軟體,我們配合着用兩個月時間做出了原型機。那段時間很緊,但也很高效充實,項目完成後大家也都像打了勝仗一樣比較開心。隻是沒想到這個機關居然一直沒有兌現先前承諾的開發費。

因為比較信任别人,項目又急,是以就都是口頭約定,甚至自己搭錢買器件、做加急PCB……最後隻剩下幾句空話。後來聽說他們就直接拿我們沒優化的原型軟體和硬體去生産了,幾百塊成本的東西賣到上萬塊……本來挺自豪的一件事,結果成了一場讓人窒息的鬧劇。

從那之後便不想接項目了,一方面花費精力比較大而且權益沒有保障;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對自己将來沒有積累作用的項目投入純粹是出賣自己有限而寶貴的時間。不如把所有精力都集中到自己最擅長的方向,集中到一個點,打造出獨一無二的産品。隻有設計轉化成好的産品真正進入人們的生活,一個工程師的價值才能得到最好的展現,工程師最大的快樂也莫過于此。同時也隻有形成好的産品,占有市場,工程師才可能得到良好的收益。

在實驗室的工作量比預想的要大一些,是以平時沒特殊事情的時候都是在實驗室裡,閑下的時間依舊是了解一些新技術,同時再補一些基礎知識,另外有時間再學習一下作業系統和軟體程式設計。老師對我比較信任,從不會問及項目進度,也不會操心項目能否完成。當然,我的工作進度和完成品質應該還是不錯的。

後來實驗室計劃開發一款智能車牌識别錄影機。先是做基于TDM320DM648的設計,即将投闆的時候得知TI新出了一款OMAP3530,運算能力比648要強一些,而功耗非常小,更适合做智能錄影機。于是停住了648的錄影機開發,改做OMAP3530的錄影機方案。OMAP3530開發感覺比DM648要難很多,當時沒有任何支援,參考資料更是少得可憐,而且國内僅有的三兩家開發闆公司提供的原理圖裡都有好多錯誤……不過,對我來說,挑戰總意味着更多的欣喜,2011年初,第一版錄影機硬體調試完成。

因為實驗室沒有人接觸過嵌入式LINUX和硬體驅動,但硬體調試完成後又絕不能讓項目停住……于是便開始摸索着搞LINUX驅動。雖然之前業餘時間積累了一些軟體和作業系統方面的知識,但面對龐大的代碼,開始有些石化。後來經過仔細規劃細分任務,進度還是有條不紊的進行着。經過一個月的“亢奮激戰”,CMOS圖像傳感器的驅動做好了,在錄影機裡的LINUX系統中已經可以讀取RGB和YUV的圖像。然後便交給其他同僚去做算法開發。

一年多很快過去了,在北京10K的月薪對我來說壓力比較大。一方面北京的花銷大些,另外還有些其他負擔,再加上學習的投入,一年多所剩無幾。迫于經濟壓力,再着也想早些找到一個能讓自己為之奮鬥一生的企業,盡早進入“正途”,2011年我提出想換個環境。

實驗室老師幾乎沒經過考慮就把我的工資翻了一倍,工作時間也相應改為8小時。之前我沒有想到老師會開出這樣的條件,這甚至比一些清華畢業的博士生工資還要高。這也算是老師對我一年多工作的認可吧。驗鈔機和智能錄影機兩個産品的硬體隻有我一個人開發和維護,從原理圖到PCB,聯系做闆、采購和焊接,以及前期結構設計,還有底層軟體……别的公司一個硬體團隊完成的工作,我一個人都頂下來了,相對來說,老師對此也非常認可。

一個電子工程師的完美人生!

或許恰巧會有同僚或認識的朋友看到這裡心裡會有些不爽,畢竟我是同僚裡學曆最低而且畢業學校最差的,而實驗室的同僚做智能算法研究在國内都是非常牛的……

這裡有幾點我要說明一下,我所在的實驗室是雇工程師來完成項目,項目本身是有赢利的,我們的工資也來自這些赢利,并不是說簡單的誰拍手就能算的。和在公司一樣,你拿一分錢必定要創造多于一分的利潤。因為别人都是做軟體,而軟體在搭配我的硬體之後所創造的利潤可以說是翻番增長的……硬體開發,見效最快最直接,收入算是斜線增加;而算法開發見效多在後期,收入是指數增加的,後期暴發起來必然十分強大。

另外,因為認識做電子的朋友比較多,也曾有不少公司伸來橄榄枝。09年的時候有公司提出20W以上年薪;11年的時候有幾家公司提出30W年薪;11年6月杭州一家公司想讓我在北京給組建一個研發中心,當時他們提出30W以上年薪加股份,按之前的年利潤,年綜合收入至少有60W以上吧。這些公司都被我一一推掉了,我不想單純的為了錢去出售自己的時間,我可以過的清淡一些,但一定要選擇自己喜歡的項目,對企業要有認同感和歸屬感。隻有這樣,我才能快樂的享受自己的工作,才能創造出優秀的産品,才能實作自己生命的價值。

再者,做硬體設計的工程師人數衆多,我能拼出重圍也是付出了很大代價的。從上大學,直到現在,從來沒有間斷過學習。30歲之前女人緣不好,一直沒交到GF,是以業餘時間基本全是用在學習和積累硬體知識。可以說,我投入在學習上的精力和時間不會少于任何一個博士……老師肯給我一個大學生這樣的待遇,也絕不會吝惜為貢獻突出的人提更好的回報。

2011年剩下的一些時間裡,我主要做了幾款驗鈔機圖像處理闆的硬體更新,并把智能錄影機更新到DM3730平台。另外還要花一部分精力支援一些合作機關的DSP闆生産。

2012年是讓我抓狂的一年,現在回首都會覺得心裡緊緊的痛,仿佛一年有十年那麼漫長……先是母親一場重病在2012剛開始猶如當頭一棒,一時無法招架,除了來回奔波,還深刻體驗了醫院裡醫患間的“世态炎涼”。

之後就碰到一個挺好的機會,合作公司要委托我們加工一批單闆。覺得終于可以發些力了,可以自己新手把自己的設計轉化為大量的産品,也由此為自己帶來收益。本來挺簡單的事情,因為幾家IC代理公司的介入讓人覺得非常鬧心,本來專心設計就是希望遠離這些是非,結果還是無奈的被攪到裡面……漫長但緊張的采購和準備之後,無奈靜靜的等候TI的DSP供貨……一周,兩周,一月,兩月,近四個月過去了,DSP才陸續到貨……各種糾結,原來自己最愛的TI才是傷自己最深!等待晶片的過程中發生了好多事情,曾經擺在面前的機會就像寒風裡搖擺的燭火……糾結的閃動了幾下,最終就那麼——沒了……

到了6月份,經過幾番折騰,人累的不行了,心裡也很亂。看着現在做的事,想着現在的狀态,竟有種淡淡的失落。我不過是一個人頂作幾個普通人來做事情,并沒有在某個方向持續深入,這并不是我所預期的。我是希望通過努力做别人做不了的事,而不是去做一個人做不了而幾個人能完成的事,不是圖虛榮,隻是不斷的尋求超越自我之後的一種價值追求。

雖然老師曾為我招過助手,但我發現他們并不是真正對硬體設計感興趣,于是就勸人家去做自己最喜歡的事了——我現在更相信興趣是最好的導師,不是每個人都适合做硬體設計,找到自己最喜愛、最擅長的事,才能找到生命的快樂,我不想為了自己一時輕松而剝奪别人尋找自我的機會,我相信會有喜歡電路的人和我撞到一起。

身心的疲憊,加上對自我價值的迷失,使我從沒有過的浮躁,就像一場大火過後頹糜的荒野。環顧四周突然覺得有些迷茫,以前很清晰的目标開始變得模糊,甚至自己的信念也開始動搖。可恍惚間信念又頻頻閃現在迷霧間,仿佛那樣清晰,讓一切都恍若虛無……

經過一段時間的掙紮,最終做下一個決定——創業。如果沒有一艘船能載自己到自己想去的港灣,那就自己造一艘船。不管能不能到達自己的那個港灣,每天為夢想努力着,聽着大海澎湃的聲音,心中定然充滿快樂……

7月份,我和兩個志向相投的同學一起組建了自己的公司,開始新的旅程。旅途中終于有了伴,從此不再孤單。

一個電子工程師的完美人生!

如今,轉眼半年就過去了。整體還不錯,投入的一點點銀子還沒賠光,積累了不少新知識儲備,接觸到一些有潛力的客戶及合作夥伴,看待事情的角度也逐漸更加全面。2013年整裝待發,期待着新的一年裡即将迎來的新氣象。

畢業7年我一直從事着最基礎的研發工作,簡單執著,像一場漫長的徒步之旅。我把自己的行程完整的記錄下來,同時把自己的見聞和感受也記錄下來。《情有獨鐘,**電子三五年》,後來改名續寫的《永不停息的紅舞步》,《E亂情迷》,加上這篇,完整的記錄了一個30歲電子工程師的成長經曆。

我把它呈現給即将來到電子研發道路上的學生,以及在同一條道路上陷入加班困境或對未來感到迷茫的朋友,希望為大家提供一個真實的參照。

我算不上非常傑出的工程師,但我的經曆的确是一個非常理想的标尺。我不聰明,沒有過目不忘的天賦,但我畢業到現在一直沒有停止過學習,所有的知識積累都是靠自己一點點的時間投入;我家境不好,沒有錢去買書籍和各種開發闆以及裝置,學習成長中遇到的各種困難需要自己想辦法去解決;我沒有可依賴的關系網絡,走到今天,是靠自己一點點的付出和積累;

我換過幾次工作,大公司、小公司、學校,可以說接觸了各種環境,見聞感觸也比較多,但一直都從事最基礎的研發工作,不是沒有提升的機會,隻因為自己知道我的目标在哪裡,好的産品絕對離不開精專科技。

所有這些,都使我成為一個絕好的參照。條件優于我或者時間投入多于我的人,必然會超越我;條件比我稍差些,或者沒太多時間投入的人,可能稍差一些。但拿我做參照應該能找到自己對應的目标和方向。

從事業的角度看,我算不上成功。畢業7年,依然是無車、無房、無妻的“三無人員”。但我7年間還完了大學助學貸款,幫家裡蓋起了新房子,讓弟弟學了一門技藝,幫妹妹實作了住房夢,幫舅舅出了畫冊……最讓我驕傲的是,我一直艱守着自己的夢想,為自己的愛燃燒着生命。

7年間,我利用業餘時間寫過幾十篇筆記及案例分析在網上分享,另外也常常分享自己的心得和喜悅,盡可能的在自己忠愛的行業中不斷的釋放正能量,也由此實作自己生命的價值。

我們常說社會環境不好,說研發風氣不正,說中國科技落後。然而,社會是我們組成的社會,研發風氣是我們身上價值觀的展現,中國科技是靠我們來支撐的國之支柱,如果我們自己做不到紮實穩重、精益求精,那麼,我們還有什麼顔面來指責周邊的一切?如果我們自己做不到勤奮上進,那指望誰來讓祖國強盛。***,不隻是戰士兄弟的職責,科技強國,我們身上肩負着更神聖的使命,科技落後就要血來償。富有而孱弱必然會引來強盜觊觎!

有朋友問我是靠什麼堅持下來一直做研發,是興趣?剛剛接觸電子的時候,的确是靠興趣成長起來,但沒有什麼興趣能長期占據你所有的時間而依然保持吸引力。讓我堅持下來的,是愛,是責任和對它的強烈認可。

這次選擇創業,不是放棄了我的夢想和方向,隻不過是換了一種方式去追逐同樣的夢想。自己幾年的努力,收效很小,如果能和更多的力量集中到一起,建一艘船,讓更多有着同樣夢想的人來到船上,那就能擁有強勁的動力,也能更早到達目的地。或許,如果船足夠大的話,我們甚至可以把我們共同的夢想載到船上,守護着它……那将是一條載着夢想湖泊的方舟。

2012年本來想整理一套關于硬體研發的教程,但因為2012年實在太難太艱辛,最終隻是整理了3章PPT,之後就暫停了。另外還有好多筆記和設計打算共享給大家,都因為沒有時間完善而一直沒發揮出它們應有的價值。這些我心裡一直惦念卻力不從心。如果有朋友擁有同樣的夢想,同樣對電子充滿熱情,希望能加入我的航程,一起把我們的方舟啟動起來。

一個電子工程師的完美人生!

最後,還是有幾點要跟即将來到同一條路上的朋友們囑咐一下:

一、基礎知識是重中之重。要想在研發中做到遊刃有餘,必須掌握紮實的基礎和具備龐大的儲備。大學專業課程是基礎中的核心,我建議在校生在學習的時候能少做些題,多考慮一些“為什麼”,課程裡學的東西對應什麼實體意義?将來哪裡會用到?我到現在還經常會翻大學課本,每遇到問題再翻看課本的時候,總會有好多新的了解。

像模數電、單片機、C、HDL等重要性我就不再強調了,有一門對硬體工程師很重要的課程這裡我要再強調一下——《信号與線性系統》。這門課基本都是公式,看起來很枯燥,了解起來十分困難,即便講了好多年這門課的老師也未必知道它的用途。

但如果要做硬體工程師,要做穩定可靠的産品,就會涉及到系統穩定性和電源穩定性,《信号與線性系統》在這裡可以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回報回路設計,可以大幅提高系統可靠性,并且降低系統元件成本。因為這門課學起來難,忘起來又十分容易,是以将來希望做硬體設計的學生在學的時候要注重了解。

二、耐力對一個工程師來說至關重要。我不相信天才,我隻相信每一份成功的背後都有一份付出和努力,即便我們沒有用眼睛看到。電子工程師依賴日積月累、持之以恒,知識加經驗才能激發靈感,那些關于工程師一過30歲就會缺少靈感和創造性是說法是缺少短見的,那是因為大多工程師基礎薄弱,并且缺乏持之以恒的韌勁。

耐力訓練可以在我們平時的生活中進行,堅持做事有始有終,絕不能讓半途而廢成為一種習慣。另外,體能鍛煉對增強耐力效果也不錯,如堅持仰卧起坐,要不斷的超越自己的目标,一直做到體能的極限。超強的耐力可以促成一種習慣,幫助我們不停的超越自己的期望值,發揮出自己的極限潛能。

三、團隊意識的培養。這也是我2012年最重要的收獲之一。雖然畢業後工作期間和同僚都相處融洽,工作也算比較出色,但一直缺乏主動性和主導性,總覺得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再适當的幫一下别的同僚,這就算團隊合作了。其實這根本算不上是真正的團隊合作。團隊合作不僅要發揮出自己的技能特長,還要能參與到别人的思想中,同時也要積極調動每個人的觀念活躍起來,進而也影響到我們自己。這樣才能形成能力和思維上的互補互助,做到“1+1+1>3”。

再牛的人也會有缺陷,一個人能力達到極緻也不過是一支弱小的力量,獨木不成林。

一路走來,我錯過了很多美麗的風景,但從沒有遺憾,對我來說,最美的風景永遠在自己心裡,一個屬于自己的甯靜港灣,林木蔥郁,空氣清新,如鏡的湖面上,緩緩遊動着,是夢想——我們的夢想……希望有一天,我們能把這整個港灣,擁到我們的方舟之上……

-END-

﹌﹌﹌﹌﹌﹌﹌﹌﹌﹌﹌﹌﹌﹌﹌﹌﹌﹌﹌﹌﹌﹌﹌﹌﹌﹌﹌﹌﹌﹌﹌﹌﹌﹌﹌﹌﹌﹌﹌﹌﹌﹌

免責聲明:本文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系,謝謝!

往期好文合集

他說他是具有文學氣息的工科屌絲男(900字文言文,碩士論文緻謝)

清華博士告訴你 “0Ω電阻”的系列應用

幹貨 | 雙目攝像頭實作手勢識别,完美還原人體運動手勢。

這篇文章後,不要再問我怎麼做一台智能車了。

群體智能,多個機器人協同搬運!

  最 後  

若覺得文章不錯,轉發分享,也是我們繼續更新的動力。

5T資源大放送!包括但不限于:C/C++,Linux,Python,Java,PHP,人工智能,PCB、FPGA、DSP、labview、單片機、等等!

在公衆号内回複「更多資源」,即可免費擷取,期待你的關注~

一個電子工程師的完美人生!

長按識别圖中二維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