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方正集團從市值3000多億,到破産重組,原來企業内鬥一直不斷

作者:企業曆史風雲

1991年,樓濱龍上司方正已經走過了6年曆程,公司生意是好的一塌糊塗,賬面上的自有資金達到1.8億—2億元,是以被外界認為是中關村最有錢的公司。甚至到了1993年,上海的《文彙報》不得不發出感歎:“滬全部校辦企業一年的經營額,不敵北京一家北大方正。”

方正集團從市值3000多億,到破産重組,原來企業内鬥一直不斷

但是人紅是非多,當一家企業賺錢了之後,很多人都會盯着這家企業。而這家企業的産權問題從一開始就存在争議,是以沖突也越來越多。

這就跟很多當時鄉鎮企業一樣,當企業做大之後,這家企業到底跟那些一手做起來的人有沒有關系,或者說有多大關系?像珠海的容聲冰箱創始人潘甯,是被一紙免職書直接強制退休,最後落得個傷心離國的下場。

而一手将方正做起來的樓濱龍,跟北大最大的沖突就是在方正資金的使用上。當時方正賬上的資金有2億左右,這麼一大筆資金是誰都會看着眼紅。北大認為方正是校辦企業,是以方正賬上的錢就是北大的錢,北大有權使用。

而樓濱龍則認為,公司是一個獨立存在的經營實體,學校沒有權力無償調撥公司的資金,公司的資金是為今後發展做準備的。學校可以向公司要錢,但是要有正規的名目,否則就是借款,還要向公司出具抵押物,例如北大的某座樓。

樓濱龍的這一番話讓學校上司怒不可遏,曾經出錢讓你們辦企業,現在連調撥公司資金的權力都沒有,你忘了是誰讓你坐上這個位子的,你這個小人物能真是拎不清,北大校長可是能夠‘通天’的人物,連副總理的辦公室他能推門而入。

既然樓濱龍不聽話,那就換一個人來坐這個位子。1992年7月1日,北京大學副校長李根模到方正公司宣布:“免去樓濱龍公司總裁職務,任命晏懋詢為總裁。”

樓濱龍聽到這個任免決定之後,心中夾雜着憤怒、不甘和失落,他用力的砸了一下桌子,吼道:“這絕對是一個陰謀。”憤怒歸憤怒,在絕對權力面前,任何事都隻能言聽計從。

由于與學校關系降到冰點,樓濱龍離去後,公司将他從之前所有有關他的公開出版物、宣傳品上全部抹去,不留一點痕迹,就當他從來沒在方正曆史上存在過一樣。

晏懋詢上台之後,但是有一個人不服,那就是張玉峰。晏懋詢上台之前,是方正公司電腦門市部主任,而電腦部是由北達服務部轉變而來,北達服務部卻由張玉峰創辦的。張玉峰本來是電腦門市部主任,但是由于其常年在深圳等地找貨源,是以這個位子才讓晏懋詢坐了。

是以當晏懋詢爬上總裁的位子,最不服氣的就是張玉峰,是以他們倆就在公司内鬥起來。晏懋詢知道自己人氣沒有張玉峰高,是以就想獲得公司最高層的支援,他時不時的在人前人後就說:“方正公司是由王選、晏懋詢、張玉峰三駕馬車組成的”。

但是僅憑這樣,還是沒能阻止自己的下台,因為公司最會賺錢的人是張玉峰,跟着張玉峰才有飯吃。1995年7月,張玉峰在方正公司總裁換屆選舉中奪得90%的選票,至此張玉峰如願當上方正集團的第三任總裁。

方正集團從市值3000多億,到破産重組,原來企業内鬥一直不斷

張玉峰當上總裁之後,做事情就圓滑得多,他堅持認為公司就是北大的,他總是說公司有北大的靠山,事情會好辦的多。甚至在北大舉辦某項活動的時候,他主動從方正拿出700萬讓北大舉辦活動之用。是以北大上司對張玉峰非常滿意。

僅僅過去了一年,1996年7月1日,張玉峰向公司引薦賀文任公司總裁。第二年,張玉峰又任命張兆東接替賀文任公司總裁,這麼做的目的就是張玉峰自己來當董事長。

但是到了1999年,公司業績出現下滑的時候,方正内部又開始出現兩派。一派是以王選為精神領袖的挺王派,另一派是以張玉峰為經營骨幹的挺張派。由于兩方實力相當,這兩派誰也不服誰,在公司吵得烏煙瘴氣。其實怕就怕兩方實力懸殊不大,如果一方稍大,那麼紛争也很容易解決。

方正集團從市值3000多億,到破産重組,原來企業内鬥一直不斷

挺王派要求罷免張玉峰香港董事的職務,挺李派要求王選必須辭去方正(香港)董事會主席的職務。最終鬧到了北大幹預的地步,北大上司索性一個不留,決定張玉峰和王選同時退出集團董事會,張保留了上海方正延中科技實業公司董事長的職務,王則保留了香港方正董事會主席的職務。這場鬧劇才最終得以平複。

1999年王選和張玉峰退出集團後,北大副校長闵維方出任方正集團董事長,他有一個助理叫魏新,一位北大從事教育經濟學研究的副教授,剛剛四十出頭,出任副董事長。

方正集團從市值3000多億,到破産重組,原來企業内鬥一直不斷

但是這個時候 問題又來了,張玉峰雖然出局了,但是他出局之前卻培養了一個人,他就是祝劍秋。祝當時是擔任的是方正科技董事長、方正集團副總裁的職位。

可能說到方正科技,大家一下子不明是以,什麼時候突然冒出一個方正科技。這個事情還要得從1998年說起,1998年方正集團在張玉峰主持下入主延中實業後,持股5%實作控股,随後注入方正集團最賺錢的業務方正電腦等優質資産,将其重組更名為方正科技。

方正集團卻在随後來了一個高位減持套現,與關聯方股權僅剩下4.36%,這就導緻公司股權分散,控制力十分脆弱,為後來的觊觎者敞開了友善之門。

這個後來的觊觎者就是張玉峰的得力助手祝劍秋,當時祝劍秋在公司牛到了什麼地步呢,副董事長魏新要求他彙報工作,還先必須通過祝的秘書進行安排,魏新本人還得親自從北京到祝的上海辦公室聽祝彙報。一個集團公司的副董事長還要親自跑到下屬子公司聽彙報,這還不牛上了天。

方正集團從市值3000多億,到破産重組,原來企業内鬥一直不斷

是以魏新想除掉祝劍秋。2001年,通過方正科技大股東張海的引薦,魏新第一次見到了懂金融的李友,魏新以方正集團改制機會引誘李友,最終讓李友站在了他的一邊。

2001年5月12日,李友調動北京裕興、深圳凱地聯合舉牌方正科技。随後方正集團把李友納入到方正科技的增補董事候選人之列。聯手穩坐大股東位置的方正集團随後宣布罷免祝劍秋方正集團副總裁職務。

方正集團從市值3000多億,到破産重組,原來企業内鬥一直不斷

方正集團逐漸增持方正科技股份到11.91%,穩住控制權後,裕興和凱地等六家舉牌公司逐漸退出,由于李友的協助,方正科技最終沒有被祝劍秋蠶食掉。而這一切都歸屬于魏新的能力,魏新不僅控制住了方正科技,并且還擺平了人事紛争。

2001年10月,魏新理所當然的出任方正集團董事長,同時親任方正科技董事長。李友也當然被委以重任,出任方正集團總裁。北大方正正式進入了魏新+李友時代。

由于文章篇幅有限,方正的後續故事将在下一篇文章中講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