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AI是每個人100年不遇的大機會?

自ChatGPT引爆生成式AI熱潮以來,人工智能已經成為百年難遇的巨大機會!

衆多科技企業的上司者都表達了類似觀點。比如,黃仁勳說ChatGPT的釋出是人工智能領域的iPhone時刻;比爾·蓋茨說這是他一生中見到的除Windows圖形界面之外,最具革命性的技術;馬化騰表達的更加生動:“我們最開始以為人工智能是十年不遇的機會,但是越想越覺得,這是幾百年不遇的、類似發明電的工業革命一樣的機遇”。

他們給出了自己的判斷,卻沒有詳細分析這個百年機遇的底層邏輯。我們認為,生成式AI有可能對經濟有巨大的推動作用,未來很可能出現超過三十年的黃金高速增長期!因為生成式AI有潛力繼承工業革命的最優良的傳統,能夠将市場競争格局從零和博弈轉變成正和博弈。

為什麼AI是每個人100年不遇的大機會?

1.為什麼說人工智能會帶來三十年的黃金增長期?

做出這一判斷的前提是,我們解析了工業革命推動經濟增長的基本原理。具體來說,在工業革命以前,社會生産以手工業和農業為主,效率普遍較低,少量的産品難以滿足人們的大量需求,而工業革命以大規模機械化工廠取代個體手工作坊,大幅提升了産品産量,我們稱之為“生産規模化”,同時還降低了生産成本和産品售價,讓人人都能買得起優質産品,這就實作了“消費規模化”。

而“生産規模化”疊加“消費規模化”,滿足了人們以前未能滿足的産品需求,企業之間的競争動力就變成不斷的創造新産品,這樣就形成了持續的良性正和博弈,市場也就不斷擴大,推動工業革命以後全球GDP指數級增長。

但是,随着技術不斷進步,産品種類越來越多,新的需求增長緩慢,這就導緻市場重新陷入同質化競争的零和博弈。

這幾年來,疫情沖擊、地緣博弈,更讓全球經濟增長舉步維艱,很多人都認為我們正在步入經濟寒冬。

比如,美國銀行CEO莫伊尼漢表示,美國經濟可能在今年下半年和明年第一季度面臨溫和衰退;英國工業聯合會說英國将在2023年陷入長達一年的衰退;而德國一季度經濟萎縮0.5%,已符合技術性衰退的定義。

看起來,與自然界火熱的夏天一同到來的,可能是經濟上的寒冷冬日,我們需要做好在夏天入冬的心理準備,但這并非沒有轉機。

為什麼這麼說?這就涉及到我們一直很推崇的馬克吐溫的一句話:“曆史不會重複,但會押韻”。分析了工業革命帶動經濟增長的規律,再看現在的數字革命,我們認為現在人工智能技術已經調優成熟,進入了應用展開期,也就是說,我們又有了與工業革命成熟期相似的、新一輪正和博弈的經濟增長機會!

實際上,上一階段工業革命中生産規模化的特點是把服務固化到産品裡,人們需要購買一個特定産品,來實作自我服務,比如買個冰箱來為食物保鮮,這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一般性服務,卻難以滿足高端服務需求。

比如,雖然大家平時都能吃到各種各樣的菜肴,卻隻有少部分人能品嘗到米其林三星級大廚做出的菜品;雖然大家都可以享受到普惠的醫療服務,但隻有少數人能讓大師級老中醫看病把脈。

表面上,是高端服務的價格過高導緻很多人難以負擔,但本質問題是人力服務的精力和時間有限,而越頂級的服務經驗就越難大量複制,這就讓高端服務有很強的稀缺性。

但是,人工智能技術成熟之後,我們就可以在更大範圍滿足高端服務需求。

從曆史上看,這是一個逐漸成熟的過程:在軟體時代,個别的人類經驗可以被數字化記錄下來;到了網際網路時代,全球的人類經驗都可以被記錄、彙總和分享;而到了現在的人工智能時代,我們已經能夠将彙總之後的人類經驗做系統的總結、分析,然後訓練人工智能掌握人類經驗,再轉化成服務來輸出給所有人。

最重要的是,生成式人工智能不僅能複制一般水準的人類經驗,更有潛力複制人類頂級專家的經驗,這就代表着人類曆史上第一次能夠實作高端服務的可複制化!這才是新一輪AI革命的真正意義與偉大之處!具體來說有四個特點: 首先,如果人工智能成功複制頂級專家的經驗,就能讓以前隻有少數人享受的小規模高端服務變成大部分人可享受的大規模高端服務,這就能夠刺激更多的消費,我們稱之為“服務規模化”。然後,人工智能還能根據不同使用者的具體情況,提供一對一的個性化服務,就像以前千人千面的資訊服務一樣,提供千人千面的AI服務,而不是像以前一樣隻能提供标準化服務,這就是“服務個性化”。并且,人工智能還能夠繼承工業革命的一個好處,就是用規模化來降低成本。一旦複制了專家經驗,提供服務時的邊際成本就會遞減,價格也會越來越低,這就讓每個人都能夠負擔得起高端服務的費用,這就是“服務普惠化”。以上三點是人工智能革命與工業革命相似的特點。但人工智能也有獨特性,就是可以提供24小時不間斷的持續性服務,比如,神醫扁鵲見蔡桓公也隻見了四次,但是人工智能醫療服務能夠24小時監測人類健康,這就是“服務持續化”。

這還會導緻消費思維的轉變,因為大家真正需要的并不是單獨的産品,而是持續的服務,這就是我們一直倡導的産品的服務化,以後産品将隻是服務的一個媒體和載體。

是以,我們會看到,以前大量的人類難以提供的服務,以前不能被滿足的服務需求,都可以很好地滿足了,這就像工業革命以生産規模化和消費規模化帶動經濟增長一樣,人工智能将以服務的規模化、個性化、普惠化和持續化帶動一波井噴式增長,促進經濟高速發展。

為什麼AI是每個人100年不遇的大機會?

2.人工智能革命的最大機會是打赢模式創新閃電戰除了經濟的高速發展以外,人工智能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作用就是會推動社會的發展,經濟學家Diego Comin說:“一個經濟體的強弱,不取決于它引入先進科技的速度,而是取決于使用先進科技的深度”,而基于人工之智能的服務規模化就等于讓人人都能享受最先進、最深入的服務,這在無形當中就在推動人工智能的普及與社會的進步。

另外,人工智能時代還會繼承并發揚工業革命的一個優良傳統,越是大衆化的越是高水準服務,而不是越小衆的越高端。

以前,很多奢侈品都标榜自己的産品是手工打造的,比如勞斯萊斯會使用手工縫制的真皮座椅,但汽車的核心就不是座椅,而是發動機,即使勞斯萊斯也不敢說發動機是手工打造,因為它一定不如批量生産的。

是以工業化大生産,帶來了一個觀念上的革命,就是規模化生産的産品反倒比小衆的手工産品更好。不過,這個理念始終沒有貫徹到服務業中來,高端服務一直是小衆服務。

但是,人工智能是需要大量資料訓練的,這就意味着給越多人提供服務,就會得到越多的資料,訓練效果也就越好,這也是為什麼現在ChatGPT是效果最好的人工智能系統,雖然谷歌更早推出了transformer和自己的大模型,但ChatGPT更早的開放給公衆,讓更多使用者來使用,等于更多人幫他們一起訓練,這才有了領先的可能。

是以,在人工智能時代,越是給大衆提供的服務品質就越好。以前可能也有人幫你理财,但他的水準一定不如幫富人理财的最頂級的理财顧問水準高,但是未來随着人工智能服務的普及,就像AlphaGo戰勝李世石一樣,人工智能在理财、教育、健康等很多領域逐漸超過普通人,成為專家,并且,越是給大衆提供服務的人工智能算法,越是更好的算法,也就是說,未來為大衆服務的AI才是最頂級的AI理财顧問。

這樣的話,我們就會看到社會更加公平了,也更加進步了,這就是人工智能的偉大意義。

有人說“科技是這個時代最大的公益”。我們也認同這一觀點,但是其中的關鍵邏輯是,科技帶來的生産規模化和服務規模化,讓每個人都能享受到同樣優質的産品和服務,而對于企業來說,想要通過科技來造福社會,就需要做到普惠,以前的機會是做産品,現在的機會就是做服務。

但是我們要強調,人工智能時代的服務和傳統服務是不一樣的,我們不要把它了解成人的服務,因為它的問題是沒有辦法拓展,沒有辦法規模化。

雖然人工智能服務可以規模化,但是引領這一輪AI革命的ChatGPT等大模型仍然隻是一個工具,真正要用它來造福社會,需要把它轉化為可以持續提供的服務。

這就是我們在科技特訓營分享的“閃電戰”理念:科技是坦克,而我們要找到正确的閃電戰方式。這一輪的坦克就是彙總人類所有智慧所形成的人工智能,這一輪的閃電戰就是基于人工智能做出的普惠化的服務,關鍵問題就是基于最新AI技術的模式創新。

其實,每一輪科技創新,無論是網際網路還是無線網際網路,都有一個規律,就是在技術剛剛取得突破時,總有很多人在此基礎上小修小補,但最後真正引領産業風潮、推動技術及應用普及、成為全球頂級企業的,都是基于最前沿技術做模式創新的技術應用型企業。

在人工智能時代,我們也有理由期待新一批模式創新企業的出現,而且,一定是最早做出正确模式的企業最容易成功。

因為人工智能的模式創新是有馬太效應的,原來網際網路就有使用者增長的馬太效應,而人工智能使用者資料積累又能疊加一層馬太效應,是以,我們可以預期,未來最早用人工智能技術做出模式創新、打好閃電戰的企業,在推動社會進步造福社會大衆的同時,一定能夠成就自己的偉大事業,甚至能夠超越網際網路和無線網際網路時期的創業企業。

為什麼AI是每個人100年不遇的大機會?

3.打赢閃電戰要及時入場,但不可過于盲目

現在就是産業爆發的前夜。就像網際網路剛剛搭建起來時一樣,網絡上已經有了大量的BBS論壇,但是新浪、搜狐乃至BAT都還沒有出現,正是衆生喧嘩的時候,此時需要探索先進技術的能力邊界,充分掌握坦克性能,才能打出正确的閃電戰來。

是以及時入場很重要,如果有人做出新的模式,就會形成馬太效應,後人想要追趕将極為艱難。

但是,不能抱着盲目試錯的方法去創業,因為如果不熟悉坦克的性能,不知道怎麼用理論來指導實踐,打出閃電戰的可能性自然比較小,如果隻是湊熱鬧做同質化業務,最後希望經過自然選擇幸存下來,那就相當于把創業看做買彩票,沒有實際意義。

是以我們一直強調,在科技産業大爆發的前夜,因為有了對人工智能革命底層邏輯的了解,以及對網際網路、無線網際網路兩輪創業創新的經驗積累,我們就可以更好的前瞻未來,進而能夠找到正确的方向,更好地實作模式創新。

比如,對于現在很多人提的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概念,我們認為肯定不代表未來,因為,單次的偶然的AI創意很難持久,而未來應該是AIGS,也就是人工智能生成服務,就是我們前面提到的高端化、個性化、普惠化的持續服務,而這隻是我們探索出來的成果之一。

最後,馬斯克最近說未來可能會有12個月的艱苦期,之後經濟會有一個很好的恢複和發展,他的本意是說艱苦隻是一時的,經濟複蘇就在眼前,但很多人隻看到了他說未來仍然會很艱苦,是以大家都在談如何過冬。

但是一定别忘了,冬天之後就是春天,如果隻想着過冬,可能就享受不到春天到來時萬物複蘇的機會了。是以越是在冬天來臨的時候,越是要提前看到春天什麼時候會來,有哪些蓬勃的生機會出現,因為我們的目的不隻是在冬天活下去,而是能夠在過冬之後,在未來的春天和夏天的時候綻放!

困難其實是眼前的,未來還可能有一到兩年的陣痛期,但之後就将迎來三十年的高速發展,我們需要認識到,現在就是當年網際網路的BBS時刻,新的巨無霸還沒有出現,但是,能夠用十年時間超越上一代網際網路巨頭的下一代創業企業,很有可能已經在醞釀之中了,是以千萬不要在這個時候喪失信心,一定要趕緊行動起來。

我們認同Diego Comin的理論,但是我們也有一個更通用的說法:“科技的普遍使用才是社會進步的根本原因”。是以,希望大家能夠抓住這一輪百年難遇的人工智能革命的機會,把服務充分地規模化,在推動經濟繼續高速發展的同時,也一同締造新的創業神話!

(文章原載于微信公衆号全球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