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軟體架構模式的種類架構模式(Architectural Pattern)設計模式(Design Pattern)代碼模式(Coding Pattern)

在做軟體架構設計時,根據不同的抽象層次可分為三種不同層次的模式:

  1. 架構模式(Architectural Pattern)
  2. 設計模式(Design Pattern)
  3. 代碼模式(Coding Pattern)

架構模式是一個系統的高層次政策,涉及到大尺度的元件以及整體性質和力學。架構模式的好壞可以影響到總體布局和架構性結構。

設計模式是中等尺度的結構政策。這些中等尺度的結構實作了一些大尺度元件的行為和它們之間的關系。模式的好壞不會影響到系統的總體布局和總體架構。設計模式定義出子系統或元件的微觀結構。

代碼模式(或成例)是特定的範例和與特定語言有關的程式設計技巧。代碼模式的好壞會影響到一個中等尺度元件的内部、外部的結構或行為的底層細節,但不會影響到一個部件或子系統的中等尺度的結構,更不會影響到系統的總體布局和大尺度架構。

架構模式(Architectural Pattern)

一個架構模式描述軟體系統裡的基本的結構組織或綱要。架構模式提供一些事先定義好的子系統,指定它們的責任,并給出把它們組織在一起的法則和指南。稱之為系統模式。

•MVC模式,一個架構模式常常可以分解成很多個設計模式的聯合使用。MVC模式常常包括調停者(Mediator)模式、政策(Strategy)模式、合成(Composite)模式、觀察者(Observer)模式等。

•Layers(分層)模式,有時也稱Tiers模式

•Blackboard(黑闆)模式

•Broker(中介)模式

•Distributed Process(分散過程)模式

•Microkernel(微核)模式

架構模式常常劃分成如下的幾種:

一、 子產品結構(From Mud to Structure)型。幫助架構師将系統合理劃分,避免形成一個對象的海洋。包括Layers(分層)模式、Blackboard(黑闆)模式、Pipes/Filters(管道/過濾器)模式等。

二、分散系統(Distributed Systems)型。為分散式系統提供完整的架構設計,包括像Broker(中介)模式等。

三、人機互動(Interactive Systems)型,支援包含有人機互動介面的系統的架構設計,例子包括MVC(Model-View-Controller)模式、PAC(Presentation-Abstraction-Control)模式等。

四、Adaptable Systems型,支援應用系統适應技術的變化、軟體功能需求的變化。如Reflection(反射)模式、Microkernel(微核)模式等。

設計模式(Design Pattern)

一個設計模式提供一種提煉子系統或軟體系統中的元件的,或者它們之間的關系的綱要設計。設計模式描述普遍存在的在互相通訊的元件中重複出現的結構,這種結構解決在一定的背景中的具有一般性的設計問題。

設計模式常常劃分成不同的種類,常見的種類有:

建立型設計模式,如工廠方法(Factory Method)模式、抽象工廠(Abstract Factory)模式、原型(Prototype)模式、單例(Singleton)模式,建造(Builder)模式等

結構型設計模式,如合成(Composite)模式、裝飾(Decorator)模式、代理(Proxy)模式、享元(Flyweight)模式、門面(Facade)模式、橋梁(Bridge)模式等

行為型模式,如模版方法(Template Method)模式、觀察者(Observer)模式、疊代子(Iterator)模式、責任鍊(Chain of Responsibility)模式、備忘錄(Memento)模式、指令(Command)模式、狀态(State)模式、通路者(Visitor)模式等等。

以上是三種經典類型,實際上還有很多其他的類型,比如Fundamental型、Partition型,Relation型等等。設計模式在特定的程式設計語言中實作的時候,常常會用到代碼模式。比如單例(Singleton)模式的實作常常涉及到雙檢鎖(Double-Check Locking)模式等。

代碼模式(Coding Pattern)

代碼模式(或成例)是較低層次的模式,并與程式設計語言密切相關。代碼模式描述怎樣利用一個特定的程式設計語言的特點來實作一個元件的某些特定的方面或關系。

較為著名的代碼模式的例子包括雙檢鎖(Double-Check Locking)模式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