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普遍短命,為何康熙、乾隆爺孫能長壽?他們的長壽秘籍是什麼?今天咱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長壽皇帝
古代皇帝作為封建王朝的掌權者,絕大多數人都渴望長生不老,然而從秦始皇稱皇帝,到清末溥儀頒布退位诏書,中國曆史上總共出現過近400個皇帝,然而這幾百人之中,别說七八十了,活到五六十都已經很不錯了。
根據《容齋随筆》中的記載,從漢朝到五代十國,這一百四十多位皇帝當中,活到六十三歲的僅有六個,而古代那些“短命”皇帝,要麼是沒日沒夜忙工作,死于殚精竭慮,要麼是酒肉縱欲,死于生活不節制,或者因為亂臣賊子謀逆而死,但清朝的康熙和乾隆,卻打破了這個魔咒,爺孫倆都壽終正寝不說,還一個比一個活得久。
首先是康熙皇帝,因為他老爹順治二十四歲就去世了,年僅八歲的康熙在母親孝莊的輔佐下,登上了皇位,在位期間他打擊朋黨、治吏親民,輕徭薄賦、修治漕運,三次親征平定準葛爾,為康乾盛世奠定了結實的基礎,1722年康熙壽終正寝,終年六十九歲,他在位将近六十二年,是古代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而乾隆就更厲害了,他足足活到了八十九歲,比他爺爺更加長壽,乾隆為了表達對爺爺的尊敬,在登基六十年的時候禅位給了嘉慶,是以康熙才保住了,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這個頭銜,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他們倆能活這麼久呢?難道長壽還能遺傳?那雍正為什麼沒能長壽呢?
丹藥-毒藥
有人說康熙和乾隆的長壽秘訣,是因為他們是滿人,喜歡運動,康熙和乾隆在世時,隔三差五就會組織去狩獵,久而久之他們的身體也強壯了起來,運動确實是能強身健體,但古代百姓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運動量一點不會比他們少,怎麼不見老百姓長壽呢?
要是說皇帝的生活水準,比普通百姓好很多,那以往的皇帝也是如此啊,為什麼偏偏就康熙乾隆爺孫長壽呢?其實啊,這是因為他們倆都戒掉了一個壞習慣,而這個壞習慣還是秦始皇起的頭。
大家都知道,秦始皇在完成統一中國的大業後,就開始惦記長生不老了,他為了能活得更久,花費了很多時間和錢财,派人前去尋找“長生不老藥”,同時還在皇宮裡,養了好些煉制丹藥的方士,每天拿這些丹藥當飯吃,最後秦始皇的身體被這些丹藥拖垮,不到五十歲就去世了。
自秦始皇之後,還有很多皇帝都沉迷丹藥,像是漢武帝劉徹、唐太宗李世民,以及東晉的司馬丕,他們的離世或多或少都和沉迷丹藥有關,而這些所謂的“靈丹妙藥”中,包含了很多有毒的重金屬,雖然計量不多,但按照皇帝們嗑“藥”的頻率,他們中毒身亡是遲早的事,而康熙和乾隆不相信丹藥,自然就能逃過一劫了,但他們倆長壽可不僅僅因為不吃丹藥。
長壽秘訣
除了不相信丹藥,康熙和乾隆還有個長壽秘訣,那就是養生,首先說說康熙,因為看着老爹順治二十四歲時,就感染天花死了,是以康熙深知有一個好身體的重要性。
除了前面說到的,康熙經常去打獵鍛煉身體之外,他還非常注重飲食,雖然古代皇宮滿漢全席,但康熙卻提倡吃素,而且康熙每天隻吃兩頓飯,每次隻吃七分飽,即便是自己喜歡的菜他也不會貪食,其次康熙認為,人若是能将心胸放得寬闊些,心氣再平和些,自然能身健長壽。
而且最重要的一點是,康熙很平和的看待人的身老病死,認為不論是出生還是死亡,人都隻能順應自然,因為有好的生活習慣,以及良好的心态,康熙才能奪得養生大師的稱号,而且他不僅自己長壽,還帶着後宮的老婆們一起來,根據統計,康熙後宮有将近一半的妃子,都活過了六十歲,在古代後妃中名列前茅。
乾隆的養生秘笈也是大差不差,他學着爺爺的調節飲食、修身養性,該吃吃該喝喝,而且乾隆還狠得下心,話說乾隆年輕的時候本來有點煙瘾,每天睡覺前都要吞雲吐霧一番,但是後來太醫和他說:“皇上您哪都好,但就因為天天吸煙,肺部有點小問題”。
乾隆聽完這話後,直接讓太監把自己的煙袋給扔了,花了好長時間終于成功戒煙,爺孫倆既懂養生也愛運動,能長壽也不奇怪了,反觀夾在終将的雍正,在位的十三年間天天拼命工作,心裡還記恨這個怨恨那個,後來身體不好了還寄希望在了丹藥上,最後五十八歲就去世了,你說這怪誰呢?